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进位制
释义
“十进位制”是“十进制”的一种,但“十进制”并不一定都是“十进位制”。
不论数值多大,“十进位制”必须只用不多于10个字符来表达任何数值,并且只以在一组数尾加n个代表零值的字符,来表达此数和10 的乘积,例如 123 乘 1000 = 123000。
不是“十进位制”的“十进制”
古埃及的10,20,另有与1至9不同的符号表示,是十进制,但“进”的不是“位”,而是进号,进到另一个符号,所以古埃及的数字系统,虽是十进制,但不是十进位制。
古希腊用α表示1,β表示2,ε表示5,F表示6,θ表示9;古希腊的10,不是α的进位,而另用ι表示,20为κ,100为ρ…… ,一百二十五不是“αβε”,而是ρκε,也不是十进位制。
中国的零、一、二、三、十、百、千、万的书写数字系统是十进制,但用符号多于10个,8000不是符号“八”的三级位置移动“八零零零”而是八之外再加另一个符号千:“八千”,和古埃及、古希腊的十进制相似,同样是进号的十进制,不是真正的十进位制。
真正的“十进位制”
真正的十进 位 制只有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筹算、宋代发明的算盘、苏州码子和595年出现的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1、2、3、4、5、6、7、8、9、0。
起源

殷商甲骨文数码

西周金文

公元400年的孙子除法 6561/9

孙子除法现身于公元825年花拉子米的著作中
中国周代金文的纪数法,继承商代的十进制, 又有明显的进步,十进数量级符号有十、百、千、万、亿,如西周金文“伐鬼方……俘万三千八十一人”,“武王遂征四方,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出现了位值记数,例如 “俘牛三百五十五”,其中三百五十五写成“三全XX”,前面的“全”是金文的“百”,后面两个XX是五十五,省去了“十”,出现了位置概念,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位值制。金文商鞅量铭还出现分数。
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年-前256年),出现严格的 十进位制 筹算记数,以空代表0。也发明了用于十进位制乘法、除法的九九表
以算筹为代表的十进位制在公元6世纪由中国全盘传入高丽和日本。
印度的十进位制
古印度的数码,有多种形式,有的是自右向左写,有的是从左向右写,有时大数在前,有小数在前,有时用字母代表数字,有时用文字代表数字。 印度早期的Brahmi数码的十进制数码没有进位置概念 。
印度最早的十进位制可能出现于公元200至公元300年间。印度公元400年左右的古籍 Pulisa-siddhanta,其中的1582237800 由右方至左书用文字表示数字,写为 kha(0)kha(0)asta(8)mui(7)rama(3)asi(2)netra(2)asta(8)sara(5)ratripah(1) 。
考古学上最早的0出现在7世纪中华文化与印度文化接壤的柬埔寨,比印度本土早250年。
阿拉伯的十进位制
阿拉伯最早的十进位制,首见于825年花拉子米关于印度算术的著作,虽然用阿拉伯数字,但其中的十进位制概念,分数的表示法,以及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程序,和中国的筹算中的四则运算全盘雷同。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筹算,可能通过丝绸之路南传柬埔寨、印度,又分两路西传东阿拉伯、西阿拉伯,促成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 。
欧洲的十进位制
欧洲最早有十进位制的文献,是一部976年的西班牙语手稿,比中国应用十进位制,晚了2300年 。1000年左右,教宗思维二世由西班牙带回一种类似于中国算筹版的十进位罗马算版apice .这种罗马算版划上竖道道,将算版横向分割为许多竖立的格子,格子上端以罗马数字的个,十,百,千,万等标记,用阿拉伯数码在竖格子上书写数字:罗马算版不用0,而用空白代替,如同中国算筹。
十进位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十进制算术,正如同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重要贡献 。
数的表示法
十进位制可以表示任何整数。利用小数点,还可以表示一些小数。
参见
十进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