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少数民族将领杜文秀是否叛国争论不休的原因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17
转发:0
评论:0
少数民族将领杜文秀是否叛国争论不休的原因,杜文秀简介记载他号百香、字云焕、又名杨秀。道光三年出生于云南永昌保山县一个杨

  杜文秀简介记载他号百香、字云焕、又名杨秀。道光三年出生于云南永昌保山县一个杨姓家庭。在10岁后过继给姨妈,改姓杜,更名为杜文秀。自幼好学13岁通晓儒家典籍,17岁考中秀才。16岁补廪膳生员道光十五年以代表身份上京上控“保山惨案”制造者,但未获公正处理。咸丰六年发生的聚团杀回事件,让杜文秀在蒙化起兵,同年10月被推举为最高领导人,建立起大理革命政权。 

1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文秀简介指出他用10余年的时间来反抗清王朝。并且提出了“革命满清”等响亮的口号。同治六年十月他组织20万大军进攻昆明,占领几十座城池。后因太平天国覆灭,清军抽取优势兵力前来进攻,致使杜文秀东征失利。同治十一年清军围攻大理,为免百姓遭到的命运,杜文秀服毒后被押解至清营后英勇就义。

  杜文秀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将领,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从杜文秀简介中可以清楚的知道他是一个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清朝统治者的压迫的革命家。他拥有广大的胸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杰出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他不但在政治、军事方面表现出来卓越的才能,而且在处理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上表现出前无古人的宽阔胸怀。直至今日他仍然被云南回、汉、白等族人民所敬仰。 

  杜文秀是什么样的人

  杜文秀是云南回族人,自幼读书,为人刚毅正直,见义勇为。十九世纪中期,在太平天国革命风暴震撼下,云南各族人民举起了反抗清王朝的革命旗帜,其中以杜文秀为首的大理政权坚持反清斗争将近20年之久。在解放以来发表的诸多作品对杜文秀本人的评价却莫衷一是,而且他本人也是史学界争议的课题。那么杜文秀是什么样的人呢?  

2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文秀是什么样的人呢?杜文秀在1856年秋于蒙化起义,联合回、汉、白、彝各族人民一举攻克大理,并且建立政权,成为最高领导人,并且宣布听从天平天国号令。指挥起义军不断打击清朝反动统治,让云南各族人民成为了反清斗争中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他还对大理政权实行了许许多多有利于各族人民的改革。

  强调回汉民族一律平等,深得了各族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得到改进,从而使得起义队伍不断扩大。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出杜文秀是个热爱和平、在大理地区实现了人人平等的将领。对中国未来各族人民和平共处做出了榜样与贡献。1873年,清军兵临大理,杜文秀见到大势已去,避免破城后清军,决定牺牲自己,服毒后出城与清军议和,被杀牺牲。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杜文秀是什么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生命,这是舍己为人的精神,他是一位负责的将领。 

  杜文秀究竟是否有叛国行为

  关于杜文秀究竟是否有叛国行为这一问题,史学界讨论了半个世纪。  

3_副本5.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文秀外交的热烈讨论期是1995年到1976年,人们对他的看法也发生多次改变。最开始杜秀文被视为罪大恶极的叛徒,后来经过进一步调查人们得知杜文秀没有丝毫建立“独立国”的意图和行动。而且杜文秀在反清斗争中的功绩是主要的,过错是次要的。杜文秀究竟是否有叛国行为这一问题进一步讨论时期1979年到2000年。1980年,太平天国研究专家罗尔纲在上海发表《杜文秀卖国说辟谬》,其中的观点是:所谓大理回教国系出自外国侵略者的捏造;所谓大理使臣乃刘道衡的骗局。

  1981年云南田汝康搜集外文资料,再次对刘道衡使英问题作了详细考证。此文使用外国文献达l00余种,史料的宏富,论证措辞的严谨,见解的独到,都可以成为云南近代史著作的典范。云南汉族学者林荃研究员在近著《杜文秀起义研究》证实由刘道衡伪造《上英皇表》及其相关的活动是强加在杜文秀身上的,杜文秀背负的历史责任应当彻底澄清。杜文秀究竟是否有叛国行为这一问题,通过史学界的不断努力,证实杜文秀是一位杰出起义军领袖。他不但在政治、军事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才能,而且在对待民族和宗教问题上,表现出伟大的宽阔胸怀,他没有背叛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杜文秀
生平杜文秀,本名杨秀,出生于当地一个回族商人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十岁时承嗣舅家,从舅姓,取名文秀。1855年,回、汉豪绅争夺楚雄石羊银矿,发生械斗,总督恒春乘机惨杀回民。文秀在永昌回汉争讼中入狱。1856年由云州回民起义首领蔡春发营救出狱,即在云南蒙化(今巍山)起兵,招募回彝民数千,9月16日攻克大理。10月17日被推举为大元帅,建立政权。1867年,马如龙投降清朝的云南代理布政使岑毓英。杜文秀率部御驾亲征在昆明包围战失败,由于经验不足,指挥不当,围城一年多也未攻下昆明,形势恶化。杜退守大理,自此情势逆转。1869年,清军反攻,起义军失利,退回滇西。1872年,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军集中优势兵力直至大理被清军攻陷,11月26日,杜文秀弹尽粮绝,为免遭,杜文秀服毒自杀。
· 领袖杜文秀墓
1简介地理位置:杜文秀墓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下兑村。创建时间:建于1917年纪念价值:为杜文秀女婿张志勋所建。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下,滇西爆发了回、汉、白、彝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回族杜文秀被推选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攻下了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所到之处,“杀官安民”,军纪严明,大展生产,减轻税赋,重视民族团结,深受群众的拥护。但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集中兵力进攻,大理政权日见危急。杜文秀为了力挽狂澜,亲率10万大军东征昆明。由于指挥不当,围城一年多还未攻下,清军援兵渐至,只好退守大理。1872年11月26日,杜文秀在重兵围城之下,为救城中数万百姓免遭,在全家服毒后吞下孔雀胆,穿上大礼服,令人始至清军大营而死,年仅49岁。坚持达18年之久的滇西农民大起义逐告失败。构造特点杜文秀墓侧面为长方形,正面近正方形,南北向,长约1.7米、宽约0.7米,墓碑高约0.4米,宽约0.3米...
· 大理杜文秀墓
简介:纪念价值:为杜文秀女婿张志勋所建。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下,滇西爆发了回、汉、白、彝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回族杜文秀被推选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攻下了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所到之处,“杀官安民”,军纪严明,大展生产,减轻税赋,重视民族团结,深受群众的拥护。但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集中兵力进攻,大理政权日见危急。杜文秀为了力挽狂澜,亲率10万大军东征昆明。由于指挥不当,围城一年多还未攻下,清军援兵渐至,只好退守大理。1872年11月26日,杜文秀在重兵围城之下,为救城中数万百姓免遭,在全家服毒后吞下孔雀胆,穿上大礼服,令人始至清军大营而死,年仅49岁。坚持达18年之久的滇西农民大起义逐告失败。构造特点:杜文秀墓侧面为长方形,正面近正方形,南北向,,墓碑高约0.4米,宽约0.3米,墓顶为石雕屋顶式墓盖,两侧为大理麻布石制。1956年,大理县人民政府重修杜文秀墓,改立墓碑...
· 杜文秀元帅府
简要介绍:位于大理市大理旧城南门内正街。清咸丰六年(1856年)8月杜文秀起义军攻占古城大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大理政权,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在周围新筑土城,称为紫禁城。现尚存帅府大门,紫禁城部分城墙,帅府内堂大门,白虎堂及两侧厢房等建筑。起义失败后,云贵总督岑毓英对帅府进行过改建。1988年维修后辟为大理市博物馆。杜文秀帅府位于大理城内复兴路南段,占地21510平方米,原为云南提督府,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的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军攻下大理,9月17日建立政权,9月25日在南校场筑坛,起义军各首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改提督府为元帅府,建有前殿、后殿两大院,设午门,筑天子台,立丹墀,并建有偏殿、南北花厅。设置有议事厅、军机处(白虎堂)、起居室、书房、侍卫室、储藏室等房舍,使其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杜文秀还撰写...
· 杜文秀真的是卖国贼吗?清朝杜文秀生平事迹简介
杜文秀(1823-1872),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变领袖。道光十九年(1839年)考中秀才。通晓经典。咸丰六年(1856),云南汉回人民因争矿起衅,清政府处置失当,激起民变。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起兵,攻占大理,建立“回教国”,自立为“总统兵马大元帅”,通用阿拉伯语。政权极盛时,占有东至楚雄,西至腾越,南至耿马,北至丽江等地。同治十二年(1872年)杜文秀失败,于大理城服毒自杀身亡。人物生平杜文秀生于道光三年(1823年)。中国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族穆斯林领袖。字云焕,云南省永昌府治(今保山市)金鸡村人。文秀本姓杨,名秀,出生于一个回族商人家庭,十岁时承嗣舅家,从舅姓,取名文秀。道光十九年(1839)考中秀才。通晓经典。咸丰六年(1856),云南汉回人民因争矿起衅,清政府处置失当,激起民变。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起兵,攻占大理,建立“回教国”,自立为“总统兵马大元帅”,通用阿拉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