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激素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2
转发:0
评论:0
历史英国生理学家威廉·贝利斯和恩斯特·亨利·斯塔林(英语:ErnestStarling)于1902年发现了第一个激素——促胰液素。斯塔林第一个建议使用“荷尔蒙(英语:hormone)”这个词来代表这类由身体一部分产生而可以影响遥远的其他部分的化合物。激素作为信号激素进行信号转导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在特定的组织中生物合成特殊的激素存储并分泌激素将激素运输至靶细胞通过细胞膜的膜蛋白质或者胞内受体对激素进行识别激素所传递的信号传递与放大:这一步最终会导致细胞的应答,而靶细胞做出反应后,产生激素的细胞可以识别出这种反应,并最终使得激素产物降解激素的降解产生激素的细胞一般都是一类特异化的细胞,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内分泌腺体中,例如甲状腺、卵巢或者是睾丸中。激素一般通过胞吐作用或者其他细胞膜转运途径从细胞内被运输出来。多级模型是信号转导过程的过分简化的模型。一种特定的激素可能会使许多种位于体内不同组织的细胞...

历史

英国生理学家威廉·贝利斯和 恩斯特·亨利·斯塔林 ( 英语 : Ernest Starling ) 于1902年发现了第一个激素——促胰液素 。斯塔林第一个建议使用“荷尔蒙( 英语: hormone )”这个词来代表这类由身体一部分产生而可以影响遥远的其他部分的化合物 。

激素作为信号

激素进行信号转导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在特定的组织中生物合成特殊的激素

存储并分泌激素

将激素运输至靶细胞

通过细胞膜的膜蛋白质或者胞内受体对激素进行识别

激素所传递的信号传递与放大:这一步最终会导致细胞的应答,而靶细胞做出反应后,产生激素的细胞可以识别出这种反应,并最终使得激素产物降解

激素的降解

产生激素的细胞一般都是一类特异化的细胞,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内分泌腺体中,例如甲状腺、卵巢或者是睾丸中。激素一般通过胞吐作用或者其他细胞膜转运途径从细胞内被运输出来。多级模型是信号转导过程的过分简化的模型。一种特定的激素可能会使许多种位于体内不同组织的细胞作出反应,例如胰岛素可以引发人体内很多系统性的变化,同时对同一种激素信号,不同的组织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激素信号转导是复杂而不易分析的 。

激素与受体反应

大多数激素通过与特定的胞内或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来启动特定的细胞作出应答。一个细胞可能会拥有许多不同的受体,他们会对同一种激素作出反应,但是激活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也有可能不同的受体会对不同的激素作出反应,但是可以激活相同的生化反应通路。

对于包括肽类激素在内的许多激素而言,他们的受体是与细胞膜相连并嵌入在细胞膜中的。受体与激素分子结合后一般会触发细胞质内的剧烈的二级反应,并经常伴随着细胞质内蛋白质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变化或者胞内分子浓度的变化,这些胞内分子可以构成传递信号的第二信使系统(例如环腺苷酸,缩写cAMP)。还有一些肽类激素可以与存在于细胞质或者细胞核中的受体通过胞分泌过程进行反应。

对于类似甾体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这样的激素而言,他们的受体存在于靶细胞内的细胞之中,为了与这些受体结合,激素分子必须跨过细胞膜。由于这些激素分子是脂溶性的,因此他们可以穿过细胞膜。激素与受体结合形成的蛋白质复合体会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中,并于特定的DNA序列相结合,并最终放大或者抑制某一特定基因的作用,并影响蛋白质合成 。但是有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甾体激素的受体都位于细胞内部,有些受体也可能与细胞膜关联 。

细胞是否被某一激素信号激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形成的激素-受体复合体的有效浓度。这一浓度受三个因素影响:

足够数量的激素分子用于复合体的形成

足够数量的受体分子用于复合体的形成

激素分子与受体分子之间的亲和力

用于形成复合体的激素分子的数量通常是决定信号通路是否被激活的关键因素,而激素分子的数量由参与循环的激素的浓度所决定,而激素浓度又受激素被细胞合成的程度和速度所影响。而受体分子的数量和激素分子与受体分子的亲和力也是多种多样的。

生理学

大多数细胞都可以产生一种或多种分子,作为信号分子给其他的细胞传递信号,并改变其他细胞的生长、功能或者是新陈代谢。本文中目前所提到的在内分泌腺体内由细胞产生的激素都是细胞产物,他们在整个机体中作为一种专项调节因子。但是他们也可以仅仅在产生并释放其的组织中发挥作用。

激素的生物合成与分泌速率通常由体内稳态的负反馈控制机制进行调节,但同时这一机制依赖于控制激素新陈代谢和排泄作用的控制因子。因此仅有高的激素浓度并不能触发负反馈调节机制,只有当激素所产生的影响变得过度时才能激活这一机制。

激素的分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被刺激或者抑制:

其他激素(刺激激素或释放激素)

细胞质中离子、营养物质或结合球蛋白的浓度

神经元和心理活动

环境改变,例如光线或温度等

有一类名为促内分泌腺激素的激素可以刺激其他内分泌腺体产生激素产物。例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并提高其活性,使其生产更多的甲状腺激素。

还有一类被确认的激素名叫“饥饿激素”,这类激素包括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 、食欲肽和多肽YY激素,另一类激素名为“食欲抑制激素”,这类激素包括胆囊收缩素、肥胖荷尔蒙、Nesfatin-1、肥胖抑制素(Obestatin) 。

为了能够使激素尽快进入循环系统中,合成激素的细胞可以生产并储存无活性的的激素,这类激素以激素原和前激素的形式存在,并能够在受到刺激时迅速转换为具有活性的分子形式。

激素的作用效果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激素会对动物身体起到以下效果:

促进或抑制生物生长

导致情绪波动

诱发或抑制细胞凋亡

激活或抑制免疫系统

调节新陈代谢

为交配、颤抖或逃跑等行为做准备

为新的生命阶段(例如青春期、更年期等)做准备

控制繁殖周期

产生饥饿和渴的感觉

产生性兴奋或性冲动

一种激素也可以其他激素的合成与释放,激素信号通过稳态来调节体内内环境。

对健康的影响

激素 在人体内的量虽然不多,但是对健康却有很大的影响,缺乏或是过多引发各种疾病,例如: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巨人症,分泌过少就会造成侏儒症;而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就会引发心悸、手汗等症状,分泌过少就易导致肥胖、嗜睡等;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糖尿病。许多激素制剂以及人工合成产物在医学上及畜牧业中有重要用途。

消化道器官及胎盘等组织也能分泌激素,例如促胰液分泌激素、促胃液分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

分类

以化学性质论

测定

早期的激素测定大多使用其特异生物效应为指标,但有灵敏性差,手续繁琐,周期较长,受生物个体差异影响等缺点。近代发展出层析、质谱、光谱或放射免疫分析,以及酶联免疫吸附等分析法 。

参见

外激素(费洛蒙)

肽类激素

人类激素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雄激素
参见睾酮同化激素
· 甾体激素
分类甾体激素按药理作用分按化学结构分(甾烷母核结构)按药学分功能作用甾体激素具有极重要的医药价值,在维持生命、调节性功能,对机体发展、免疫调节、皮肤疾病治疗及生育控制方面有明确的作用甾体激素药物的发现与发展也是药物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阶段发现及发展甾体激素是在研究哺乳动物内分泌系统时发现的内源性物质1932年至1939年间,从腺体中获得雌酮(Estrone,1932年)、雌二醇(Estradiol,1932年)、睾酮(Testosterone,1935年)及皮质酮(Corticosterone,1939年)等的纯品结晶,之后又阐明了其化学结构,从此开创了甾体化学和甾体药物化学的新领域。随后,又有许多重大的成就发明用薯蓣皂甙(Diosgenin)为原料进行半合成生产甾体药物,使生产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在免疫调节上的重要价值,使甾体药物成为医院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 生长激素
基因序列人类生长激素的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的q22-24区域上。并与人类绒毛膜促乳素(也称为胎盘催乳素,placentallactogen)的基因非常靠近。生长激素、绒毛膜生长素和催乳素(PRL)是一组同源激素,分别和促进生长、刺激泌乳有关系。结构人类生长激素分子是由19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相对分子质量22124道尔顿。分子构造具有4个α螺旋使生长激素可以和其受器有良好结合。就蛋白质序列上来说,生长激素和泌乳激素以及绒毛膜促乳素在演化上同源。人类的生长激素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一性,所以尽管和其他物种的生长激素相似度很高还是只能作用在人类和灵长类身上。MindmapshowingaSummaryofGrowthHormonePhysiology有几种生长激素的亚型蛋白(Isoforms)进入血液循环,其中大部分都跟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rowthhormone-bindingprotein,GHB...
· 抗利尿激素
结构血管加压素首先是在猪身上发现的,其中第八氨基酸为赖氨酸;尔后,在人体发现的血管加压素,其第八氨基酸为精胺酸;为了和先前发现的血管加压素有所区隔,我们便称在人体发现的血管加压素为精胺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而称猪的为离胺酸血管加压素(LysineVasopressin)。文献中常称抗利尿激素为八肽,但它实则由9个氨基酸组成。这是因为其中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第一和第六氨基酸残基)被当成一个胱氨酸来计算。人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抗利尿激素的化学结构如下: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甘氨酸─NH2这种结构中的第八个氨基酸为精氨酸,故称之为精氨酸加压素,此外第九氨基酸甘氨酸(尾端)有氨基。而猫的抗利尿激素则为赖氨酸加压素(Lysipressin),化学结构如下: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
· 促卵泡激素
结构促卵泡激素是一种糖蛋白,活性形式是糖基化的异源二聚体,由α和β两条多肽组成。黄体化激素,甲状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糖蛋白激素采用了与促卵泡激素相似的结构。它们共享同样的α亚基(含92位氨基酸残基),而β亚基则随激素的不同而不同。促卵泡激素的β亚基含有118位氨基酸残基,负责与促卵泡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促卵泡激素表面的糖基化涉及海藻糖、半乳糖、甘露糖、半乳糖胺、葡萄糖胺、以及硅铝酸。其中,硅铝酸与促卵泡激素的生物半衰期紧密相关。促卵泡激素的半衰期为3至4小时。促卵泡激素的分子量约为30000Da。基因促卵泡激素α亚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6p21.1-23,在多种不同细胞中有表达;β亚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1p13,在脑垂体细胞中表达,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被抑制素所抑制,被激活素所增强。活性促卵泡激素调控人体的发育、生长、青春期性成熟、以及生殖相关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特别是刺激生殖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