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海望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8
转发:0
评论:0
生平初授护军校。雍正元年(1723年)擢为内务府主事,累迁为郎中,充崇文门监督。雍正八年(1730年),擢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兼管户部三库,赐二品顶戴。雍正九年(1731年),迁户部侍郎,仍然兼管内务府,授内大臣。雍正十三年(1735年),办理军机处事务,受顾命。乾隆帝即位,命海望协办总理事务大臣,任户部尚书。乾隆二年(1737年)清泰陵完工,授拖沙喇哈番世职。不久,罢总理事务处,复设办理军机处,海望仍然担任办理军机大臣。叙劳,复加拖沙喇哈番世职。乾隆四年(1739年)加太子少保。御史弹劾他在崇文门恣意索取。乾隆六年(1741年),调礼部尚书。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以海望精力渐衰,罢办理军机。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丙午,接替来保,担任礼部尚书。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户部尚书。由木和林接任礼部尚书。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遣散秩大臣博尔木查奠茶酒,赐祭葬,谥“勤恪”。海望...

生平

初授护军校。雍正元年(1723年)擢为内务府主事,累迁为郎中,充崇文门监督。雍正八年(1730年),擢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兼管户部三库,赐二品顶戴。雍正九年(1731年),迁户部侍郎,仍然兼管内务府,授内大臣。雍正十三年(1735年),办理军机处事务,受顾命。乾隆帝即位,命海望协办总理事务大臣,任户部尚书。乾隆二年(1737年)清泰陵完工,授拖沙喇哈番世职。不久,罢总理事务处,复设办理军机处,海望仍然担任办理军机大臣。叙劳,复加拖沙喇哈番世职。乾隆四年(1739年)加太子少保。御史弹劾他在崇文门恣意索取。乾隆六年(1741年),调礼部尚书。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以海望精力渐衰,罢办理军机。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丙午,接替来保,担任礼部尚书。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户部尚书。由木和林接任礼部尚书。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遣散秩大臣博尔木查奠茶酒,赐祭葬,谥“勤恪”。

海望葬于北京海望家族墓,今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

参考文献

《清史稿》卷一百七十八至一百九十六·部院大臣年表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一册·部院大臣年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冼氏郡望南海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秦、汉之际地入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灭南越国复置。辖境相当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其后渐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三年(607)改番州复置,属扬州。治所在南海县(今广州市)。唐武德四年(621)改为广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南海郡,治所在南海、番禺二县(今广州市)。乾元元年(758)又改为广州。
· 招姓郡望南海郡
南海郡:位於汉地南部,是秦朝时期设置的郡。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南海郡因临近南海得名。初辖番禺、四会、博罗、龙川4县,治番禺县(广州城)。至隋唐期间,郡县制取消,南海郡亦被撤销。驻地改名南海县(后分设番禺县,与南海县并存,同驻广州城)。唐代后,南海郡亦存亦废。
· 海氏郡望南海郡
南海郡历史发展先秦时期,郡之地于上古至秦末属百越支系下的南越部落辖境。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部落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吕氏春秋》中称“百越”。南海郡相当于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广东在《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广东地区的先民属百越之中的南越部落。先秦时期,广东境内居住有南越、西瓯、骆越等族群居民,演化为今天广东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在连南、连山、连州等粤北地区。广东地区的汉族主要由南迁中原移民形成。先秦时期,广东地区人口稀少,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为了巩固对岭南的统治,从中原迁来了50万人。中原汉人大规模迁入,推动了广东的开发,到西汉公元2年,广东人口有37.52万人。自秦朝统一岭南2200多年来,本...
· 植氏郡望南海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秦、汉之际地入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灭南越国复置。辖境相当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其后渐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三年(607)改番州复置,属扬州。治所在南海县(今广州市)。唐武德四年(621)改为广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南海郡,治所在南海、番禺二县(今广州市)。乾元元年(758)又改为广州。
· 戈氏郡望临海郡
历史发展三国吴置。刘宋太初元年(453)属会州。孝建元年(454)属东扬州。大明三年(459)罢东扬州,以其地为王畿。临海郡属王畿。八年,罢王畿,复立扬州,扬州还为东扬州。前废帝永光元年(465),省东扬州并扬州。临海郡属之。南朝梁,陈临海郡时属扬州、东扬州。隋开皇九年(589),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唐武德五年(622)以临海郡地置台州,治临海镇(浙江临海市)。开元二十一年(733)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此后反复改隶浙江东、西两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