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DNA微阵列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2
转发:0
评论:0
生产方式基因芯片的制作方式基本可分为以下几型:Stanford型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cDNAarray的制作方法,将预先合成好的核酸探针布放于玻片载体上。优点:设计较长的探针长度可增加专一性。缺点:芯片密度较光罩法低,并须有良好的保存设计。这种方法又可分为点制法与印制法。点制法是小规模生产或实验室自制的低密度芯片,以机械手臂上带有毛细作用的细微刻痕的钢针,将核酸探针溶液点放于玻片或聚酯纤维膜上。成本低廉,适合探针数少或制造需求量不大的状况。印制法是从喷墨打印机的方式变化而来,用加热气泡的方式将核酸探针置于玻片上,使用制作~3万点的基因芯片;例如PhalanxJet。原位合成法原位合成(insitusynthesised),将核苷酸分子依序列利用不同方法学控制化学反应,一个一个接上去形成核酸序列,快速生产精准(定位准确且位向均一)、超高密度(100万-200万点)芯片.合成法主要有二种,一

生产方式

基因芯片的制作方式基本可分为以下几型:

Stanford型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cDNAarray的制作方法,将预先合成好的核酸探针布放于玻片载体上。 优点:设计较长的探针长度可增加专一性。 缺点:芯片密度较光罩法低,并须有良好的保存设计。

这种方法又可分为点制法与印制法。

点制法是小规模生产或实验室自制的低密度芯片,以机械手臂上带有毛细作用的细微刻痕的钢针,将核酸探针溶液点放于玻片或聚酯纤维膜上。成本低廉,适合探针数少或制造需求量不大的状况。

印制法是从打印机的方式变化而来,用加热气泡的方式将核酸探针置于玻片上, 使用制作~3万点的基因芯片;例如PhalanxJet。

原位合成法

原位合成(in situ synthesised),将核苷酸分子依序列利用不同方法学控制化学反应, 一个一个接上去形成核酸序列, 快速生产精准(定位准确且位向均一)、超高密度 (100万-200万点)芯片. 合成法主要有二种, 一种为利用技术, 将核苷酸如墨水般, 喷入特定位置进行固相合成 (solid phase phosphoramidite chemistry), 另一种为使用电子芯片制作的光刻法(Photolithography),利用光罩控制反应光化学反应进行合成. 合成技术因合成时只需输入座标与核酸序列, 不需前置成本, 所以应用弹性高, 主要合成探针长度为60-mer以上, 且因反应体积大更可合成至300-mer用于合成生物学用途.光刻法由于制程、光罩成本、光照反应效率等因素,这种方法做出的探针长度约在25-mer以下,因探针短所以同一个基因需要多个探针对应,以避免误判。合成技术使用厂商有 Agilent, 光刻法使用厂商主要有 Affymetrix、Roche NimbleGen (Nimblegen已于2013年停止生产芯片)等。

微珠布放法

Illumina公司有其独特的微珠阵列,将核酸探针制作于微小颗粒上,再将其布放于特制玻片。

qPCR array

在96孔或384孔标准PCR盘或384孔微流体盘中,预先合成好即时PCR引子与探针,将检体注入后以定量PCR方式进行反应与侦测分析。分析量比传统芯片少,属于低密度阵列,但兼具准确定量与定性;并且设备与技术门槛低,一般分子生物实验室即可自行操作。 新的中密度qPCr array:OpenArray是Applied Biosystems(应用生命系统公司,隶属于Life Technologies集团)产品,在玻片大小的疏水性基板中分为数十个矩阵区域;矩阵内为亲水性表面的微孔,有一组预先合成好的引子与探针。现有的规格是每片玻片有12*4(48)个矩阵区域,每个区域为8*8(64)孔。预计2012年有新的12K芯片与专用机台上市。

原理

微阵列背后的的核心原理是两条DNA链之间的杂交,互补核酸序列的性质专门配对彼此通过形成互补的核苷酸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DNA微阵列

微阵列原理

种类

已商业化的芯片

DNA微阵列(DNA-microarray):检测样本的genomic DNA,作为基因型别鉴定之检测。

cDNA微阵列(cDNA-microarray):或称expression array,将样本中的mRNA转为cDNA后进行检测,作为基因表达程度之检测与比较。

miRNA微阵列(miRNA-microarray):检测miRNA相关的基因调控机制。

ChIP-chip ( 英语 : ChIP-chip )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on chip

高通量核酸定序芯片:合并特殊PCR反应及微阵列侦测技术转作为基因定序之用。

临床检测微管芯片:将低密度微阵列附于特制检验管底部,用以检测特定病原或癌症指标的试剂组。

CGH ( 英语 :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 芯片:染色体芯片(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或称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

S芯片:可检测基因多型性(Polymorphisms)。

基因甲基化芯片:检测DNA被甲基化修饰程度。

近商业化或开发中的芯片

电子定序芯片:结合奈米电机与电子学做为快速高通量核酸定序用的芯片。

微流体学(microfluidics)之临床诊断用芯片。

参见

生物芯片

核酸序列

DNA测序

RNA测序

miRNA

甲基化

蛋白质阵列文库

ArrayMining.net- a free web-server for online microarray analysi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DNA修复
DNA损伤细胞内正常的代谢活动与环境因素所引起的DNA损伤的发生速率约为每个细胞每天1,000至1,000,000处分子损害。但是许多别的因素能使之达到更高的速率。一个关键的癌相关基因(如肿瘤抑制基因)的一处未修复的损害就能对个体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而这类基因只占人类基因组的6,000,000,000(30亿个碱基对)个碱基的0.000165%。细胞核DNA与线粒体DNA损伤人类细胞和绝大多数的真核细胞的DNA定位于细胞内的两个地方:细胞核内和线粒体内。细胞核DNA(nDNA,nuclearDNA之缩写)大量聚集于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缠绕其上的称为组蛋白的珠状蛋白质组成的。只要细胞要表达其nDNA编码的遗传信息,其相应的染色体区域就要拆开,定位在此处的基因才被表达,之后这一区域又固缩回原来的静态构造。线粒体DNA(mtDNA,mitochondrialDNA之缩写)定位于细胞器线粒体之...
· DNA运算
历史DNA运算最先由南加州大学的伦纳德·阿德曼在1994年实现。Adleman演示了一种将DNA应用于解决七点哈密顿路径问题的概念验证方法。自Adleman的实验以后,学界又取得了许多进展,多种图灵机被证明是可行的。尽管一开始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解决P/NP问题,但人们旋即意识到此类问题并不是DNA运算的最佳应用场合,以致有多种意见要求寻找杀手级应用。1997年,计算机学家MitsunoriOgihara和生物学家AnimeshRay一道提出了一种组合逻辑电路的评价方法,并描绘了实现方法。2002年,来自WeizmannInstituteofScience的研究者公开了一种由DNA分子和酶,而不是硅组成的计算机器。2004年3月28日,WeizmannInstitute的EhudShapiro,YaakovBenenson,BinyaminGil,UriBen-Dor,和RivkaAdar在自
· DNA复制
DNA的结构DNA通常是一个双链的结构,两条单链互相盘绕从而表现出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单体。DNA的每一条单链都是由四种碱基不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这四种碱基即: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一个核苷酸可以是一磷酸、二磷酸或者三磷酸的,也就是说,一个脱氧核糖连接着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磷酸基团。每条单链中相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磷酸二酯键相连接,以此形成了DNA双螺旋结构中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组成的骨架,而骨架里面既是碱基对。两条单链之间的核苷(即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相连。一般情况下,A只与T相连,而C只与G相连。DNA链是具有方向性的,对于DNA的一条单链来说,它的两个末端分别被命名为“3"端”和“5"端”。DNA两条单链的结构之所以被描述为“反向平行双螺旋”,其中的“反向”即指两条单链中,一条链的方向是从3"端到5"端,而另...
· Z-DNA
历史Z-DNA为首先于1979年被解出晶体结构的DNA型态,研究者为麻省理工大学的AlexanderRich等人。B型及Z型相互结合时的结晶则解于2005年,使科学家了解Z-DNA在细胞中的潜在角色,当一段Z-DNA形成时,其两端必为B-Z相互结合型态,形成与B-DNA的界面。结构B-DNA(深蓝色)与Z-DNA(深红色)相互结合型态,以及Z-DNA结合区块(绿色),可见其两个的突出的碱基(中央的淡蓝色及淡红色)。来自PDB2ACJ。Z-DNA的双股螺旋为左旋型态,与B-DNA的右旋型态明显有所差别。其结构每两个碱基对重复出现一次。大小螺旋凹槽之间的差别较A型及B型小,只在宽度上有些微差异。这种型态并不常见,但某些特定情况可增加其存在的可能,如嘌呤-嘧啶交替序列、DNA超螺旋,或盐分与某些阳离子浓度高时。Z-DNA能够与B-DNA构成相互结合型态,这种结构会使一对碱基突出于双螺旋之外。一些...
· 重组DNA
介绍由于DNA在生物繁殖和特性显示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通过病毒或者非病毒载体改变或者抵消一个由基因或者外部影响导致的对细胞或者生物的不良效应时DNA有非常大的重要性,不论被改变的特性是所希望的还是不希望的。通过使用重组DNA被确认是重要的基因可以被放大,隔离,用到其它物种中去或者可以用来治疗遗传病或者遗传缺陷,以及为解决复杂的生物学问题提供一个截然不同的解决方式。使用和方法克隆和与质粒的关系克隆的使用与经典生物学中的重组DNA有关。在经典生物学中克隆是指一个从一个父母生物上衍生出来的细胞或者生物,在现代生物学中这个词指的是从一个细胞中衍生出来的完全相同的一群细胞。在经典生物学中重组DNA被用来提供原始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寄住生物应该能够复制从原始细胞带来的特征。最早使用重组DNA的是细菌,因此它也是重组DNA的经典例子。在医学中通过使用病毒载体可以把重组DNA插入到细菌的质粒结构中去。质粒是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