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罗汝芳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46
转发:0
评论:0
个人简介罗汝芳1515年五月二日(6月13日)生,自幼聪明好学,5岁从母读书,稍长则博览群书,后独钟理学。16岁赴南昌师从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颜钧。尽受其学,得王艮泰州学派真传。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二十三年参加会试后,自认为“吾学未信,不可以仕”,不参加廷对,退居故乡达10年之久。翌师胡清虚学烧炼,师僧玄觉谈因果。他探幽索隐,触类旁通,精究细研,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他四处游访,考察社会,探究学问,并在从姑山创办“从姑山房”,接纳四方学子,从事讲学活动。他一生深入下层,宣讲哲理,教化士民,以发人“良知”和济人急难闻名于世。其学虽源于理学,但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正宗教条,提倡用“赤子良心”、“不学不虑”去“体仁”,持见新奇,颇有创见,一扫宋明理学迂谨之腐气,故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人物生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罗汝芳赴京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

个人简介

罗汝芳1515年五月二日(6月13日)生,自幼聪明好学,5岁从母读书,稍长则博览群书,后独钟理学。16岁赴南昌师从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颜钧。尽受其学,得王艮泰州学派真传。

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二十三年参加会试后,自认为“吾学未信,不可以仕”,不参加廷对,退居故乡达10年之久。

翌师胡清虚学烧炼,师僧玄觉谈因果。他探幽索隐,触类旁通,精究细研,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他四处游访,考察社会,探究学问,并在从姑山创办“从姑山房”,接纳四方学子,从事讲学活动。他一生深入下层,宣讲哲理,教化士民,以发人“良知”和济人急难闻名于世。

其学虽源于理学,但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正宗教条,提倡用“赤子良心”、“不学不虑”去“体仁”,持见新奇,颇有创见,一扫宋明理学迂谨之腐气,故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人物生平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罗汝芳赴京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太湖今安徽太湖知县,开始从政。在任上立乡约,饰讲规,召集诸生讲学,公事多在讲席上办理。两年后,朝廷提升他为刑部山东司主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任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城)知府。他为政重教化,以讲会、乡约为治,又主持修缮泾县、南陵、太平等县的城池,政绩斐然。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因父丧回南城守制。

万历元年(1573年),罗汝芳守制期满,复为朝廷起用,补东昌(府治今山东聊城)知府。他治理东昌有如宁国,末满三月,即令士民大为叹服。不久,改官云南道巡察副使,分守永昌。上任之后,即着手整治昆明堤,疏浚滇池,兴修水利,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很大便利。

万历五年(1577年),罗汝芳官拜右参政。不久,因公进京,应邀至城外广慧寺讲学,朝中人士纷纷前往听讲,引起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的不满,疏劾他“事毕不行,潜往京师,摇撼朝廷,夹乱名实”,罗被罢官归里。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二日(10月21日)卒,享年74岁。

人物成就

罗汝芳一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理学思想方面。

青年时代,他受到了明朝程、朱学派理学家薛垣的影响,认为“万起万灭”的私心杂念长久以来就困扰着自己,必须把它除去。于是,便在寺中闭关静坐,在几上置水一杯、镜子一面,要使自己的心像水一样静、镜一样平,久之,遂成重病。其父授之以王阳明《传习录》,使他领会了“致良知”的学说,其病方愈。

后来,罗汝芳赴南昌会试,师事颜钧。颜钧认为,人的天赋道德观念是永远不会泯灭的,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时刻保有着它,人只要发扬这种道德观念就可以了,因此,人们的道德修养根本不必从“制欲”人手。罗汝芳听后,如醍醐灌顶,完全接受了这种“制欲非体仁”论,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学观点。

罗汝芳反对朱熹、王阳明等人所倡导的以省、察、克、治为基本手段,以“制欲”为基本内容的道德修养方式,并认为这是与孔孟之道相违背的。

个人思想

罗汝芳认为,“大道只在自身”,人的目视、耳听、饮茶、吃饭、早起、夜寐、相对、问答,以至弹子的转动,肌肤的痛感,无一不是这个“道”的作用和表现。只要具备了一个肉体的形躯,就有了做圣人的条件。他主“拟不学为学”,“以不虑为虑”,不学不虑,就可以造就“良知良能”。在他看来,人的良知是永远不会泯灭的,不以修炼而增,也不以不修炼而减,圣愚的差别只在于“觉”与“迷”之间,因而成圣、成贤简直是容易非常。

贡献

罗汝芳热衷于讲学,善于把玄妙、平易的讲演表达出来,为广大平民所接受。即使是不通文墨之人,俄顷之间,也能令其心境开明。他出任太湖知县,颁布讲规,召集诸生研习经文,“公事多决于讲座”。出守宁国,同样召诸生会文讲学,并兴建了志学书院、水西书院等一批讲学场所。在京都时,礼部尚书徐阶,集两司郡县候选吏人,大会济灵宫,聘汝芳讲习,听者数千人,无不动容铭心。入滇五载,罗汝芳虽然年逾花甲,讲学热情依然不减,昆明五华书院和春梅书院都是他讲学的重要场所。致仕以后,他仍然壮志落落,愤然率弟子游金陵、福建、浙江、湖广等地,频频讲学集会,继续阐扬泰州学派的思想。这一切,说明罗汝芳是泰州学派学术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为泰州学派理学思想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罗汝芳还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比如,他在太湖知县任上,有兄弟为争遗产来投诉,他闻之家境艰难,“汝芳对之泣,民亦泣,讼乃止”。又创开元会,罪囚亦令听讲。他以传统道德融于真情,动容感化,从而化解民事纠纷。他在做宁国知府时,集诸生会文讲学,让诉讼者在讲坛上跏跌静坐,触目观心,以此判案,并把政府的库藏馈赠给他们。这种情况,在封建官吏中是绝无仅有的。然而,作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这种从赤子之心出发救贫恤难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值得一提的是,汤显祖少年时受学于泰州学派的主要人物罗汝芳,受到了反正统宋学思想的熏陶。这是他能深刻认识当时腐败社会的腐败,使他成为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进步文人,在文学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居正传——罗汝芳被驱
?张居正废书院不是明帝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朱厚熜在位的1537年和1538年,两次下旨废天下书院,张居正是第三次,1625年,朱由校政府又第四次下令废天下书院。朱厚熜和朱由校废天下书院不必说,张居正废天下书院的政治目标是清晰的:统一教育机构,不要又有学校,又有书院。这是有一定政治见解的,这种政治见解贯穿了他的执政始终,罗汝芳就是张居正这一政策的见证者。罗汝芳,1515年生于阳明心学的圣地江西,1553年中举,和张居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据说罗汝芳年轻时曾刻苦攻读朱熹理学,无论如何都搞不通,最后病倒在床,家里请了无数名医,都无法使他痊愈。后来他老爹给了他一本《传习录》,结果他看了几页,马上生龙活虎。但他已不可能去向死了的王阳明学习,只好寻找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人,于是他找到了心学左派大佬颜钧。颜钧见他很有可塑性,就把对阳明心学的认识告诉他:人的天赋道德观念是永生不灭的,人只要发扬这种...
·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罗汝芳
罗汝芳(1515~1588),字惟德,号近溪,明代南城县罗坊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泰州学派传人,是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老师。罗汝芳自幼聪明好学,5岁从母读书,稍长则博览群书,后独钟理学。16岁赴南昌师从泰州学派代表人物颜钧。他探幽索隐,触类旁通,精究细研,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二十三年参加会试后,自认为“吾学未信,不可以仕”,不参加廷对,退居故乡达10年之久。这期间,他四处访师友,考察社会,探讨-,建“从姑山房”接纳四方士子学者,从事讲学活动。三十二年才赴京参加殿试,得中进士,开始从政。初任太湖(今安庆)知县,山区多盗,他带领乡壮突入匪巢,擒其首领,社会得到安定。创“志学书院”,兴乡村社学,召诸生并亲自讲学,“公事多决于讲座”。罗汝芳后迁刑部主事,出知宁国(今宣城)府,为政以德化民,刑设而不用。创开元会,令囚犯参加听讲,以道德感化犯人,促其改过自新。赴京入觐时,...
· 韩贞的平民儒者风范与罗汝芳的理学思想
袁承业在重订王艮、王栋、王襞遗集时,费二时之力,编成《明儒王心斋先生师承弟子表》。虽如袁氏自谓“搜罗未广,遗漏颇多”,然亦可概见泰州学派的发展状况。袁氏在该表序言中说:心斋先生毅然崛起于草莽鱼盐之中,以道统自任,一时天下之士,率翕然从之,风动宇内,绵绵数百年不绝。(1)<<1><2>
· 简析汝南罗卷戏的戏文词格①
【摘要】汝南罗卷戏是我国众多剧种中两个独具特色、古老稀有的民间传统剧种,是明代末期发源于驻马店汝南县一带的卷戏和清代初期流入汝南县的罗戏的总称。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卷戏表演内容丰富,戏文词格极富特色,唱词讲究,有着自己很独特的地方,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关键词】罗卷戏唱词词格汝南罗卷戏是我国众多剧种中两个独具特色、古老稀有的民间传统剧种,是明代末期发源于驻马店市汝南县一带的卷戏和清代初期流入汝南县的罗戏的总称。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卷戏表演内容丰富,唱腔动人独特,戏文词格极富特色,唱词讲究,有着自己很独特的地方,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罗卷戏的唱词有着自己很独特的地方,每一大段唱词都由一组一组的三长一短的句子组成,非常类似于我国古典诗词中词牌,时至今日仍然是按照传统沿袭下来,丝毫没有改变。在罗卷戏的传统剧目中,每...
· 简析汝南罗卷戏的戏文词格①
【摘要】汝南罗卷戏是我国众多剧种中两个独具特色、古老稀有的民间传统剧种,是明代末期发源于驻马店汝南县一带的卷戏和清代初期流入汝南县的罗戏的总称。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卷戏表演内容丰富,戏文词格极富特色,唱词讲究,有着自己很独特的地方,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关键词】罗卷戏唱词词格汝南罗卷戏是我国众多剧种中两个独具特色、古老稀有的民间传统剧种,是明代末期发源于驻马店市汝南县一带的卷戏和清代初期流入汝南县的罗戏的总称。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卷戏表演内容丰富,唱腔动人独特,戏文词格极富特色,唱词讲究,有着自己很独特的地方,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罗卷戏的唱词有着自己很独特的地方,每一大段唱词都由一组一组的三长一短的句子组成,非常类似于我国古典诗词中词牌,时至今日仍然是按照传统沿袭下来,丝毫没有改变。在罗卷戏的传统剧目中,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