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汤和曾发酒疯遭朱元璋忌恨却独享寿终封过侯公王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03
转发:0
评论:0
汤和曾发酒疯遭朱元璋忌恨却独享寿终封过侯公王,1、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榜上,汤和有着许多唯一性——他和朱元璋是发小,大朱

  1、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榜上,汤和有着许多唯一性——

  他和朱元璋是发小,大朱三岁,至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卒,年七十。他是与朱元璋相处时间最长的人。

  他在洪武三年封中山侯,十一年春进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东瓯王。他是朱元璋一朝唯一被封侯、公、王三爵的人。

  他在朱元璋对勋臣悍将的运动中,真正得以善终。《明史·汤和传》说:“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而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

  他妻妾上百人,虽只有妻子胡氏有姓,但被写进正史,极为罕见。“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虽看似仁慈,但可见他风流成性,必有不少强抢强纳,这在封建礼法时代也是祸害无穷。

  他有五子,且爵位未削,但子孙后人却无一人袭爵。明英宗时,汤和长房四世孙“乞嗣爵,竟以历四十余年未袭,罢之”。

QQ截图20160422103755.png

  2、汤和幼年有奇志,带领发小们玩骑射的游戏,很有领导人风范。他还是一个有谋略的帅哥,《明史》称他“倜傥多计略”。

  朱元璋还在皇觉寺出家时,汤和就率十多个壮士加入郭子兴的义军,拼军功成为千户。后来,还俗的和尚朱元璋成为郭子兴的上门女婿,娶了他的义女马秀英,不断升级,成了先锋官。汤和甘愿追随这个小老弟,冲锋陷阵,诸将不服朱元璋的管束,但汤和“独奉约束甚谨”。

  朱元璋做大,独树一帜,汤和也是拼死厮杀,由管军总管成为了统军元帅、枢密院同佥(同佥为院官身份,节制元帅)。

  电视剧《朱元璋》把汤帅列在徐达、常遇春之上,是老大朱元璋之下的二哥。

QQ截图20160422103900.png

  在历次大战中,汤和也是屡建战功:

  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汤和随大军讨伐张士诚,攻克太湖水寨,攻下吴江,围攻平江,在阊门和敌人战斗时,被飞炮击伤左臂,应诏返回应天。伤好后,重返战场,攻克平江,被朱元璋赏赐黄金和布帛。

  至正二十七年,汤和被授以征南将军,征讨浙东义军方国珍。渡过曹娥江,攻下余姚、上虞,攻取庆元,逼得方国珍逃亡入海,俘获敌帅二人、海船二十五艘,斩首无数,然后回军平定各属城。汤和派使者招降方国珍,方国珍到军门投降,得士兵二万四千人、海船四百多艘,浙东地区全部平定。

  此后,汤和擒获福建元军守将陈友定,又随徐达西征,攻取泽、潞、晋、绛诸州郡。在攻战东胜、大同、宣府的战役中,都立有战功。返京后,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中山侯,每年的俸禄一千五百石,并授子孙世袭凭证。

  洪武九年,蒙古瓦剌首领伯颜帖木儿成为大明边境的隐患,汤和以征西将军的身份驻防延安,伯颜帖木儿乞和,汤和率军返回。洪武十一年春,汤和“进封信国公,岁禄三千石,议军国事”。

  3、在电视剧《朱元璋》中有一幕,说朱元璋准备大封功臣时,马皇后认为汤和该封国公,且是名列榜首,而朱元璋坚持只给一个侯爵。

  这是有原因的。

  电视剧中的解释是,汤和虽是自家兄弟,但总和李善长搞到一起,朱元璋不想左膀右臂的武将之首和文官首臣结交过甚,这是危险。

  另外,汤和还派五百兵士给李善长扩修府邸,虽是小事,汤和也报告了朱元璋,但朱元璋还是忌讳。这点,电视剧里以汤和和李善长闲谈道出,《明史·李善长传》也有记载。

  朱元璋封徐达为右丞相、大将军加魏国公,龙辇迎接,还结为亲家,这也是狠狠地敲打了一次当初和徐达平起平坐的汤和。

  而在《明史·汤和传》中的记载却是:

  “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

  这段文字译为白话是:汤和虽然沉稳聪明,但也常因醉酒酒犯错。驻守常州时,他曾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便在酒后吐真言:“我镇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右为难。”朱元璋听说后怀恨在心。平定中原,论功行赏,朱元璋以汤和征闽时擅自释放陈友定的余孽,使八郡重受骚扰;还军途中,又被秀兰山贼寇袭击,失去二名指挥使为由,不封汤和为公爵。

QQ截图20160422103914.png

  后来,汤和伐蜀班师,朱元璋接见时当面数落其逗留之罪。汤和顿首谢罪,此事才作罢。电视剧《朱元璋》倒是安排相反,说汤和提前回来,因为朱元璋已下旨催其归来,把兵马交给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带走。

  4、汤和还是很聪明的。《明史》称赞他:“东瓯乞身归第,以明哲自全”,“卓然非人所能及”。

  虽然朱元璋封汤和为信国公时,还把他的常州过失镌刻铁券丹书,但汤和第一个主动释兵权。

  他已看出天下无事时的皇帝,再不是和兄弟们征战沙场的上位了,皇帝“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故而汤和请求:

  “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这是朱皇帝所要的忠臣之言,龙心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并给他一个监工防倭戍海城的肥差,还让第十子朱檀娶了汤和的女儿做王妃,使汤和也同徐达一样做了皇亲国戚。

  汤和懂事多了,晚年更加恭谨,“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此言是说明汤和远离他人,不搀和拉结,自然就没有了朱元璋最怕的培植私党了。汤和的老部下颍国公、儿女亲家傅友德就是因为与蓝玉走得近,被朱元璋赐死,全家流放。

  汤和难得糊涂,乐在其中,朱元璋也不会因为汤和养“媵妾百余”超过自己而恼怒,还对汤和夫妻觐见时各“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钞三千锭、彩币四十有副”,“并降玺书褒谕,诸功臣莫得比焉”。

  汤和患病失声,皇帝即日探视。汤和病重,“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汤和死后,皇帝追封东瓯王,谥襄武。(原文来自以礼观书的头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高祖封“平国君”侯公
侯伯盛,君讳成,字伯盛,山阳防东人也。其先出自豳岐,周文之后,封于郑。郑共仲赐氏曰侯,厥胤宣多,以功佐国,要盟齐、鲁,嘉会自邡,因以为家焉。汉之兴也。侯公纳策济太上皇于鸿沟之厄,谥曰安国君。曾孙辅封明统侯。光武中兴,说孙霸为临淮大守,拥兵从光武平定天下,转拜执法右剌奸、五威司命、大司徒公,封於陵侯,枝叶繁茂,或家河洧,或邑山济。君则上党大守之弟,幼履慈孝之德,长执忠謇之操。治《春秋经》,博综书传,以典藉教授,滋滋履真。安贫乐道,忽于时荣。敬上接下,温故知新。翘节建志,冠于君伦。孝友内著,仁义外宣。郡请署主簿、督垂阝、五官掾功曹,守金乡长,即家假印绶。君介心如石,不易其志。刺史嘉其高名,辟部东平泰山治中从事。君睿精谦虚,委?也衡门,以礼盘桓,名德可尊。行显身隐,县与养神。圣人制命,曰仁常存。今胡不然,丧此国伟。君年八十一,建宁二年岁在已酉四月二日癸酉遭疾而卒,呜呼哀哉。于是遐迩(士)仁,祁祁...
· 汤和如何躲过朱元璋的杀戮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朱元...
· 明太祖朱元璋滥杀功臣为何汤和能寿终正寝
朱元璋汤和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儿时的玩伴朱元璋一同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位天煞孤星就注定被按排在了一起,童年时期的共同生活,给两人带来的是志同道合、知音难觅的亲切感,青年时期的一封信两人让踏上了抗元之路。朱元璋第一次加入志愿军,汤和还是他的顶头上司,但是汤和对朱元璋就如自己的亲兄弟般毕恭毕敬,正是这样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汤和成为其铁杆亲戚,朱皇帝无论有政事,或是军事上的困惑,汤和都可成为其倾诉交谈的忠臣。两人的人生历程都颇具丰富,至正十三年,汤和协同朱元璋攻克滁州、和州,在当时身边将领都趾高气昂,不愿屈居人下的时候,汤和认真听从指挥,丝毫没有怨言,坚决执行朱元璋的命令,这样谦卑的品质让朱元璋大为高兴。网络配图至正十五年,汤和又随朱元璋攻克了太平,平定了陈野先的,期间,汤和左大腿被箭射中,但其...
· 明太祖朱元璋滥杀功臣为何汤和能寿终正寝
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儿时的玩伴朱元璋一同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位天煞孤星就注定被按排在了一起,童年时期的共同生活,给两人带来的是志同道合、知音难觅的亲切感,青年时期的一封信两人让踏上了抗元之路。朱元璋第一次加入志愿军,汤和还是他的顶头上司,但是汤和对朱元璋就如自己的亲兄弟般毕恭毕敬,正是这样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汤和成为其铁杆亲戚,朱皇帝无论有政事,或是军事上的困惑,汤和都可成为其倾诉交谈的忠臣。两人的人生历程都颇具丰富,至正十三年,汤和协同朱元璋攻克滁州、和州,在当时身边将领都趾高气昂,不愿屈居人下的时候,汤和认真听从指挥,丝毫没有怨言,坚决执行朱元璋的命令,这样谦卑的品质让朱元璋大为高兴。网络配图至正十五年,汤和又随朱元璋攻克了太平,平定了陈野先的,期间,汤和左大腿被箭射中,但其毫不畏惧,...
· 他是废太子,儿子却28岁封郡王,36岁封亲王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弘皙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之间的父子之情彻底破裂,胤礽再次被废黜了太子之位,自此,这个做了30多年的皇太子彻底和皇位无缘,被永远圈禁。可是,根据当时大清属国朝鲜的官方记录来看,已经二次被废的太子胤礽似乎还有被复立的可能,那么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呢?朝鲜使臣回国向国王汇报:“皇长孙(弘皙)颇贤,难于废立(允礽)。”“或太子允礽之子(弘皙)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允礽)矣。上面这段话出自《朝鲜李朝实录》,作为大清的附属国,大清王朝所有的重大事宜都会知会朝鲜或者由朝鲜派遣使者参加重大事宜的仪式,所以这个附属国的历史文献记录比清朝官方文献记录更具可靠性和借鉴意义。从朝鲜使臣的华中可以看出,胤礽的嫡子、康熙皇帝的皇长孙爱新觉罗·弘皙在胤礽的太子之位复立问题上起到了至关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