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闻仲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39
转发:0
评论:0
概述闻仲于小说第一回就已经登场,不过在纣王施政早期,闻仲一直负责为国家东征西讨,歼灭叛逆,因此甚少正式露面。在第一回中闻仲出师北海,要讨平七十二路侯袁福通,直至第二十七回方才平定北海回朝。当时商朝中早已连生巨变,在妲己的影响之下,纣王接连发明酷刑,残害忠良无辜,几位名臣为谏纣王而死,将相离心;闻仲见国家政乱,便向纣王进谏,提出十策要求纣王改善国政。可是事未实行,东海平灵王作反,结果闻太师再次引军出战,远离朝歌,故纣王未迷途知返。至第三十回,闻太师再次得胜班师回朝,可是当时的国家元勋黄飞虎却已被迫反叛朝廷,投西而去。闻仲知道消息后大怒,驱兵追袭黄飞虎,又安排关防严拿逃将;可是在阐教仙人清虚道德真君的帮助之下,黄飞虎成功逃出五关(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闻仲未能成功捉获黄飞虎,唯有回朝歌备战。此后,闻仲一直坐镇都城,遣将讨伐西岐姬昌及姜尚(姜子牙),但一直损兵折将,无功而还。在...

概述

闻仲于小说第一回就已经登场,不过在纣王施政早期,闻仲一直负责为国家东征西讨,歼灭叛逆,因此甚少正式露面。在第一回中闻仲出师北海,要讨平七十二路侯袁福通,直至第二十七回方才平定北海回朝。当时商朝中早已连生巨变,在妲己的影响之下,纣王接连发明酷刑,残害忠良无辜,几位名臣为谏纣王而死,将相离心;闻仲见国家政乱,便向纣王进谏,提出十策 要求纣王改善国政。可是事未实行,东海平灵王作反,结果闻太师再次引军出战,远离朝歌,故纣王未迷途知返。

至第三十回,闻太师再次得胜班师回朝,可是当时的国家元勋黄飞虎却已被迫反叛朝廷,投西而去。闻仲知道消息后大怒,驱兵追袭黄飞虎,又安排关防严拿逃将;可是在阐教仙人清虚道德真君的帮助之下,黄飞虎成功逃出五关(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闻仲未能成功捉获黄飞虎,唯有回朝歌备战。

此后,闻仲一直坐镇都城,遣将讨伐西岐姬昌及姜尚(姜子牙),但一直损兵折将,无功而还。在第四十一回,闻仲引兵亲征西歧,令子牙等人甚为紧张。两军交战之前,闻仲先在黄花山收服邓忠、辛环、张节、陶荣四将为辅,自此至五十二回期间,闻仲先后请出“十绝阵”、赵公明、“九曲黄河阵”等截教中人为援,连番攻讨西岐,令姜尚军队几度受挫。可是最后闻仲仍是不敌姜子牙门下诸人,连败数阵,最终于绝龙岭被云中子以通天神火柱活活烧死。

在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奉命封神,闻仲的灵魂被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亦称“雷祖”),率领雷部二十四员神将,负责催云布雨,行雷击电。姜子牙奉太上老君及元始天尊敕封闻仲为雷祖的正文如下:

特征

闻仲除了是商朝太师之外,亦是截教中人,曾拜金灵圣母为师,亦有演义版本演释他为通天教主的头号弟子,擅长五行变遁之术,手下除了邓、辛、张、陶四将外,尚有吉立、余慶两位门人。闻仲相貌“面如淡金,五柳长髯,飘扬脑后”,额上有一只神目。书中曾以一首词介绍闻太师:

其坐骑名为“墨麒麟”(此麟头上有风云角,一拍便可飞于空中,霎时可行千里;后来为雷震子所杀),武器名为“蛟龙金鞭”(共有双鞭,由两条蛟龙幻化而成,有阴阳之分;雌鞭后来被姜子牙的打神鞭所打断)。性格刚烈自信,忠君爱国,极具威严,军政能力均甚高明。

作品与大众文化

影视

参考资料

许仲琳《封神演义》

相关条目

封神演义

仙界传·封神演义

姜子牙

截教

雷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仲骏
仲骏,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WayneState大学和Michigan大学以及Arkansas大学医学中心进修颅底和功能以及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多年,并到意大利罗马Cattolica大学Gemelli医院作学术交流。2005年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做博士后课题研究。现任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上海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组组员。回国后,开展了疼痛的外科治疗及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擅长颅神经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在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第一负责人承担了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和上海科委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并参与编写一部英文专著。与多个国家的神经外科建立了友好科室,参加并组织承办了多项国际交流及重大国际学术会议。擅长:擅长...
· 仲由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又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孔子设礼相诱,收其为弟子。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
· 仲仁
仲仁北宋画家、高僧,会稽人。住衡州华光山,号华光长老。善画梅,用水墨浑写,创为墨梅,亦画山水平远小景,有《华光梅谱》。
· 牧仲
牧仲,春秋时期,又名牧中。鲁国有名的贤人。与同样是名贤的乐正求关系很好。他们都是孟献子的好朋友。
· 雍仲
雍仲是藏语音译词汇。雍仲就是“卐”符号,具有吉祥和永恒、不变之意。雍仲一词的起源可能与古老的象雄文有关,在象雄文中称其为仲牧(drung-mu)。在梵文中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古时译为“吉祥海云相”。在西藏,“卐”字不论作为图案还是符号均随处可见。在藏语中,被汉语读作“万”的“卐”被称作“雍仲”。在藏民族看来,“卐”表达的是吉祥的含义,这一点同汉民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称“卐”为“雍仲”吉祥符。在西藏历史上,“卐”是与宗教紧密相联的,无论是原始的苯教还是后来的藏传佛教。在原始的苯教中,“卐”就是吉祥的标志,苯教创立时被称为“雍仲本”,使用的文字被称作“雍仲”神文,苯教所处的地方被称为“九级雍仲山”“雍仲沙丘”,苯教祖先所持的禅杖也有“雍仲”吉祥图案,就连苯教寺庙选址也多在天然带有“卐”形图案的地方。佛教传入西藏后,“卐”也被广泛运用。凡是佛的画像,胸前必有吉祥符。只不过苯教与藏传佛教在使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