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郭隗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4
转发:0
评论:0
生平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发生子之之乱之机,攻破燕国,燕王哙、子之被杀,燕国几乎被齐国灭亡。前315年,赵武灵王派乐池护送在韩国的燕国公子职归燕。前312年,公子职被推举为燕王,为燕昭王。燕昭王继位后,决定复兴燕国,以报齐国入侵之仇。燕昭王向郭隗求强国之策,郭隗以千金买骨为例,对燕昭王说:“如果大王要招纳贤士,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至于那些比我更贤能的人,就会不远万里前来投奔您。”燕昭王给郭隗修建豪华的宫殿并尊他为师。各国贤士听闻后纷纷投奔燕国,乐毅从魏国前来,邹衍从齐国前来,剧辛从赵国前来,燕国逐渐强大起来。参考资料^1.01.1《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十一年,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史记·卷三十四·燕...

生平

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发生子之之乱之机,攻破燕国,燕王哙、子之被杀,燕国几乎被齐国灭亡。前315年,赵武灵王派乐池护送在韩国的燕国公子职归燕。前312年,公子职被推举为燕王,为燕昭王。

燕昭王继位后,决定复兴燕国,以报齐国入侵之仇。燕昭王向郭隗求强国之策,郭隗以千金买骨为例,对燕昭王说:“如果大王要招纳贤士,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至于那些比我更贤能的人,就会不远万里前来投奔您。”燕昭王给郭隗修建豪华的宫殿并尊他为师。各国贤士听闻后纷纷投奔燕国,乐毅从魏国前来,邹衍从齐国前来,剧辛从赵国前来,燕国逐渐强大起来。

参考资料

^1.01.1《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十一年,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

^《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应为公子职),是为燕昭王。

^《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郭隗
战国时燕国人,是头一位在历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杰出人物。他以让燕昭王“筑台而师之”,为燕国召来许多奇人异士,终于使得燕国富强,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具体过程是:战国时燕昭王招贤报齐仇,向他问计。他说“请先自隗始”,即:你要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堂号为“尊贤堂”,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结果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郭隗,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
· 燕国大臣郭隗简介郭隗生平事迹介绍
郭隗,(约前351-前297),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生平事迹郭隗,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和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姬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
· 郭隗说燕昭王求士的故事郭隗的现身说法是什么
郭隗怎么读郭,古代城外贸一圈增加修建的一堵强。郭也指东西的周边或者边框。还有就是作为人们的姓氏。郭姓的起源较早种类也较多,有从夏商时代祖先传承下来的郭氏,也有因为居住的地址位于郭而以郭为姓氏的,还有古代的冒姓,就是其它姓氏冒充郭氏,有少数民族的改姓汉,也有随母姓改姓的,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郭氏来源于皇帝后裔,从姬姓分支出来。郭隗人名,郭为姓氏郭,发音同锅。郭唯一可能有其它读音的是郭通假为国字第二声,但是非常少见。隗,有两个读音,和伟同音的时候,是高大的意思,另字义动词倒塌,也有古国名,隗,在湖北省,和魁同音的时候是姓氏的意思。郭隗发音伟,取高大的意思。鬼和不同的偏旁能组成不同的字。鬼和斗组合,魁,读音和葵一样,也有见于人名,取为高大,第一,为首的意思,词组有魁梧,魁首。愧,加一个竖心旁,面对死去鬼魂的愧疚。瑰,发音和归一样,鬼子旁边多了一个王,古代偏旁部首是玉,比喻珍贵,宝贵的意思。傀,一个人...
· 郭隗怎么读揭秘郭隗骏骨的拼音
郭隗怎么读揭秘郭隗骏骨的拼音说到郭隗其实大家初次看到这个文章一定是知道这两个字的读音应该还算是比较的简单的吧,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话说这个郭隗的读音还是很有讲究的,那么如果不知道的网友们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看看这个郭隗到底是个什么读音吧,觉得有需要的网友不要错过了!郭隗读音:郭隗的读音:“guōwěi”,其实“隗”字一共有三种读法,分别是:“wěi、yǔ、kuí”,作姓氏时,是读wěi的。隗姓起源: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华夏族首领炎帝魁隗氏,其后人以隗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后人以隗为姓,商周时大禹的后人建立隗国(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归)。堂号"江石堂":三国时有个叫隗相的,对母亲非常孝顺。他的母亲不愿吃江边的水,嫌脏,必须得是江心的水才喝。于是,隗相就每次撑小船到江心汲水,但江流太急,小船又没有依靠,每次汲水都很困难。可是有一天,江心中突然生出一块大石,隗相的小船依到石边,再不愁水...
· 燕赵文化—古代名人—郭隗
郭隗(约前351一前297)战国中期燕国(今保定满城县)人,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各国贤士争相奔赴燕国,著名的有魏国的乐毅、齐国的邹衍、赵国的剧辛。昭王在郭隗的辅佐下,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使燕国日渐富强。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诸国共同伐齐,连破70余城。史谓“昭王中兴”。郭隗逝后,后人于满城郭村建祠树碑。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重修,碑上刻有“周燕昭王贤士郭隗先生故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