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对马海峡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78
转发:0
评论:0
名称由于历史及政治因素,邻近各国对此周遭水域有多种名称,如下表所示:地理延著对马岛测量对马海峡的宽度概约是97公里(60哩),最窄处则有64公里(40哩)宽。对马岛以东至五岛列岛以北的深度约有90米。从对马岛南端至九州约50公里处则是壹岐岛。对马海流北太平洋著名的洋流——黑潮的分支暖流流经此处,称之为对马海流(対馬海流(つしまかいりゅう);TsushimaCurrent)。对马海流起源于日本群岛,经过日本海后,从邻近海参崴的库页岛分流入鞑靼海峡及北海道以北的宗谷海峡,再汇入卾霍次克海(Охо́тскоемо́ре;オホーツク海;SeaofOkhotsk),最后穿过千岛群岛进入北太平洋。经济渔业对马海流从东海带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进入日本海,像五条?及真鲹[1](俗名:日本竹筴鱼;学名:Trachurusjaponicus)。但同时也从海流经过国家带来了灾害诸如巨大的越前水母巨量聚集(照片、新闻...

名称

由于历史及政治因素,邻近各国对此周遭水域有多种名称,如下表所示:

地理

延著对马岛测量对马海峡的宽度概约是97公里(60哩),最窄处则有64公里(40哩)宽。对马岛以东至五岛列岛以北的深度约有90米。从对马岛南端至九州约50公里处则是壹岐岛。

对马海流

北太平洋著名的洋流——黑潮的分支暖流流经此处,称之为对马海流(対馬海流(つしまかいりゅう);Tsushima Current)。 对马海流起源于日本群岛,经过日本海后,从邻近海参崴的库页岛分流入鞑靼海峡及北海道以北的宗谷海峡,再汇入卾霍次克海(Охо́тское мо́ре;オホーツク海;Sea of Okhotsk),最后穿过千岛群岛进入北太平洋。

经济

渔业

对马海流从东海带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进入日本海,像五条?及真鲹[1](俗名:日本竹筴鱼;学名:Trachurus japonicus)。但同时也从海流经过国家带来了灾害诸如巨大的越前水母巨量聚集(照片、新闻、新闻)及废弃物污染[2]。

运输

在日本本州西端下关市至韩国釜山间以及下关市至对马群岛之间,现在有商业渡轮提供往返服务。 九州的北九州市和下关市之间的关门海峡上建设了跨海大桥并连接至长崎市。长崎市是长崎县首府,包含对马群岛及壹岐岛均是其管辖范围。关门海峡位于对马岛中间的正东方约135公里(85英哩),而长崎市正位于该岛南端的南南东方约165公里(100英哩)。

历史冲击

迁徙

从传说、历史及考古证据均证实日本最早有人定居是在九州岛靠对马海峡的沿岸地区,这部分往往没有争议。但不论对日本人、朝鲜人、汉人来说,是谁以及何时开始在此定居却是引起激烈争论与攸关民族自尊的事。根据历史学家的看法,从朝鲜半岛至北九州大规模移民是发生在公元前108年古朝鲜王朝末年至公元4世纪这段期间。而历史上像在大韩海峡这般的狭窄水域上往返的高风险航程总是作为文化交流的快捷航道。比如说从韩国的朝鲜半岛南端航行到对马群岛,再到壹岐岛,最后到达日本本州岛的西端。

远古移民

海峡往往也作为迁徙或入侵的路径。举例来说,考古学家相信大约是在公元前10世纪,中石器时代蒙古人种移民第一次经此水路航行至本州,取代了在10万年前日本列岛和亚洲大陆还相连时,经由陆路到达本州的旧石器时代蒙古人种先民。

大规模移民

从高句丽、伽倻及百济的移民也形成一波波的移民浪潮到达九州,但是其中细节诸如何人、人数及何时仍存在广泛争议。

佛教传播

根据汉民族的文献,佛教也于公元5世纪经此水路从百济传入日本。以航行的距离来看,从壹岐岛到对马列岛最大岛南端上岛(Kamino-shima)大约是50公里;釜山到对马列岛北端约略也是同样的距离,对想用小船横渡此开阔的海域来说这可算是极远而不容易的航程。

战争

元军征日战争

公元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带领的舰队横越此海域准备征战日本,在劫掠了对马列岛之后却遇到两次台风而兵败。这些台风后来被日本人称作解救日本的神风。

己亥东征

1419年,朝鲜太宗下旨命令李从茂将军进攻对马以清剿倭寇并取得胜利。1443年,双方签订癸亥条约。朝鲜王朝取得对马岛的宗主权,并给与对马岛在对马海峡的贸易优先权。

朝鲜之役

公元1500年代末期日本大名丰臣秀吉率领以西日本诸大名为主的联军经由此海峡入侵朝鲜,而近代,日本帝国军也是如此攻击朝鲜。

对马海峡海战

但是对马海峡之所以有名莫过于改变现代史的一场决定性海战──对马海峡海战。公元1905年5月27日和5月28日在对马列岛北部的正东方及壹岐岛正北方海域,数量军力均远胜于当时日本海军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在此发生了遭遇战,没想到最后俄舰队却败给了日本并被歼灭。

在接下来的40年里,这个决定性结果影响海军参谋及舰队司令的思考,使其具有一种短视浅见。诸如各个国家或海军领导者均积极的构建类似的主力舰队运作,而忽略后续发展演进的空军实质上才具有压倒性的空优足以压制大火炮战列舰。

甚至杰出战略家如英国海军元帅约翰·杰利科于日德兰海战;以及空军狂热及支持者像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于中途岛海战;或者是战术家如:美国第三舰队司令官威廉·哈尔西于莱特湾海战均是施行“巨舰战斗理论”以期击败目标,同时也因此忽略其他实质战术运用而使战列舰成为聚焦攻击的大目标。

相关条目

朝鲜海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十字路口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货船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东南-西北走向。马六甲海峡地处太平洋、印度洋的交界处,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亚洲与大洋州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在经济上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尼。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算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一千一百万桶石油(约170万m³)经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的问题海峡通路狭小问题虽然有805公里长,马六甲海峡
· 对马市
历史年表1889年4月1日:实施岛屿町村制,现在的辖区在当时分属:1919年4月1日:岩原村改制为岩原町。1932年4月1日:竹敷村被并入鸡知村。1940年10月17日:鸡知村改制为鸡知町。1948年12月1日:丰崎村改制为丰崎町。1955年1月1日:丰崎町和琴村合并为上对马町。1955年3月1日:鸡知町和船越村合并为美津岛町。1955年3月20日:仁位村和奴加岳村合并为丰玉村。1955年4月15日:仁田村和佐须奈村合并为上县町。1956年9月30日:岩原町、久田村、豆酘村和佐须村合并为新设置的严原町。1975年3月4日:对马机场开始营运。1975年4月1日:丰玉村改制为丰玉町。1976年4月1日:峰村改制为峰町。2004年3月1日:对马岛上的岩原町、美津岛町、丰玉町、峰町、上县町、上对马町合并为对马市,市政府设于旧岩原町的位置。变迁表交通当地渔港金石城市公所太祝词神社海神社公路国道382...
· 对马国
郡上县郡下县郡相关项目日本令制国列表
· 海峡
世界著名的海峡白令海峡,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英吉利海峡,连接北海和大西洋(海峡最窄处有隧道连接英法两国,详见英法海底隧道)。马六甲海峡,连接南海和印度洋。麦哲伦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德雷克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南极洲与南美洲隔岸相望。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黑海和爱琴海,亦被称为分隔亚洲和欧洲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曼德海峡,连接亚丁湾和红海。莫桑比克海峡,将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岛相隔。鞑靼海峡,连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津轻海峡,连接本州青森市和北海道函馆市(有隧道连接两地,详见青函隧道)。土渊海峡,连接濑户内海的前岛和小豆岛(世界最狭窄的海峡)。另外两个连接海洋的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运河,连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参见海峡列表
· 巽他海峡
参考文献^DonaldB.Freeman,TheStraitsofMalacca:GatewayOrGauntlet?.McGill-Queen"sPress,2006.参见克拉地峡坐标:5°55′14″S105°53′09″E/5.92056°S105.88583°E/-5.92056;105.88583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