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敦煌壁画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4
转发:0
评论:0
种类绢本彩绘和白描绢本彩绘,佛、菩萨像,出自时是的绢本麻布绘件。其中供养像,具有鲜卑族的特色,最早已晋昌郡太守乐庭怀及妻子原王氏像为最早。佛像画佛像画这种宗教艺术作品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当中包括各种佛像及菩萨,如三世佛、七世佛、释迦牟尼佛、多宝佛、贤劫千佛、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还有天龙八部等等。这些都根据说法图而描绘的。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已经有933幅,佛像12208身。故事画北朝时期是中国混乱的时代,当时的壁画盛行本生、本缘的佛教故事画,不少作画题材亦有受到西夏、印度,当地故事,如舍生成仁,突出思想、仁义的观点,以肉身换取弱小的鸽子,分衣马给穷困的人。唐朝时僧人善导提倡净土宗盛行,以观音、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为中心,因砖红色和绿色的藕叶,细致的衣服,佛光的照耀,显示宗教的庄严。故事画是指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具有道家思想神话题材的壁画。西魏时期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

种类

绢本彩绘和白描

绢本彩绘,佛、菩萨像,出自时是的绢本麻布绘件。其中供养像,具有鲜卑族的特色,最早已晋昌郡太守乐庭怀及妻子原王氏像为最早。

佛像画

佛像画这种宗教艺术作品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当中包括各种佛像及菩萨,如三世佛、七世佛、释迦牟尼佛、多宝佛、贤劫千佛、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还有天龙八部等等。这些都根据说法图而描绘的。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已经有933幅,佛像12208身。

故事画

北朝时期是中国混乱的时代,当时的壁画盛行本生、本缘的佛教故事画,不少作画题材亦有受到西夏、印度,当地故事,如舍生成仁,突出思想、仁义的观点,以肉身换取弱小的鸽子,分衣马给穷困的人。唐朝时僧人善导提倡净土宗盛行,以观音、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为中心,因砖红色和绿色的藕叶,细致的衣服,佛光的照耀,显示宗教的庄严。

故事画是指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具有道家思想神话题材的壁画。西魏时期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画阿修罗与摩尼珠,南北两面画东王公、西王母驾龙车、凤车出行。

彩塑的部分,是用木骨泥塑,并在上面施以彩绘,可以巧妙的和壁面融合,大部分的塑造都与人差不多高,有些较小的作品放在神龛内,供人祭拜。

经变画

经变画则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手法称为“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则叫作“变文”。

狩猎图

在莫高窟第249窟顶部有西魏时的狩猎图。画中一个猎人骑着马,回身拉弓对准向他追来的猛兽;另一个猎人则持枪追逐前面的动物。从战国以来,博山炉、画像石、画像砖等都常见狩猎图,敦煌壁画亦沿用这种图像,不在乎狩猎其实是一种杀生。

人像

供养人画像描绘的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都在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

参考书目

赵声良:《敦煌壁画风景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

赵声良:〈敦煌美术对中国美术史观的影响〉。

颜娟英:〈敦煌北朝禅窟285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敦煌文化—敦煌研究—敦煌壁画研究
敦煌壁画泛指包括党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所分布的石窟寺壁画,而以敦煌的莫高窟最具有代表性。古代敦煌是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又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自张赛出使西域,然后霍去病领军驱逐匈奴出河西,屯田移民,设关建郡,从此中原与西方诸国及许多民族频繁来往和交流,逐渐确立了敦煌成为西部重镇的地位。此时,印度佛教伴随着中西交流的深入,逐渐传入敦煌和中原,石窟是作为佛教活动的场所,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发展起来,莫高窟石窟既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莫高窟在敦煌市境内的鸣沙山东麓,在10-40米高,南北1680余米的断崖上蜂窝状散布着4-14世纪10个时代的石窟750余个,最早者创建于公元366年,最晚者为公元14世纪营造,其间经历了1600余年的历史。据唐代圣历元年(689年)的碑文记载,莫高窟自秦建元二年(366年)开凿,至镌碑时已有窟龛一千余个,此后历代续建,亦有踏毁,由于敦煌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
· 敦煌文化―敦煌研究―敦煌壁画研究
敦煌壁画泛指包括党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所分布的石窟寺壁画,而以敦煌的莫高窟最具有代表性。古代敦煌是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又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自张赛出使西域,然后霍去病领军驱逐匈奴出河西,屯田移民,设关建郡,从此中原与西方诸国及许多民族频繁来往和交流,逐渐确立了敦煌成为西部重镇的地位。此时,印度佛教伴随着中西交流的深入,逐渐传入敦煌和中原,石窟是作为佛教活动的场所,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发展起来,莫高窟石窟既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莫高窟在敦煌市境内的鸣沙山东麓,在10-40米高,南北1680余米的断崖上蜂窝状散布着4-14世纪10个时代的石窟750余个,最早者创建于公元366年,最晚者为公元14世纪营造,其间经历了1600余年的历史。据唐代圣历元年(689年)的碑文记载,莫高窟自秦建元二年(366年)开凿,至镌碑时已有窟龛一千余个,此后历代续建,亦有踏毁,由于敦煌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
·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立体艺术。敦煌壁画在石窟中虽然对建筑起装饰和美化作用,对雕塑起初充和陪衬作用,但其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技巧最精湛,内容丰富,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交通、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宗教史、艺术史、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典艺术遗产。一、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
·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立体艺术。敦煌壁画在石窟中虽然对建筑起装饰和美化作用,对雕塑起初充和陪衬作用,但其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技巧最精湛,内容丰富,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交通、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宗教史、艺术史、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典艺术遗产。一、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 敦煌文化―壁画故事―敦煌壁画萨锤那舍身饲虎
在古代,大车国王有三价太子,最小的太子叫萨锤那。一天,风和日丽,三位太子进山打猎,来到深山谷,见一只母虎因产后体弱,捕不到食物,饥饿难忍,想吃身旁的幼子保命,但又难以下口,正犹豫不决。“老虎母子太可怜了,我不能让它们活活饿死在这里。”三太子萨锤那心想,“老虎虽然恶名在外,但也是几条生命,应该想办法救活它们!”决心已定,他怕二位兄长阻拦,谎称自己有件小事要办,让兄长先走。兄长走远以后,他来到老虎前,脱了衣服,躺在虎口边。但是,母虎的身体大虚弱了,连吃肉的力气也没有了。此时,萨锤那救虎之心更加迫切了。心想,若再耽误时间,老虎母子就性命难保。他折了一根竹刺,登上山崖,刺破喉咙,纵身跳下落在虎口前。母虎闻着血味,用舌头舐食,身体才有了点力气,挣扎起来,将萨锤那的血肉吃完,领着小虎走了。二位兄长在山谷口等了半天,不见弟弟赶来,又返回寻找。人和虎都不见了,只见山崖下一堆白骨。他们从衣服上认出这是萨锤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