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昭宪太后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6
转发:0
评论:0
生平杜爽有五男三女,杜氏为其长女,杜氏的五位兄弟,分别是兄长杜审琦、杜审玉、杜审琼;弟弟杜审肇、杜审进。杜氏约在十五岁左右嫁与赵弘殷,婚后治家有道且重礼法,共生育四子二女:邕王赵光济、宋太祖、宋太宗、夔王赵光赞、燕国长公主与陈国长公主等。后周显德年间,其子赵匡胤为定国军节度使,杜氏因而有命妇身份,封南阳郡太夫人。在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为帝,杜氏知道后大喜,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赵匡胤登基赵匡胤登基后,追尊已逝的父亲赵弘殷为宋宣祖,母亲杜氏为皇太后。一次,赵匡胤跪见杜太后于大堂之上,左右皆向杜太后朝贺,惟独杜太后愀然不乐,旁人问:“臣曾听闻母以子贵,今日太后之子为天子,有何不悦?”杜太后说:“我知道为君难的道理。天子统治者天下百姓,若治世有道,则受百姓尊崇,反之,则连一介匹夫都不如,这也是哀家所担忧的。”太祖闻后跪曰:“谨受教。”金柜之盟据说在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患

生平

杜爽有五男三女,杜氏为其长女,杜氏的五位兄弟,分别是兄长杜审琦、杜审玉、杜审琼;弟弟杜审肇、杜审进。 杜氏约在十五岁左右嫁与赵弘殷,婚后治家有道且重礼法,共生育四子二女:邕王赵光济、宋太祖、宋太宗、夔王赵光赞、燕国长公主与陈国长公主等。后周显德年间,其子赵匡胤为定国军节度使,杜氏因而有命妇身份,封南阳郡太夫人。在陈桥兵变后,赵匡胤登基为帝,杜氏知道后大喜,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

赵匡胤登基

赵匡胤登基后,追尊已逝的父亲赵弘殷为宋宣祖,母亲杜氏为皇太后。一次,赵匡胤跪见杜太后于大堂之上,左右皆向杜太后朝贺,惟独杜太后愀然不乐,旁人问:“臣曾听闻 母以子贵 ,今日太后之子为天子,有何不悦?”杜太后说:“我知道 为君难 的道理。天子统治者天下百姓,若治世有道,则受百姓尊崇,反之,则连一介匹夫都不如,这也是哀家所担忧的。”太祖闻后跪曰:“谨受教。”

金柜之盟

据说在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患病,宋太祖亲侍汤药不离。但杜太后的病情并未好转。自知临终的杜太后召赵普入宫,草拟遗旨,并问一旁的宋太祖:“可知你何以得天下吗?”宋太祖啜泣不断无法应答,杜太后再问,宋太祖才止住垂泪答道:“儿臣之所以得天下,是受父亲与母亲的庇荫。”杜太后说:“并不是这样,是因为后周恭帝太过年幼。假使后周有年长的君王,你又怎么能得到天下呢?切记,在你死后要将皇帝宝座传给你的弟弟,由年长的君主来治理天下,才是社稷的福气。”太祖哭着说:“不敢不从。”

杜太后命赵普将方才的对话内容都记下,写成一封誓书,并命人藏在金柜(或作:匮)之中,这就是金柜之盟的由来,也是对宋朝皇位继承影响很大的一个盟约。

金柜之盟在宋太祖时代,根本是人所未闻,又恰好可帮助宋太宗获得帝位的合法性,事实上宋代时宋太宗谋杀兄长而登基的“烛影斧声”说已大行于世。时至今日,后代学者大多考证其为宋太宗命赵普助其伪造。且杜太后去世之时,赵匡胤之子赵德昭已十余岁,随即成年,根本不会出现“后周世宗遗下七岁的后周恭帝”之局面。

1940年代邓广铭、张荫麟等论证金柜之盟为虚构,影响至今,成为最普遍的说法。但近年也有学者质疑伪造说,如施秀娥、王育济、何冠环。

参见

金柜之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昭宪皇太后
生平嘉永2年(1849年)4月17日出生。为从一位左大臣一条忠香三女、生母是新畑民子。右大臣一条实良(1835-1868年)之妹、德川庆喜夫人美贺子的继妹。初名胜子(まさこ)、富贵君(ふきぎみ)、富美君(ふみぎみ)。安政5年(1858年)6月、改名为寿荣君(すえぎみ)。庆应3年(1867年)5月18日、成为明治天皇之女御、同年6月28日女御宣下。明治元年12月28日(1869年2月6日)又被册立为皇后,同时改名为美子(はるこ)。
· 昭宪杜太后是谁?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杜太后怎么死的?
昭宪杜太后是宋王朝的第一个太后,她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母亲。杜氏原本只是一般的贵族妇人,等到后来她的儿子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一跃成为了一国太后。等到宋王朝统一中国,地位就更尊贵了。若是一般的妇人,在登上高位之后,一定非常开心。但是杜太后不是这样,她比一般的妇人更有远见,担忧的也就更多。据说宋太祖继位之后,在朝堂上尊杜氏为皇太后,并行礼请安,诸位朝臣一同祝贺。在高位上接受大家行礼的杜太后,却面色忧愁,心里很是不高兴。旁边的人对此十分不解,于是开口说:“母凭子贵,今天您的儿子当上了皇上,成为了天子,您为什么却不高兴呢?”杜氏回道:“我听说当皇帝艰辛困难,天子置身平民百姓之上,若是治国有道,那么地位尊贵,受人尊敬。但若是治政有所失误,国家失去驾驭,想要成为一名平民百姓都是一件不可得的事情,这就是我之所以忧愁的原因。”宋太祖听说之后,俯身行礼,表示谨遵教诲。昭宪杜太后在宋朝建隆二年,因...
· 赵匡胤母亲杜太后简介宋朝昭宪太后生平简介
昭宪太后(902年―961年9月17日),杜氏,名失考,定州安喜人,赠太师杜爽长女,母范氏,宋宣祖赵弘殷的妻子,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生母。杜氏初因儿子赵匡胤为官缘故,受封南阳郡太夫人。赵匡胤登基称帝后,尊为皇太后。建隆二年(961年),杜氏去世,终年六十岁,谥号明宪太后,葬于安陵,后改谥号为昭宪太后。治家严谨杜氏约在十五岁时,嫁给赵弘殷为妻。杜氏婚后,治家严谨果毅,很有礼法。先后共生育五子二女:邕王赵光济、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秦王赵廷美、夔王赵光赞、秦国大长公主和陈国长公主。尊为太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杜氏的儿子赵匡胤担任定国军节度使,杜氏因而有命妇身份,受封为南阳郡太夫人。显德七年(960年),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天下,建立北宋政权,是为宋太祖。宋太祖回到京都时,有人跑来报告杜氏说:“点检已经做了皇帝。”杜氏说:“我儿一向胸怀大志,现在果然如...
· 昭宪王后
生平沈氏生于朝鲜太祖四年九月廿八日,太宗八年二月(1408年)与忠宁君李祹成婚(当时世宗尚未封大君),初封“敬淑翁主”;十七年九月(1417年)改封为“三韩国大夫人”。太宗十八年(1418年),李祹被立为世子,于是沈氏受册封为“敬嫔”。同年九月,太宗禅位给世子李祹,沈氏于十一月被封为“恭妃”,然而其父沈温却在十二月因朝廷斗争被赐死;其母亦沦为贱籍,但是多年后获得赦免,恢复身份。当时有大臣上奏请求废妃,不过沈氏作为已生下三位王子的国母,在太宗和世宗的支持下,并未影响到中宫之位。世宗十四年一月(1432年),礼曹官员上奏,认为将王妃加上徽号有违古制,于是取消徽号,五月改册封沈氏为“王妃”。世宗二十八年三月廿四日,沈氏病逝于次子首阳大君的府第,上谥号“昭宪”;文宗二年四月(1452年)加上尊号“宣仁齐圣”,全称为“宣仁齐圣昭宪王后”。原本葬于广州献陵西冈(旧英陵),睿宗元年三月六日(1469年)
· 昭圣太后
生平永历帝即位后,尊马氏为慈宁皇太后,不久改称昭圣恭懿皇太后。封马太后兄子马九爵为镇远伯,马太后兄马承祖管中军都督府,马太后弟马九功管右军都督府。永历帝巡幸新宁,加马太后尊号为昭圣仁寿皇太后。永历九年(1655年)六月再加尊号慈惠,全称昭圣慈惠仁寿皇太后。咒水之难后,缅甸王莽白将永历帝及马太后等人献给吴三桂。永历帝在昆明遭绞死,马太后得知,大哭曰:“吴三桂你这个逆贼!你立志谋反,而以我家作计。我死不瞑目,看见你一定碎尸万段!”不久她被送往北京,在黄茆驿见孝刚匡皇后王氏,二人自相扼喉,马太后却死不了。到北京后,她得到清廷之哀怜与尊重,由清廷赡养终身,年九十一岁而死。参考资料^《南明史》卷二十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