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皓
生平1982年至1985年在北京大学接受医学预科教育,1985年至1988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接受医学教育。1988-1992年,在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晶体学家、病毒学家迈克尔&midd
生平
1982年至1985年在北京大学接受医学预科教育,1985年至1988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接受医学教育。 1988-1992年,在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晶体学家、病毒学家迈克尔·罗斯曼(Michael Rossmann)。 1992年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为著名晶体学家韦恩·亨德里克森(Wayne A. Hendrickson)。 1997年,她进入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2003年晋升教授。 2012年,吴皓被聘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教授,并担任波士顿儿童医院高级研究员。 吴皓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细胞死亡和天然免疫相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运用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以及细胞生物学手段阐释细胞死亡和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分子机理。
荣誉
吴皓在求学和研究中获得过许多荣誉,读博士期间曾获选为“伽马、西格玛、德耳塔”会员;2003年,获得Margaret Dayhoff 纪念奖;2003年,获纽约市长科学技术成就奖;2012年,阿莎·斯普林格和帕特西亚·斯普林格教授;2013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13年,获选普渡大学杰出校友;2015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吴末帝孙皓是个怎样的人?吴国为何会亡在孙皓手上?

吴末帝孙皓是个怎样的人?吴国为何会亡在孙皓手上?孙皓是三国时期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继位时22岁,在位一共16年。虽然初期推出了一系列的良政,但孙皓并没有从一始终,此后慢慢沉迷酒色,而且变得昏庸暴虐。孙皓即位后曾大力封赏功臣,而且还发粮救济国内的穷人,但此后孙皓却开始骄傲自满,而且设立酷刑,并且连自己的宗亲也不放过。孙皓的所作所为曾震动华夏,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孙皓的为人,以及他心态的转变,一起来了解下吧。吴末帝孙皓有多残暴?相信不少读者都有所了解。东吴名将辈出,有陆逊陆抗父子先后拯救吴国于危难之中。可惜因为孙权晚年的昏聩和末代皇帝孙皓的残忍暴虐,最终致使吴国在孙权死后,迅速变得衰微下去,最终沦为了晋国的待宰羔羊。在孙皓继位以后,他滥杀无辜,穷兵黩武,不少颇有才能的忠义之臣,也纷纷被他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而这些人里,就有两个悲催至极的大学者,最终因为酒量这个荒谬的理由,惨遭孙皓毒手。其中一位...
· 吴国孙皓为何会变为昏君?孙皓是怎么亡国的

三国孙皓,肯定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单看这姓氏,便能看出其中一二的玄机,在三国之中,孙属于大姓,如无意外他必归属于吴国,经查阅史记后,更加印证了孙皓之身份孙皓,三国时代吴国人,身份尊贵无比,乃是吴国的第四代君主,其祖父便是大名鼎鼎于三国的孙权,他的君主之位来之不易,其父孙和本是太子后因种种缘故被废,后立孙皓的叔父孙休为太子,孙权逝世后,叔父孙休继位。这样看来,孙皓的君主之位并不是子承父业,而是得自于其叔父孙休了。当时的孙休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子嗣,只是稚子年幼,尚未长大成人,而当时时局实在是太过于动荡,蜀国已被魏国吞并,吴国自身已成为风雨飘摇中的一小舟,无外力可以支援和依靠。众大臣们鉴于当时情势,联名奏请君主孙休,改立继承人,将子改为侄,正是在众大臣的群体谏言声中,孙皓意外的登上了太子之位,而后顺利的继承了吴国的君主之位,成为第四代君主。孙皓的一生既是荣耀的也是可悲的,荣耀因其地位,可悲也因其地...
· 吴国末代君主孙皓是个怎样的皇帝?如何评价孙皓

末帝,名孙皓(公元242~283年),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孙权孙,孙和子。孙休死后继位。在位17年,国亡,投降西晋后病死,终年42岁。葬于和陵(今浙江省吴兴县西陵山)。孙皓,曾封为乌程侯。孙休于公元264年7月病死,丞相濮阳兴见魏国已经攻灭蜀汉,下一步必欲攻灭东吴,担心太子孙弯年幼,难以担当保卫国家的大任,于同月改立孙皓为帝,改年号为“元兴”。孙皓在位期间,专横残暴,奢侈荒淫,后期更宠信佞臣岑昏,整天饮酒作乐,朝政昏暗,大失民心。公元280年,这时西晋已取代魏国,分六路出兵灭吴,势如破竹,攻入吴境。孙皓命令将士抵挡,将领们答说:“我们流血拼命,奸贼岑昏却在这里溜须拍马,享尽荣华富贵,这怎么叫人心服,将士们谁还有斗志!”孙皓听了,自言自语地说:“如果真是这样,为了保住江山,只好拿这狗奴才来谢百姓,平民愤了。”将领们便欢呼着去捕杀岑昏。孙皓又怕岑昏一死,无人陪他饮酒作乐,赶快派人去阻止,...
· 吴文化—历史探源—皓首穷经探“勾吴”
吴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区域性文化,与江苏、无锡历史的发展关系密切,也是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一批专家学者正热衷于吴文化研究,其中不少老同志孜孜不倦、皓首穷经的精神,尤其令人感动。“泰伯奔吴,吴在哪里”?现在无锡周边地区有人认为泰伯奔吴的“吴”是丹徒地区的朱方,有的说是丹阳的梅里。有的说是江阴、常熟、苏州等等,甚至有人认为泰伯、仲雍奔吴,建国“勾吴”,为后人假托,绝不可信。这个问题自然引起了无锡专家学者的关注。最近,无锡市文联和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在锡山市梅村镇举行了吴文化探源研讨活动。年过八十的历史学家王赓唐同志,以吴文化的定性与定位问题,谈了他研究的心得体会。年届八十四岁的邹鹏和吴伟勋两位老先生根据历史的记载以及泰伯庙、泰伯墓的存在、伯渎河的开掘,证明无锡在吴文化起源和发展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作用。还有一位学者补充三点:一是史料翔实可证;二是遗名、遗址犹在;三是口碑...
· 孙皓简介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归命侯孙皓生平
孙皓(242-284),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公元264-280年在位。吴大帝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孙皓(242-284),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册府元龟·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云:後主,名皓,字元景,一名彭祖,字皓宗。)。三国时期吴国的末代皇帝,他是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公元264-280年在位。虽然前任皇帝孙休有儿子,但当时蜀汉刚灭亡,再加上交阯发生叛乱,东吴国内大为震惊,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在左典军万彧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下,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让孙皓继位,于是作为废太子孙和长子的孙皓在八月初三被拥立为位帝。孙皓即位后,追谥父亲为文皇帝,尊其母何氏为太后,立其妻滕氏为皇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