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女娲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4
转发:0
评论:0
传说事迹称谓源流女娲氏为上古氏族。《说文解字》释“娲”字为女娲之称谓,并以“化”解释“娲”字,表示“女娲”的词源和得名本身即与“化育”的功能相联系。传说女娲和伏羲均为风姓。郑康成根据《春秋纬》注《礼记》云:“女娲,三皇承伏羲者。”认为女娲是三皇之一。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也认为女娲是三皇之一。但三皇五帝向来说法不一,如《尚书大传》、《帝王世纪》等均将女娲排除在三皇之外。血缘关系女娲和伏羲的母亲为华胥。古籍多提到华胥因为在雷泽踩了大脚印而在成纪生下伏羲。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蓝田县华胥镇,有华胥沟、女娲谷、炼石台等相关地名遗存。女娲与伏羲结合,为最早的婚姻。唐代卢仝在《与马异结交》诗中写道:“……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补了三日不肯归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鸦。月里栽桂养虾蟆,天公发怒化龙蛇。”氏族首领女娲氏最早以上古氏族的形象出现在古籍中。...

传说事迹

称谓源流

女娲氏为上古氏族。《说文解字》释“娲”字为女娲之称谓,并以“化”解释“娲”字 ,表示“女娲”的词源和得名本身即与“化育”的功能相联系。

传说女娲和伏羲均为风姓 。

郑康成根据《春秋纬》注《礼记》云:“女娲,三皇承伏羲者。”认为女娲是三皇之一。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也认为女娲是三皇之一。但三皇五帝向来说法不一,如《尚书大传》、《帝王世纪》等均将女娲排除在三皇之外。

血缘关系

女娲和伏羲的母亲为华胥 。古籍多提到华胥因为在雷泽踩了大脚印而在成纪生下伏羲 。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蓝田县华胥镇,有华胥沟、女娲谷、炼石台等相关地名遗存。

女娲与伏羲结合 ,为最早的婚姻 。唐代卢仝在《与马异结交》诗中写道:“……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补了三日不肯归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鸦。月里栽桂养虾蟆,天公发怒化龙蛇。”

氏族首领

女娲氏最早以上古氏族的形象出现在古籍中。唐代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认为,在伏羲氏之后经历了数个世代,女娲氏便取代伏羲氏成为了氏族联盟的首领 。女娲氏和伏羲氏均为风姓,表明这两个氏族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在女娲氏之后成为氏族联盟首领的是大庭氏 。另一说为神农氏 。

抟土造人

作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女娲用黄土制造出了人类。

但在早期的典籍中,只提到女娲造人,并未提到使用泥土。《淮南子》认为,女娲造人时,其他神灵都来帮忙。黄帝帮助人生出阴阳,上骈帮助人生出耳目,桑林帮助人生出臂手。在他们的帮助下,女娲经过了七十次的尝试和改变,最终创造了人类 。

较晚时候才出现女娲抟土造人的记载。《太平御览》说,女娲用黄土塑造人,但工作繁重,力有未逮,于是用绳子在泥潭中抽打,溅起的泥点就成了无数人类 。

开创婚姻

女娲造人的传说根源,来自于女娲作为婚姻之神的身份。这一形象的建立正因为女娲创立了婚姻制度。 《路史》认为女娲规定了以姓氏来安排婚姻 。姓标志着母系血缘。女娲与伏羲为兄妹成婚,即同姓。但在此之后,婚姻即规定同姓不婚。

女娲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其中女娲持规,伏羲持矩。

因为婚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所以汉代以来常描绘女娲伏羲执掌圆规和矩尺,象征婚姻规矩。

制造乐器

女娲创造了笙簧。笙是将竹管插在葫芦内制成,即类似今日之葫芦丝。 簧就是笙管中的。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认为伏羲和盘古都和葫芦有关,因此女娲用葫芦和竹管造笙的传说,也与其兄长伏羲相联系。

后人又以“笙”为“生”之意,象征女娲生人 。

炼石补天

根据《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也有其他说法。《路史》称共工氏在太昊氏(伏羲氏)之后作乱,导致洪水为患。女娲氏与共工氏战斗,战胜了共工氏,于是天地平复。

女娲补天是一个很著名的传说。《红楼梦》的第一回即引用这个传说,女娲为了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了一块未用,转世化身为贾宝玉的通灵宝玉。

身份

上古诸神说

正确说法应为“女娲娘娘即上古女神且为创世神之一”。女娲乃上古三皇之一、伏羲之妹,作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女娲用黄土制造出了人类。炼石补天,平洪水灭猛兽,置婚姻定人伦,创笙簧,女娲娘娘在中国道教与民间信仰之中有相当崇高之地位,一般中华民族皆视其为始祖女神。*根据《淮南子‧说林训》记载女娲造人时,其他神灵都来帮忙。在他们的帮助下,女娲经过了七十次的尝试和改变,最终创造了人类。另《太平御览》说,女娲用黄土塑造人,但工作繁重,力有未逮,于是用绳子在泥潭中抽打,溅起的泥点就成了无数人类。

根据《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依据《山海经》记载女娲升天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

依据《风俗通》、《路史》女娲造人的传说根源,来自于女娲作为婚姻之神的身份。这一形象的建立正因为女娲创立了婚姻制度。 《路史》认为女娲规定了以姓氏来安排婚姻。

依据《隋书》、《宋书》所载,女娲娘娘创作笙簧,而为音乐之女神。

九天玄女说

九天玄女与女娲两者最早皆有载于《山海经》,但就外观而论,一载女娲为人首蛇身,玄女为人首鸟身 ,时空背景与目的皆不相同,因而混为一谈或说转世转化者,民间将女娲视为九天玄女的说法仍属民间论点而有待考证。

骊山老母说

民间还有传说 骊山老母 是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然则骊山老母是骊山的山神,中国传说中古代道教的女神仙。姓氏与来历不详。依道教中《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记载老母乃斗姥所化,是上八洞古仙女中的第七柱,是上古时代的神仙。另依照焦生全骊山女娲与骊山老母考辨 ,女娲与骊山老母间的年代亦有所差距,女娲活跃年代距今约8000年左右,而骊山老母活跃年代于商代周朝之间,距今约3000多年。两者所处年代间隔约5000年,是时空上的差异。而依照两者功德,一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炉灰以止”,抟土造人、置婚姻、制笙簧等。一在《史记·秦本纪》中有明文记载为“郦山女”,“保西垂”、“为天子” ,神话传说为释阴符、增麦饭等。可以证实无论在时间空间与目的等背景上皆非同一人。故而民间传言女娲乃骊山老母一说甚有疑义。

女娲氏之肠

根据《山海经》,女娲死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娲

女娲赞

魏·曹植《女娲赞》:古之国君,造簧作笙,礼物未就,轩辕纂成,或云二皇,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

开辟演义

明·周游《开辟演义》第十一回:却说女娲氏,系女身,乃伏羲氏之妹,同母所生,生而神灵,面如傅粉,齿白唇红,身长二丈五尺,幼极聪慧,长佐兄正婚姻媒的嫁娶之礼,以重万民,是为神媒,帝爱而敬之。伏羲氏崩,群臣娲氏即位,号为女皇,建都于中皇之山。

封神演义

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讲述纣王在女娲娘娘圣庙进香时,突然一阵狂风卷起了幔帐,现出了女娲娘娘的圣像,纣王见女娲容貌端丽、国色天姿,宛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不由神魂颠倒起来,便在殿内壁上题淫诗一首对女娲不敬。女娲回到殿内看到后便在盛怒之下命令轩辕坟三妖(其中千年狐狸精假扮成妲己)迷魅纣王,断送成汤六百年的基业,加速商朝的灭亡。

对女娲的祭祀

古代

王充在《论衡》中引董仲舒的话说,若天久雨不晴,就祭女娲 。表明从很早前起,就有了对女娲的祭祀。其原意是因为女娲是古代的女皇,属阴,而天久雨不晴也是阴象,所以祭祀女娲。但后来就由此而逐渐衍生出女娲补天漏的传说。

北宋《新定九域志》卷一说:孟州有“皇母山,又名女娲山,其上有祠,民旱水祷之。”

从唐肃宗时起,也将女娲作为婚姻之神祭拜。并认为是她创立婚姻的功绩,令她成为国君 。

据记载女娲的陵墓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的黄河岸边,秦汉以来受到“祀典”。著名的“风陵渡”因此而得名。王国维校:“《御览》引戴延之《西征记》云:‘伏羲、女娲,风姓也。此当是女娲之墓’。……《寰宇记》云:‘河东县三里风陵,是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

祭日

古人会在正月初七人日祭祀,纪念女娲造人。

明代人杨慎在《同品》中记:“宋以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此为“天穿节”。现在多传为正月廿日。

位于河北涉县县城西北12公里处中皇山上的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每年旧历三月十八日,是祭祀娲皇宫圣母诞辰之日,从三月初一就开始庙会,直到十八日。

有些地方相传女娲生日为冬至、五月初九日、九月初五日、九月十五日等,说法不一。

相关

华胥

伏羲

天穿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女娲
女娲(约前1万年),上古圣人,亦称娲皇、女娲娘娘。她是伏羲的妹妹,生于古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史纪·补三皇本纪》云:“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女”。《玉平御览·风俗通》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别有传闻,女娲和哥哥伏羲婚配再创了人类,故尊女娲和伏羲为人类始祖。当然这仅仅是神话传说。但女娲帮助哥哥伏羲正姓氏,如何婚娶,通行媒、以重万民之不同却是事实。伏羲死后共工氏作乱,振滔洪水,祸害天下人民,于是女娲杀了他,并继承伏羲的制度,以治理天下,号称“女皇”,在位一百三十年,后人称为“娲皇”。《山海经·郭璞注》说:“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此腹变为此神。”她命令大臣做笙簧,以通殊风,以才民用,命娥陵氏制都良之管,统一天下的音乐;命圣水氏制颁管,以合日月星辰,以易兆之晨作充乐,乐成而天下幽微...
· 女娲
女娲又称为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中华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之一,她是传说中人类始祖,人类为她和其兄伏羲的后代。又传说她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鳖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女娲造人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并具有造人的本领。根据中国神话的描述,开始她使用黄土捏人,但因为速度太慢,便使用柳条甩泥土的方式造出大量的人。先前用黄土捏出的人是达官贵族;后来甩泥土方式造出的人则是平民百姓。造人的方式存在区别,这样的传说也被认为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统治者为了向民众灌输“天命论”,以达到维护统治的利益。女娲补天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其他古籍记载有差别。《淮南子・天文训》记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
· 女娲:古代男女为求配偶拜女娲?
女娲氏,她是中华民族最神圣的始祖,也是中华民族生命的保护神。女娲是人类生命的开创者。鸿蒙开辟之初,大地上只有为数稀少的人类,他们是盘古氏的后裔。女娲看到这情形就捏黄土造人,每次捏出一个人形,吹一口气,泥人就变成了活生生的人,欢跳着跑开。女娲捏啊捏,终于感到疲累了,她就把粗绳和在黄泥中,随手一甩,就甩出一个人来。只不过,绳甩出来的人,由于在制作程序上偷工减料,智商就差了许多。古人类用这个故事,比喻人类智商不对等的现实。另一个说法是,女娲是伏羲氏的妹妹,由于人类稀少,两兄妹于昆仑山结为夫妻。但女娲害羞,就向天空大喊:苍天在上,于今我兄妹结为夫妻,若是苍天同意,就请让这云烟聚合。如果苍天不同意,就请让云烟散开吧。结果,山岚起处,云烟聚合,遮住了女娲和伏羲氏,于是两兄妹成婚,开始了人类的神圣繁衍。网络配图在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绘有女娲和伏羲氏的结合图,画面上,女娲和伏羲氏皆人身蛇尾,并且蛇尾交缠,...
· 女娲为何要造人?女娲造人的原因
女娲为什么造人: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2]。女娲人首蛇身,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跟据传说,女娲是人首蛇身的女神,某一天她经过黄河河畔,想起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山川湖海、飞禽走兽,改变原本一遍寂静的世界。但是,女娲总觉得这世界还是缺了点什么,但又一时想不起是些什么。当她低头沉思,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倒影时,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了像自己这样的“人”。于是,女娲就参照自己的外貌用黄河的泥土捏制了泥人,再施加法力,泥人便变成了人类。盘古开辟了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放眼四望,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之豸跳跃,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寂寞,与山川草木诉说心...
· 女娲造人
最初的人类是哪里来的?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有这方面的老神话,认为人是神造出来的。我们中华民族也有类似的神话,那就是女娲抟士造人的故事。传说女娲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女神,人首蛇身,神通非常广大。她是怎样造人的呢?有一种说法,说她跟众神合作,共同创造了人。《淮南子.说林训》上说:"天神黄帝在造人时决定男女性别,天神上骈负责造出人的耳朵和眼睛,天神桑林专管造出人的手足四脚。这样来造人,尽管一天有多次化育(女娲七十化),可是毕竟速度太慢了些。于是女娲便想出个新办法,用手抟黄土造人。她将黄土加上水和成泥,在手中揉搓着,捏成了一个个小泥娃娃。说也奇怪,这些小东西刚一放在地上,就活了起来。女娲很高兴,用辛勤的劳动,不断地创造了自己的儿女。可是这样,一个一个地捏,还是太费力气:于是她又想出一个更简便的办法,把一箱荆条编成的大绳,放在黄泥上一甩,甩出来的泥点立刻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大地不久便出现了一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