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海曙区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2
转发:0
评论:0
自然地理海曙区位于宁波市中心,东隔奉化江与鄞州区相连,北临姚江与江北区相接,西与余姚市接壤,南与奉化区相连。海曙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6.7摄氏度,无霜期230天至240天,多年平均降水1480毫米。历史沿革海曙区有人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东晋时,刘牢之为防范孙恩起义军,曾修建筱墙,目前尚存筱墙巷的地名。刘裕也因此将句章县县治搬迁到小溪,即区境内的鄞江镇,海曙区所在区域正式成为宁波的行政中心。此后,区境改属鄮县,后改鄞县。唐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刺史韩察将明州州治迁到区境内的三江口西岸,三江口从此成为此后1200余年宁波城市中心的所在地。清代,海曙区为宁绍台道治所。1949年,宁波市区从鄞县分立,海曙、镇明两区在三江口成立。1984年,镇明区并入海曙区。2002年鄞县撤县设区,成为鄞州区。2016年,原鄞州区奉化江以西并入海曙区,形成现在的区划。行政区划海曙区下辖9个街道

自然地理

海曙区位于宁波市中心,东隔奉化江与鄞州区相连,北临姚江与江北区相接,西与余姚市接壤,南与奉化区相连。海曙区属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6.7摄氏度,无霜期230天至240天,多年平均降水1480毫米。

历史沿革

海曙区有人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东晋时,刘牢之为防范孙恩起义军,曾修建筱墙,目前尚存筱墙巷的地名。刘裕也因此将句章县县治搬迁到小溪,即区境内的鄞江镇,海曙区所在区域正式成为宁波的行政中心 。此后,区境改属鄮县,后改鄞县。唐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刺史韩察将明州州治迁到区境内的三江口西岸,三江口从此成为此后1200余年宁波城市中心的所在地 。清代,海曙区为宁绍台道治所。1949年,宁波市区从鄞县分立,海曙、镇明两区在三江口成立。1984年,镇明区并入海曙区。2002年鄞县撤县设区,成为鄞州区。2016年,原鄞州区奉化江以西并入海曙区,形成现在的区划。

行政区划

海曙区下辖9个街道、8个镇、1个乡:

街道:江厦街道、月湖街道、鼓楼街道、南门街道、西门街道、白云街道、段塘街道、望春街道、石碶街道

镇:高桥镇、集仕港镇、横街镇、古林镇、洞桥镇、鄞江镇、章水镇

乡:龙观乡

经济

历史上,海曙区曾成为宁波最繁华的地区。宁波方言中有“走遍天下,弗(不)如宁波江厦”,其中“江厦”,指的就是海曙的江厦街一带地区。目前,海曙区仍然是宁波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服务业的支柱是金融保险、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房地产业。海曙区商业发达,天一广场是宁波最受欢迎的假日消费场所,被誉为宁波的商业航母。和义大道是宁波新兴的高档消费场所。

文化

海曙区

海曙楼(宁波鼓楼)

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作为宁波的中心,海曙区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月湖位于海曙区东部,原为唐代开掘的蓄水池,经过历代经营,成为宁波的文化重地,目前为宁波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天一阁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私人藏书楼。天封塔为宁波旧城的标志。钱业会馆为宁波钱庄进行票据交易的场所。目前,海曙区拥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一阁(包括秦氏支祠)、它山堰、永丰库遗址、天宁寺、白云庄、钱业会馆和林宅,为宁波所辖区县中最多。此外,还拥有大量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

海曙区交通便捷。宁波已建成的许多主干道以海曙区为中心,通向其他区县。杭甬高速公路通过海曙区,甬金高速公路以区境西南部为起点,宁波绕城高速公路穿过区境西部。铁路宁波站位于海曙区,通过杭甬客运专线接入全国高速铁路网络,并连接萧甬铁路和甬台温铁路。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穿过海曙区,为宁波第一条地铁线路。2020年线网规划中另有2号线、4号线、5号线和6号线通过海曙区。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站(鼓楼站)位于海曙区。

参考资料

海曙概览 2009年版

天一广场介绍

9月27日,和义大道将全面开业

外部链接

海曙区人民政府网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浙江省-宁波-海曙区闻渊
闻渊(1480-1563),字静中,号石塘,人称“闻太师”。生而颖异,品质性格十分端重。六岁能诵读诗文,八九岁体貌不凡,丰伟秀拔。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授职礼部主事。正德初年,改刑部广东司员外郎。他善于治理监狱,性情亢直,面对权臣当道毫不畏惧,曾经竭力痛陈刘瑾的罪状。正德十六年(1513年),任应天府尹。嘉靖初年,太礼仪之争,众臣议论不可,闻渊唯独认为可以。进入太常少卿,升南京部右侍郎。他身在其位谋其政,复杂五事:1、用人以资修省之益;2、只举将才,以为干城之托;3、议处皂役,以革积弊;4、减息穷困;5、减派牲口。进任南京兵部尚书。一个时其宦官司侵部权,部官受密告,闻渊乃令下属:“官有常儿子纪,中官不得侵部,自今大事由通政司达部,小者悉付有司。”因张聪排挤,迫令致仕。后召为刑部尚书,因不附大学士复言,遭削职。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改北京尚书,加太子太保。其告老还乡后,居住在月...
· 浙江省-宁波-海曙区丰坊
丰坊(约1494—?),字存礼,又字存叔、人翁,晚更名道生,别号南禺外史,鄞县城西隅马园(今属海曙区)人。丰熙子。少警敏好学,喜书法。明正德十四年(1519)中乡试第一(解元),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礼部主事。次年随其父偕廷臣谏“大礼仪”事(反对立嘉靖帝之父为太上皇),受廷杖,出为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再降为通州同知。后罢职归里,家居11年。曾设道醮祈灭倭寇、伪禅伪学、蛇虎蚤虱,闻者无不大笑。十六年,其父死戍所。次年,至京师求官,竟背父意上书请建明堂,加兴献王庙号。继献《卿云颂》,然终无进擢。仕途失意,遂归里刻意著述,深研书法。亦更目空古今,滑稽玩世,徜徉自恣。好藏书,尤嗜碑帖,尽卖祖传田产千余亩购求书帖,聚书五万卷,因名“万卷楼”。又谎称祖先于北宋间得秘府《河图石本》、《鲁诗石本》、《大学石本》,于驿馆得《朝鲜尚书》、《日本尚书》,后人黄宗羲谓他“伪造六经”,“訾毁先儒,放言无忌”,...
· 浙江省-宁波-海曙区范钦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明代著名藏书家,鄞县城内月湖西(今海曙区)人。公元1532年(嘉靖十一年)举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生平事迹建天一阁范钦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主持建筑天一阁。在宁波市月湖之西,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古建筑,那就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天一阁。天一阁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收藏群书范钦性喜藏书,游宦期间,每到一地,都特别留心搜访当地的文献。与其他偏重於版本的藏书家不同的是,范钦重视当代人的著作,故其藏书以明刻本为主,尤其是明代地方志、明代政书、明代实录、明代诗文集特别多,颇有些"厚今薄古"之意。如《军令》、《营规》、《大阅览》、《国子监监规》、《武定侯郭勋招供》等官书,属当时的"内部资料",一般藏书家即便有意收藏,也决非轻易可以觅得。范钦平生还喜欢...
· 浙江省-宁波-海曙区厉国香
厉国香(1914-2003)名瑞兰,字墨华,号国香,以号行。1914年出生于古林镇厉江岸村,七岁时就在自家三合院前的私塾里上学读书。厉国香从小天资聪颖,1932年被送到县立女中读书,开始自习书画,先后师从张大千、赵叔孺、顾坤伯、李健、李肖白、唐云、陈秋草等名家学习诗书回。1938年迁居上海,研习诗文书画几十载,擅长楷行隶,兼工山水花卉,翎毛俱妙,被誉为中国当代女书画家中之怪杰,她的传记被收入《美术年鉴》、《书画名人辞典》、《名人传记》。著名的有6尺巨画《东方巨龙腾飞图》和《溪口二别墅图》等,还先生为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创作三幅大型花鸟画,为美国前总统布什创作《雄鹰图》,受到国际名人高度赞赏。1988年,中央文化部曾两次为其老年书画生活拍摄电影,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引起轰动,成为国家文化艺术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杰出代表。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
· 浙江省-宁波-海曙区冯孟颛
冯孟颛(1886年-1962年),名贞群,字孟颛,一字曼孺,号伏跗居士、成化子、妙有子,晚年自署孤独老人。原籍浙江慈溪,从先祖迁居宁波市区水凫桥畔。17岁时,中光绪壬寅科,补宁波府学生员。1932年任鄞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从事表彰先贤、保护文物等工作。先生自幼好学,矢志攻读,后继承其父“求恒斋”遗书2000册,乃“屏弃嗜欲,节衣缩食,搜访古籍”,利用当时军阀混战,废科学、兴学校,社会风尚以为古籍已濒临无用之际,精心搜集明清以来宁波诸家私人世故书楼辗转流散之籍,“罗列室中,手披目览,脱误虫伤,即为修补”。经60年积累,先后整理古籍近11万卷,碑刻533种,编纂《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等,重修黄梨洲先生讲学处白云庄,参与《四明丛书》1947年任《鄞县通志》编纂,修辑《文献志》人物、艺文两编。解放后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宁波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社会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