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山东巡抚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3
转发:0
评论:0
明朝明朝全称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正统五年始设巡抚。正统十三年定遣都御史。嘉靖四十二年加督理营田。万历七年兼管河道。万历八年加提督军务。南明王燮清朝清朝全称巡抚山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理营田。顺治元年置,驻济南。另有海防巡抚驻登州,九年省。康熙四十四年,管理山东河道。五十三年,兼临清关务。乾隆八年,依山西、河南例,加提督衔。道光十七年兼理山东盐政事务。附:康熙初年山东总督赵国祚(1661年)祖泽溥(1661年—1665年)参考文献

明朝

明朝全称 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 。正统五年始设巡抚。正统十三年定遣都御史。嘉靖四十二年加督理营田。万历七年兼管河道。万历八年加提督军务。

南明

王燮

清朝

清朝全称 巡抚山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兼理营田 。顺治元年置,驻济南。另有海防巡抚驻登州,九年省。康熙四十四年,管理山东河道。五十三年,兼临清关务。乾隆八年,依山西、河南例,加提督衔。 道光十七年兼理山东盐政事务。

附:康熙初年山东总督

赵国祚(1661年)

祖泽溥(1661年—1665年)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东巡抚为什么比其他巡抚官大?和“陕甘总督”比呢?
清朝官制当中,山东巡抚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官职。一般而言,巡抚的官职,都是属于从二品官阶。而山东巡抚却是个例外,它是正二品官阶,比一般巡抚高一个级别,属于特殊情况。全国仅此一例。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山东巡抚的辖区内,并没有设立一般的地方总督。它要处理的事务,除了筹集军中所需的粮饷,安抚百姓,考核官员,以及盐务、漕运等事务外,山东巡抚还要负责练兵这样的军务。也就是说,在山东巡抚的辖区内,它是地方上的实际一把手,掌管一省的军政大权。这跟陕甘总督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陕甘总督也是同时掌管地方的军政大权。同样要安抚百姓,管理好辖区内的军队和官员,处理好各种政务、维护当地治安。不过,跟山东巡抚相比,陕甘总督的辖区是多个地区和省份的。在早期的时候,陕甘总督管辖的省份包括甘肃、陕西、四川三个地方。后来裁撤四川的管辖。所以,这个职位的辖区是经过多番变化的。不过,这两个职位各自辖区,存在很大的不同。山东靠海,有黄...
· 同样都是清朝巡抚,山东巡抚为什么高出一个级别?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清朝时期,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属于封疆大吏。晚清名臣中,胡林翼做过湖北巡抚,左宗棠做过浙江巡抚,李鸿章做过江苏巡抚,沈葆桢做过江西巡抚,张之洞做过山西巡抚,刘铭传做过台湾巡抚。曾国藩差点做过湖北巡抚,咸丰皇帝已经将任命书发下去了,却因一念之差,将任命书收回,改任兵部侍郎。于是,曾国藩与湖北巡抚擦肩而过。按照清朝制度,巡抚的级别为从二品,与布政使属于一个级别。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山东巡抚却是正二品,比其他巡抚高出一个级别,与总督平起平坐。这是怎么回事呢?山东巡抚级别高于其他巡抚,是从明朝时期就有了的做法。1368年,明朝设置山东布政使司,即山东省。1440年,明朝在山东布政使外,还设立了山东巡抚一职,这个职务的全称是“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山东巡抚最初与山东布政使合署办公,后来逐渐开...
· 巡抚
简介巡抚官制出现在明朝。明太祖以宰相胡惟庸纠结地方势力意图叛变为借口,除了废除中央的宰相制度外,太祖也积极改革地方制度,将元制的行省一人独享的的军事、行政、司法权力分拆成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部分三权分立,分别直属中央。1391年,太祖遣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巡抚”这个名称开始被使用。尔后,皇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巡行地方,抚镇军民,事毕复命,名义称巡抚。明宣宗时,各省常设巡抚渐成制度。巡抚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同时,巡抚每年要赴京师议事,也体现了朝廷对地方统辖权的加强。明英宗在1457年夺门复辟后,一度废除巡抚制度,到次年才恢复。巡抚在嘉靖时才成为真正的常设官职。一般来说各省巡抚衙门都是跟布政使司衙门在一起的,除非巡盐、巡海、操江这样专门性的巡抚,或是三不管地带的湘南、郧阳巡抚,衙门会在就近方便的地方。巡抚
· 陕西巡抚
沿革宣德二年设置,辖区包括陕西全境。宣德三年,罢免。宣德六年,恢复建制。正统元年,分离出宁夏巡抚、甘肃巡抚。景泰元年,分离出延绥巡抚,延安府、庆阳府改属。天顺元年,罢免。天顺六年,恢复建制。成化十二年,分离出汉中府、以及西安府下的商县,改属郧阳巡抚。正德二年,罢郧阳巡抚,原汉中府、西安府之地归还陕西巡抚编制。正德五年,恢复郧阳巡抚,以上各地别属。万历九年,郧阳巡抚罢,以上各地归还陕西巡抚治。万历十一年,郧阳巡抚恢复,再别属;此后辖区未有大变动。雷兴(1645年—1647年)黄尔性(1647年—1650年)马之先(1650年—1654年)陈极新(1654年—1659年)张自德(1659年—1660年)张瑃(1660年—1662年)贾汉复(1662年—1668年)白清额(1668年—1670年)达尔布(1669年)鄂善(1670年—1672年)阿席熙(1672年—1673年)杭爱(1673年—...
· 广西巡抚
沿革正统元年,设立,辖区包括广西全境,后撤销。正统十四年,恢复。天顺元年,罢免。天顺二年,与广东巡抚合并为两广巡抚。天顺六年,自两广巡抚中分离,辖区包括广西全境。成化元年,再次与广东巡抚合并为两广巡抚。成化四年,分离。成化六年,再次合并为两广巡抚。嘉靖四十五年,自两广巡抚分离,此后不变。郭肇基(1649年—1650年)王一品(1650年—1651年)陈维新(1652年—1654年)于时跃(1655年—1661年)屈尽美(1661年—1663年)金光祖(1664年—1670年)马雄镇(1670年—1674年)陈洪明(1674年—1676年)傅宏烈(1677年—1680年)郝浴(1680年—1683年)施天裔(1683年—1686年)范承勋(1686年)王起元(1686年—1699年)彭鹏(1699年—1700年)萧永藻(1700年—1706年)梁世勋(1706年—1711年)陈元龙(171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