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维管束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9
转发:0
评论:0
类型维管束根据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方式可以被分为三大类:外韧型: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外侧。双韧型:维管束内外周均为韧皮部(内生韧皮部和外生韧皮部)。如南瓜的茎。同心型:由一种维管组织包着另一种维管组织。又可细分为两类:此外,根据能否继续发育,还可以将维管束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两类:有限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发育出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多属于此类。无限维管束: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可以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这类维管束可以使植物的枝干不断加粗。一般存在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由许多上下牌的细胞所构成贯穿植物根茎叶发育维管束由顶端分生组织分化的原形成层产生,属初生维管组织。叶脉在叶中,维管束又被称为叶脉。叶脉通常位于叶肉的海绵组织中,其木质部朝向叶的正面,而韧皮部则朝向叶的背面。由于韧皮部在植物中是用于传输糖分等营养物质的,所以经常可以发现蚜虫多聚集...

类型

维管束根据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方式可以被分为三大类:

外韧型: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外侧。

双韧型:维管束内外周均为韧皮部(内生韧皮部和外生韧皮部)。如南瓜的茎。

同心型:由一种维管组织包着另一种维管组织。又可细分为两类:

此外,根据能否继续发育,还可以将维管束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两类:

有限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发育出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多属于此类。

无限维管束: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可以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这类维管束可以使植物的枝干不断加粗。一般存在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

由许多上下牌的细胞所构成 贯穿植物根茎叶

发育

维管束由顶端分生组织分化的原形成层产生,属初生维管组织。

叶脉

在叶中,维管束又被称为 叶脉 。叶脉通常位于叶肉的海绵组织中,其木质部朝向叶的正面,而韧皮部则朝向叶的背面。由于韧皮部在植物中是用于传输糖分等营养物质的,所以经常可以发现蚜虫多聚集于叶子的背面而非正面。

参见

维管植物

木质部

韧皮部

形成层

分生组织

植物体无机盐运送途径

参考文献

^ Dickison, William C. Tissue organization in stems, leaves, and roots. Integrative Plant Anatomy. Academic Press. 2000年: 123. ISBN 0122151704.

^ Beck, Charles B. An overview of plant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 to Plant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Academic Press. 2005年: 23–25. ISBN 05218374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