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淑
生平元淑能挽三百斤重的弓,擅长骑射,在魏孝文帝元宏时期出任河东郡太守,河东郡习惯从事商业,很少以农为业,当地有人年至三十也不认识农具。元淑到任后鼓励与督责百姓进行农业生产,亲自前往教导示范。两年间,河东郡家家富足,人人饱暖,为元淑歌唱道:“泰州的河东,纺织代替了耕种。元公来到这里,田野开始治理。”元淑后官至使持节、平北将军、肆朔燕三州刺史,都督柔玄御夷怀荒三镇二道诸军事、平城镇将。正始四年岁次丁亥十月戊辰朔廿三日庚寅(507年12月12日),元淑去世,虚岁六十一,朝廷赠予使持节、镇东将军、都督相州诸军事、相州刺史、谥号靖,有七个儿子。元淑的墓志名为《魏元公之墓志》,1984年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小南头乡王庄村西北1.5公里。家庭兄弟拓跋可悉陵,北魏中军都将、暨阳子拓跋陪斤,北魏常山简王拓跋忠,北魏侍中、镇西将军、右仆射、城阳宣公元德,北魏镇南将军、河间简公元赞,北魏左仆射、晋阳县伯拓跋货毅,...
生平
元淑能挽三百斤重的弓,擅长骑射,在魏孝文帝元宏时期出任河东郡太守,河东郡习惯从事商业,很少以农为业,当地有人年至三十也不认识农具。元淑到任后鼓励与督责百姓进行农业生产,亲自前往教导示范。两年间,河东郡家家富足,人人饱暖,为元淑歌唱道:“泰州的河东,纺织代替了耕种。元公来到这里,田野开始治理。”元淑后官至使持节、平北将军、肆朔燕三州刺史,都督柔玄御夷怀荒三镇二道诸军事、平城镇将。正始四年岁次丁亥十月戊辰朔廿三日庚寅(507年12月12日),元淑去世,虚岁六十一,朝廷赠予使持节、镇东将军、都督相州诸军事、相州刺史、谥号靖,有七个儿子。元淑的墓志名为《魏元公之墓志》,1984年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小南头乡王庄村西北1.5公里。
家庭
兄弟
拓跋可悉陵,北魏中军都将、暨阳子
拓跋陪斤,北魏常山简王
拓跋忠,北魏侍中、镇西将军、右仆射、城阳宣公
元德,北魏镇南将军、河间简公
元赞,北魏左仆射、晋阳县伯
拓跋货毅,北魏内三郎
元菩萨,北魏赵郡王
夫人
吕乃贺浑,北魏给事、相州刺史、相国侯、赵郡吕金安第六女,正始五年岁次戊子三月甲申朔十五日戊戌(508年4月30日)在平城公馆去世,虚岁五十六
儿女
元氏,嫁西魏司马、琅耶公贺拔胜
元凝,北魏通直散骑常侍、赠徐州刺史
元颢,北魏持节、征虏将军、鄯州刺史
元季海,西魏司空、冯翊简穆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赵元淑
(?—613)隋博陵(今河北定县)人。以父荫袭官。性疏诞,不治产业,娶长安富人宗连女为妻,遂成巨富。炀帝时,从杨素击平汉王杨谅,以功历仕颍川太守,并有政声。旋任司农卿。十日之内即尽征天下租谷入仓,博得炀帝喜悦。后因与杨玄感通谋反隋,被杀。
· 元淑至凤山系
元淑公传至凤山本支始祖启海公世系2009-10-0400:38:18来源:中华冯氏网作者:冯关宪【大中小】浏览:1084次评论:0条元淑公传至凤山本支始祖启海公世系一世太始祖元淑太始祖元淑公,乃南宋高宗壬子年(公元1132年)武举,任广东省南雄府左营千总,后于南宋光宗元年(公元1190)随法食公赴任至博邑,太祖妣及法宋公亦随行。元淑公终葬博邑城郊,土名凳高岭(今博白人民公园水塔边),立艮山坤向,坭坟一穴,砖面。妣蒙氏安人终博邑城郊东校场(今人民医院门诊西北边),坭坟一穴,立寅山甲向。生四子:长法史、次法琰、三法食、四法宋。史琰二公于福建时已迁南海,食、宋二公至博邑。故博邑冯氏元淑公后裔分法食(长房)、法宋(幼房)两大房流传。二世二世元淑三子法食法食公,武庠出身,因军旅有功,南宋光宗元年(公元1190年)调任粤西省(今广西)郁林(今玉林)博邑(今博白)右营督理司千总,元皇元右二年已卯(公元1...
· 淑妃
历史唐、宋、明等朝,都有淑妃这个封号。唐时与贵妃、德妃、贤妃同为四夫人。曾封淑妃者中国晋朝淑妃刘媛,晋武帝妃公孙贵人,原封淑妃,晋武帝妃谢玖,晋惠帝妃南朝淑妃殷修华,宋文帝妃,追赠长宁园淑妃。冯小怜,原封淑妃,北齐后主左皇后。唐代淑妃萧淑妃,唐高宗妃。杨真一,唐玄宗妃。皇甫德仪,追赠淑妃,唐玄宗妃。张皇后,原封淑妃,唐肃宗皇后。王皇后,原封淑妃,唐德宗皇后。王淑妃,唐武宗妃。郭淑妃,唐懿宗妃。何皇后,原封淑妃,唐昭宗皇后。宋代淑妃章惠皇后,原封淑妃,宋仁宗养母。董充媛,追封淑妃,宋仁宗妃。张婉容,追尊淑妃,宋神宗妃。杨太后,宋度宗淑妃,宋端宗生母。明代淑妃李淑妃,朱元璋妃。王淑妃,明仁宗妃焦氏,追尊淑妃,明宣宗妃嫔。高淑妃,明英宗妃。纪氏,追封淑妃,明宪宗妃嫔,明孝宗生母。王淑妃,尊封淑妃,明睿宗妃。张淑妃,明世宗妃。秦淑妃,明穆宗妃。袁贵妃,原封淑妃,明思宗贵妃。清代淑妃淑妃博尔济吉特·...
· 杨淑妃
生平杨氏初入宫时,被封为美人,咸淳三年封淑妃。1276年临安陷落后,在国舅杨亮节护送下和赵昰、赵昺(赵昰弟、母俞修容)经温州逃到福州。7岁的赵昰即位为宋端宗,尊杨淑妃为皇太后。1278年赵昰去世,传位异母弟弟赵昺。1279年,南宋军队在崖门战役中败北,丞相陆秀夫抱着赵昺投海自尽。杨淑妃听说消息后,感叹南宋复兴无望,投海自杀殉国,被部将张世杰葬在海边。生有赵氏公主(嫁江日新)和晋国公主。晋国公主丧于海难。尸身不得寻,于是为其铸造金身,人称“金夫人墓”。20世纪前,除宋王台外,宋王台地方还有一座晋国公主墓冢。墓冢原设于宋王台西北不远的小丘上,并建有一座大碑,后因兴建圣三一堂而给湮没。陈伯陶在1917年刊行的《宋台秋唱》提及此墓冢“十年前碑址尚存,近因牧师筑教堂于上,遗迹湮没矣。”
· 李淑
兰陵长公主碑碑立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十月,原存于陕西省醴泉县烟霞乡东周村西南约200米处李淑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身高3.38米,宽1.11米,厚31.5厘米。碑额正题《大唐故兰陵长公主碑》,李义府撰文,窦怀悊正书。共31行,满行70字。碑文除上下两端字尚可辨识外,其他均被錾损毁坏。此碑书法方整劲拔而娟秀有致,叶昌炽评此碑“笔法在欧阳询、虞世南之间,亦唐碑之至佳者。其结体绵密而气则疏,其运笔严重而神不滞。”(见《语石》卷七)传记资料《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公主传《昭陵碑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