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正体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2
转发:0
评论:0
历史秦朝,以小篆为正体字,以隶书为草体。西汉以隶书为正体,以楷书为草体。到了南北朝,楷书代替了隶书成为主要字体。楷书吸收了行书中对汉字的简化,产生了简化的楷书字体。唐《干禄字书》将所收汉字分为俗、通、正三体。卷契、药方、账据用俗体,奏表、笺启、判状用通体(相承久远的俗字),对策、碑碣以及其他著述文章用正体。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810组汉字每组选定一种形体作为正体字,没有选中的1055个汉字作为异体字予以废除。现今官方公布的正体字

历史

秦朝,以小篆为正体字,以隶书为草体。

西汉以隶书为正体,以楷书为草体。

到了南北朝,楷书代替了隶书成为主要字体。

楷书吸收了行书中对汉字的简化,产生了简化的楷书字体。

唐《干禄字书》将所收汉字分为俗、通、正三体。卷契、药方、账据用俗体,奏表、笺启、判状用通体(相承久远的俗字),对策、碑碣以及其他著述文章用正体。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810组汉字每组选定一种形体作为正体字,没有选中的1055个汉字作为异体字予以废除。

现今官方公布的正体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