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道昭
传世石刻《游槃之山题字》《郑文公上碑》《郑文公下碑》《中明坛题字》《北峰山题名》《云峰之山题字》《白驹谷题名》《石室铭》历史评价北齐魏收在《魏书‧郑羲列传》中说郑道昭:“好为诗赋,凡数十篇”。清代叶昌炽评《郑文公碑》时说:“其笔力之健,可以刲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又盛赞:“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清代龚自珍题诗赞曰:“欲与此铭(指《瘗鹤铭》)分浩逸,北朝差许郑文公。”近代书法家祝嘉评价:“其成就决不在王羲之之下,应奉为北方书圣,与王羲之并尊。”家庭父母郑羲,北魏安东将军、秘书监、南阳文灵公赵郡李氏,北魏尚书、宣城文昭公李孝伯之女兄弟姐妹郑懿,北魏平东将军、齐州刺史、荥阳穆伯郑嫔,魏孝文帝妃嫔郑氏,嫁北魏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崔逸郑氏,嫁北魏振威将军、南征别将、彭城镇副将、始丰伯李元茂夫人李长妃,出自陇西...
传世石刻
《游槃之山题字》
《郑文公上碑》
《郑文公下碑》
《中明坛题字》
《北峰山题名》
《云峰之山题字》
《白驹谷题名》
《石室铭》
历史评价
北齐魏收在《魏书‧郑羲列传》中说郑道昭:“好为诗赋,凡数十篇”。
清代叶昌炽评《郑文公碑》时说:“其笔力之健,可以刲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又盛赞:“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
清代龚自珍题诗赞曰:“欲与此铭(指《瘗鹤铭》)分浩逸,北朝差许郑文公。”
近代书法家祝嘉评价:“其成就决不在王羲之之下,应奉为北方书圣,与王羲之并尊。”
家庭
父母
郑羲,北魏安东将军、秘书监、南阳文灵公
赵郡李氏,北魏尚书、宣城文昭公李孝伯之女
兄弟姐妹
郑懿,北魏平东将军、齐州刺史、荥阳穆伯
郑嫔,魏孝文帝妃嫔
郑氏,嫁北魏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崔逸
郑氏,嫁北魏振威将军、南征别将、彭城镇副将、始丰伯李元茂
夫人
李长妃,出自陇西李氏仆射房,北魏镇南将军、尚书仆射、清渊文穆公李冲长女
子女
郑严祖,东魏骠骑将军、鸿胪卿
郑敬祖,北魏著作郎
郑述祖,北齐赵州刺史、仪同三司、平简公
郑遵祖,秘书郎
郑顺祖,太常丞
郑氏,嫁卢道约
郑氏,嫁卢元明
参考书籍
陈芸? 编著,世一书法初习丛帖-《郑道昭书郑羲下碑》,世一出版社,1994,ISBN 9577754821。
文物出版编辑组 编,历代碑帖法书选-《北魏郑道昭论经书诗》,文物出版社,2000,ISBN 9787501012381。
邢学敏 著,《北魏书法家郑道昭家族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ISBN 97875647190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郑道昭
(?—516)北魏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南)人,字僖伯。郑羲子。初以中书学生为秘书郎,后随孝文帝征沔北,受宠遇。迁国子祭酒,累上表请立学官。官至光州、青州刺史,秘书监,好为诗赋。清代中叶,在具云峰山发现他的题名、题诗石刻,又发现《荥阳郑文公之碑》,出他手笔,为书法珍品。
· 郑道昭――郑文公碑
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宣武帝永平所年(公元511年)刻。书写者是郑羲的儿子郑道昭。书法多用圆笔,变化巧妙;结体宽博,气魄雄伟。清代包世臣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是“真文苑奇珍也”。
· 《郑道昭公诗文考补》
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就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魏书・郑羲附道昭传》说他“好为诗赋,凡数十篇”。史载,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郑道昭从孝文帝南征,孝文帝飨侍臣于悬瓠方丈竹堂,中书侍郎郑道昭与兄懿等俱侍坐。乐作酒酣,帝乃作歌曰:“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兮浊未照。”彭城王勰续歌曰:“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兮混内外。”郑懿歌曰:“云雷大震兮天门辟,率土来宾兮一正历。”郑道昭歌曰:“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兮莫不思。”邢峦歌曰:“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兮清六合。”帝又歌曰:“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兮道风明。”宋弁歌曰:“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兮光四表。”君臣联句成诗一时传为佳话。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体的不同,郑道昭的更诗长于写景,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颇为相近,略具清拔之气:登云峰山观海岛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云路沈先驾,灵章飞玉车。金轩接日彩,紫盖通月华。胜...
· 郑道昭对中国书法的影响

郑道昭(?—516年),字僖伯,自号“荥阳中岳先生”,北魏荥阳开封(即现在的河南)人,官居秘书监、荥阳邑中正、平南将军、光州刺史兼平东将军等要职。史料称:“郑道昭少而好学,综览群书”,“勤于政务、工于诗赋,尤精书法”等。在中国书法历史上享有“南王北郑”的北魏书法大家、魏碑体书法鼻祖郑道昭其一生对中国书法的影响和贡献远不亚于“二王”,从北魏到明末清初,北魏书法一直被一些书法评论家刻意贬低为旁门左道,唐、宋、明乃至清初学习书法均以倡导以南朝(含晋朝)书法为正宗。虽然隋、唐的一些成就很高的书法家都各取所需地从魏碑中汲取营养,包括楷书大家褚、欧、颜(早期)的字里行间都无法摆脱魏碑的痕迹,但由于文史上的一些评论家对北魏书法的偏见和刻意贬低,他们就算取法于魏碑,也都对魏碑绝口不提,这种现象一直到晚清才得以改变。晚清,强烈的政治因素被康有为等人渗入到碑学之中,康有为进京考试,上书要求皇帝变法被阻,悲愤中...
· 郑昭公
生平郑昭公忽是郑庄公的长子,母亲是邓国人。前706年,齐国被北戎入侵,郑庄公派太子忽领兵协助齐国。齐釐公想把女儿嫁许配与公子忽,但为婉拒。大臣祭足劝太子忽接受,因为这等于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外戚势力支持自己,太子忽却说“齐大非偶”,齐国太强大,不是郑国适合的配偶,而没有听从。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太子忽继位,是为郑昭公。宋庄公诱祭足到宋国,然后胁迫祭足立公子突为君,是为郑厉公。昭公在得知祭足被胁迫的消息后便流亡到鲁国,12天后厉公回国即位。郑厉公虽然登位,但与祭足不和,企图暗杀他。前697年,厉公的图谋败露,祭足迫厉公流亡,迎接昭公回国复位。暗杀郑国有一位大夫高渠弥,与昭公有仇,因为昭公曾劝父亲郑庄公不要委任高渠弥出任官职,但郑庄公没有听从。昭公复位后,高渠弥害怕被处死,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前695年,高渠弥和郑昭公一起去打猎时,在郊外把昭公射死。根据《左传》记载,昭公认为高渠弥有缺点,所以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