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南迪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03
转发:0
评论:0
形像与名称在印度北部,南迪一般被认为是一头白色的雄性瘤牛,源自其在梵文经典中的通称——“公牛”(Vṛṣabha)。而在印度南部,南迪常被视作一头乳牛、母牛、甚至广义上的牛,皆因南迪的形像多为四肢屈曲、蹲下坐卧的石牛,并未表露生殖器官,故其性别无法确认。瘤牛的特征是耳朵短而松垂,牛角向后卷曲,颈部下有很大的一片垂肉,最典型的是背部有一大块隆起的肉瘤。在待奉湿婆神和喜玛拉雅山的庙宇里,南迪(石牛)正面基本朝向庙宇的正殿,偶尔会被某些庙宇单独地供奉起来。相较于它的神祇地位,其名字“南迪”于近代才开始建立。学者GouriswarBhattacharya在一篇名为《"南迪"与"印度教的公牛"》(NandinandVṛṣabha)的文章中指出,“南迪”这一说法早年泛指湿婆两个护法的其中之一。在10世纪之前的北印度庙宇,其大门入口两旁往往贴有南迪与另一护法大黑天(Mahākāla)的神像图,类似中国的门...

形像与名称

在印度北部, 南迪 一般被认为是一头白色的雄性瘤牛,源自其在梵文经典中的通称——“公牛”( Vṛṣabha )。而在印度南部, 南迪 常被视作一头乳牛、母牛、甚至广义上的牛,皆因 南迪 的形像多为四肢屈曲、蹲下坐卧的石牛,并未表露生殖器官,故其性别无法确认。瘤牛的特征是耳朵短而松垂,牛角向后卷曲,颈部下有很大的一片垂肉,最典型的是背部有一大块隆起的肉瘤。在待奉湿婆神和喜玛拉雅山的庙宇里, 南迪 (石牛)正面基本朝向庙宇的正殿,偶尔会被某些庙宇单独地供奉起来。

相较于它的神祇地位,其名字“ 南迪 ”于近代才开始建立。学者 Gouriswar Bhattacharya 在一篇名为《"南迪"与"印度教的公牛"》( Nandin and Vṛṣabha )的文章中指出,“南迪”这一说法早年泛指湿婆两个护法的其中之一。在10世纪之前的北印度庙宇,其大门入口两旁往往贴有 南迪 与另一护法大黑天( Mahākāla )的神像图,类似中国的门神。对于 南迪 是湿婆授权的观察者一事,记录在诗人迦梨陀娑的著作《鸠摩罗出世》之中。

印度教神话

原始神:南迪身为一名独立的原始神,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的恒河文明。这个以乳品业为最重要的生产模式的文明,正好说明了为何不同工艺品上(例如雪山神女的雕刻),所描绘的神都带有湿婆的影子。这些工艺品中的神称为“雪山神女”,是喜玛拉雅山的人格神,也是畜牧之神。印度教一些往世书指出,南迪或 Nandikeshvara 是一位牛面人身的神祇,形像和比例都与湿婆神相似;而南迪却有四只手臂,其中两只手分别持有斧头和羚羊,剩下两只手则构成服从的结印。《梵转往世书》认为是黑天(毗湿奴)自愿化身成公牛,因为宇宙中没有其他人能够乘托到湿婆。

湿婆的坐骑:南迪是湿婆的交通工具,也是祂最忠实的信徒。

守护湿婆的居所:湿婆和南迪之间的紧密关系,解释了为什么湿婆的庙宇都由南迪去把守着大门;这亦解释了为什么“NANDI”在卡纳达语、泰卢固语、泰米尔语中,比喻为“阻路的人”。信徒若要供奉湿婆,必先寻求南迪的祝福。

湿婆军队的领袖:一些往世书谈到,南迪率领信奉湿婆的战士。

湿婆的大弟子:

在从瑜伽的角度来看,南迪代表的是对湿婆献身的一种信念。换句话说,为了理解和吸收正念,所需要的经验和智慧都存在于南迪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