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勒良
早年与取得皇权
由于这一时期的史料缺乏,后人并不清楚瓦勒良早年的详细生平。瓦勒良出身于罗马元老院阶级的利奇尼乌斯家族,其祖先可上溯至共和末年的克拉苏斯。238年,他在戈尔迪安一世任内成为首席元老。251年他获选为监察官,并就任多瑙河军区(诺利库姆行省、莱提亚行省)的长官。252年底,当三十万哥德人大举南下,瓦勒良面对河对岸阿拉曼人的蠢蠢欲动,率兵加以攻击。253年帝国发生内战,瓦勒良原本派兵支援皇帝加卢斯对抗埃米利安努斯,但未赴战场加卢斯即因士兵背叛而身亡。当瓦勒良与埃米利安努斯交锋时,也因埃米利安努斯部下的投诚,使得53岁的瓦勒良成为帝国唯一的皇帝。
统治与基督徒
瓦勒良登基后,便将他的长子加里恩努斯立为国家的共治皇帝。此时罗马帝国外患不断,因此瓦勒良让加里恩努斯负责帝国西方防务,而他本人则专注于东方事务。瓦勒良上任之后,首先重建国家的防卫体制,破格提拔有才干的人才,特别是将多瑙河军区的军团大力地整顿一番。
瓦勒良承续德斯时代对基督教的行动。在当时的罗马境内,基督教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信徒了。基督徒为了信仰而拒绝担任罗马公职、逃避兵役的行为,在罗马传统观点来看是不能原谅的;加上这段期间蛮族入侵、国难不断、瘟疫流行,使得民间倾向于将这些天灾人祸怪罪于基督徒亵渎罗马诸神的结果。
257年,瓦勒良发出敕令,针对基督教会的领导阶层,政府得以在未经查证犯罪的情况下加以逮捕,并判处流放或死刑;罗马主教与迦太基的居普良受逮捕处死。258年,瓦勒良下达更严苛的敕令,将所有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列入逮捕的范围之内,若信徒不愿声明放弃其基督信仰,则政府便得以没收其财产,并将其判处流放或处死。然而这些措施在后来因皇帝东征失败而中止。
东征与受俘

存于伊朗悉路玆的岩壁浮雕,展示沙普尔一世对罗马帝国的功业。乘马者为沙普尔,其对面站立者为瓦勒良,跪在其前方乞降者为罗马皇帝阿拉伯人菲利普。
萨珊波斯的沙普尔一世已经取得了罗马的东方属国亚美尼亚,入侵,甚至占领了大城安提阿,令罗马的东方边境受到相当大的安全胁迫。260年初,瓦勒良率领约七万兵力东征,并收复了和安提阿。关于双方之后的遭遇,由于第一手史料的缺乏,只留有波斯方面的记载:
现代学者大多认为瓦勒良受俘可能不是由于战败,而是波斯方面的计谋成功所致。无论如何,罗马皇帝远征的军队失败,瓦勒良变成沙普尔的阶下囚。罗马军团解除了武装,被派往波斯境内建造一道拦水坝——Band-i-Kaisar(皇帝桥)。
四世纪基督教会的记载中,描述了瓦勒良受俘后的遭遇:每当沙普尔要乘马时,便命令罗马皇帝趴在地上,当成沙普尔上马的脚踏板。瓦勒良一直维持着俘囚的身份,可能不久之后就病逝在波斯。
影响
瓦勒良兵败一事,是罗马帝国首次出现皇帝遭到敌人的俘虏,对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使得帝国威望一落千丈。高卢帝国的建立,以及巴尔米拉王国的独立,都是瓦勒良受俘所造成的后遗症。瓦勒良受俘之后,长子加里恩努斯即位,但不久便被军官杀害。
但在另一方面,瓦勒良不拘泥于将官的出身,大力提拔帝国前线伊利里亚的才干人才。罗马帝国之后的两位成功皇帝哥德人征服者克劳狄、奥勒良,以及三世纪后半的诸位军人皇帝相继继位,终于结束了罗马帝国的危机,这不能不看作是瓦勒良的识人的眼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