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源流相传此书为陶弘景收集传统的中医方剂,以道家思想重新整理,以五脏补泻原理编写成此书。其中有许多方剂都来自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法》一书。据说此书原是于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敦煌莫高窟发现许多古书卷,委由莫高窟道士王圆箓装箱,准备运回法国时,王道士受人所托,随意抽出一卷医书暗藏,此卷即《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1915年为河北威县张渥南所购,传于嫡孙张大昌,原书被毁。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收集到据说是当时人默记下来的传抄件,整理成书,附于《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中,公之于世。它有助于了解《伤寒论》方剂的来源与早期中医发展,对于现代中医史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争议此书从多个方面和多方考证,此书绝非陶弘景所撰。其二此书是否为敦煌文献都存疑。其三,此书为伪书的可能性很大。注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序:“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
源流
相传此书为陶弘景收集传统的中医方剂,以道家思想重新整理,以五脏补泻原理编写成此书。其中有许多方剂都来自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法》一书。
据说此书原是于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敦煌莫高窟发现许多古书卷,委由莫高窟道士王圆箓装箱,准备运回法国时,王道士受人所托,随意抽出一卷医书暗藏,此卷即《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1915年为河北威县张渥南所购,传于嫡孙张大昌,原书被毁。
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收集到据说是当时人默记下来的传抄件,整理成书,附于《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中,公之于世。
它有助于了解《伤寒论》方剂的来源与早期中医发展,对于现代中医史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争议
此书从多个方面和多方考证,此书绝非陶弘景所撰。 其二此书是否为敦煌文献都存疑。 其三,此书为伪书的可能性很大。
注释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序:“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后,邪气虽[难]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尔。谨钭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运动养生法诀
运动健身法]属坐功类,共八段:一闭目冥心坐;二鸣天鼓;三撼天柱;四赤龙搅水津;五搓手热;六背摩后精门;七左右轱辘转;八攀足频。养生十六诀他倡导的养生健身法简而实用,其中“长生十六字诀”,长生十六字诀”,即“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作者称其为“至简至易之妙诀也”。此十六字诀是水火相济养生法。其养生理论是中医学上的肾命水火说。肾命水火说认为,命门的相火和真水,相互依赖,保持平衡状态,才有利于身体健康。“一吸便提(即提肛门),气气归脐”,就是用提肛导引之法,来补肾命火;“一提便咽”(即吞咽津液),以滋肾水,这样,肾命“水火相见”,如此导引补水配火,调补肾之阴阳,水火相济,使身体保持平衡状态。中医认为,人体阳气虚弱和不足,是发生疾病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如果一个人阳气不足,五脏六腑的功能就会减弱;如果不足,五脏六腑就会枯竭,从而导致各种虚损病的发生。人到中年以后,身体各脏器功能逐渐减...
· 脏腑

中西医之辨中医的脏腑,与西医提出的脏腑的生理结构并非相同。“象”指的是五脏六腑发挥功能时所呈现的表象。结合阴阳五行及脏象学说,五脏六腑的机能,可视为一种“表里对立”和“生化克制”的作用,以“脏”为“里”,以“腑”为“表”,并归纳出各个脏腑的表里对立关系;若整合脏腑于阴阳学说,则相对于腑时,脏属阴。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肝、心、脾、肺、肾皆为阴也。”此外,除了五脏,“心包络”亦为脏,于六腑中的三焦相表里;由于病理变化与心相似,亦常于针灸以外的医术中视为心的外围,故亦归属于心。还有脑、髓、骨、脉、女子胞(子宫),统称为“奇恒之腑”,由于它们功能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形同于腑,其功能又似脏,故取此一统称。脏腑在生理上的功能特点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如脏有病多见虚证;腑有病多见实证;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每个脏腑各有它的功能活动,并通过经络、营卫、血气等彼此连络及互相协调平衡以维
· 几种养兔用药方法

不同的用药方法,直接影响到兔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吸收量以及药物的作用强度。因此,养兔户应该了解常用的几种用药方法。内服给药法此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多种剂型投药。但缺点是吸收慢、吸收不规则、药效迟等。口服给药对于量较少又没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可拌入少量适口的饲料中,让病兔采食;对于易溶于水又没有苦味的药物,可直接放入饮水中饮用;对于拒食的病兔,可用注射器或塑料眼药水瓶吸取药液,缓慢地注入口腔,要防止呛入呼吸道,引起异物性肺炎;对于片剂要研细,用厚纸折起,慢慢倒入病兔口腔,然后喂水服下。胃管给药对于有异味、毒性较大的药物,或拒食的病兔,可采用胃管给药,即将开口器置入病兔口腔,由上颚向内转动直到兔舌被压于开口器与下颚之间为止,可把导尿管作为胃管,前端涂石蜡润滑油,沿开口器中央小孔置入口腔,再沿上颚后壁轻轻送入食道约20厘米以达胃部,将胃管另一端浸入水杯中灌药,若有气泡冒出,应立即拔出重插。为...
· 琴声十六法诀
琴声十六法诀]一曰轻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为主。而轻重持损益之则。其趣自生。盖音之轻处最难。力有未到。则浮而不实。晦而不明。虽轻亦不佳。惟轻之中。不爽清实。而一丝一忽。指到音绽。幽趣无限。乃有一节一句之轻。有间杂高下之轻。种种意趣。皆贵於清实中得之。二曰松松。即吟猱妙处。宛转动荡。无滞无碍。不促不慢。以至恰好。谓之松。吟猱之巨细缓急。俱有松处。故琴之妙在取音。取音宛转则情联。松活则意畅。其趣如水之与澜。其体如珠之走盘。其声如哦咏之有韵。可以名其松。三曰脆脆者健也。於冲和大雅中。健其两手。而音不至於滞。两手皆有脆音。第藏不见。出之不易。右手靠弦。则音滞而木。故曰。指必甲尖。弦必悬落。在指不劲。则音胶而格。故曰。声如金石。动如风发。要知脆处。即指之灵处。指之灵。自出於健。而指之健。又出於腕。腕中之力既到。则为坚脆。然后识滞气之在弦。不为知音厌听。四曰滑滑者溜也。又涩之反也。音当欲涩...
· 内家拳法诀释义
内家拳本意内家拳之为言者,求以柔胜刚之谓也。得其精妙,则虽赤手空拳,而无刚不摧。敌虽有大力,无不披靡。精研斯术,不仅为备非常,应急变,更以健身心,益寿年,为人生切身学问。日久神而之,则存乎其人也。胜强敌之道遇任何强悍狂妄之人,勿生怖心;心神沉着不乱,乃能举动得当,气定神全,于此即先胜了一着。于平时,便须时时静观默察;以参证原则,若能融会要诀,通解其义、则寡可胜众,弱能制强。譬如泛舟于海,乘者虽多,惟司舵驾船者一人,已足司全船之定向。吾之技艺精详,犹司舵者之*纵船只,成竹在胸,一人足当众乘客,此岂多寡数量上之比较。以寡胜众,以弱制强之理,乃存乎此。艺无止境我技虽佳,然必有胜我之人。高于我者,当以师礼争之,取其所长,补吾所短,于是我艺益进,岂足为贬?传之后进,吾道益宏。即或造独精,高出流俗,亦不能自满。艺无止境,学问无涯,岂可自堵前程。柔静为先习艺之时,必宜潜心体会,若凭蛮力,绝不得窍诀。而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