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琴卫星
仪器
卫星上搭载有两台成像望远镜,工作波段分别为0.1-2.4keV的软X射线和0.06-0.2keV的极紫外线。其中X射线望远镜采用4层沃尔特I型掠射式望远镜,总接收面积为1140平方厘米,分辨率可达5角秒 。
任务
1990年7月到1991年2月,伦琴卫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软X射线巡天观测,扫描了整个天空的97%。在后来的9年里,伦琴卫星探测到了150,000个X射线源和一批紫外辐射源,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包括拍摄到了月亮的X射线照片、观测了超新星遗迹和星系团的形态、探测了分子云发出的弥散X射线辐射阴影、孤立中子星的X射线辐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与木星碰撞发出的X射线、双子座X射线源杰敏卡237毫秒的脉冲周期、百武彗星的X射线辐射等等。此外,伦琴卫星的观测还为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起源于遥远的类星体提供了证据。
1996年,伦琴卫星巡天的X射线源表发布,记载了18000余个X射线源,定位精度约为10角秒。1999年12月12日,伦琴卫星停止工作。
发射
这颗卫星原计划由航天飞机发射,由于挑战者号事故,推迟到1990年6月1日,用德尔塔II型火箭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
坠落
重约2.4吨的伦琴卫星于2011年10月23日01:50(UTC)在孟加拉湾上空重返大气层 ,届时可能有30块总重约1.7吨的碎片无法燃烧殆尽而坠落地表 。其中最重的残骸可达400公斤,这约为9月24日坠落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最大碎片的3倍 。
而据欧洲空间局的专家透露,当时北京市正处在卫星坠落的路径上,如果卫星晚7到10分钟坠落的话,就很有可能坠落在北京而造成重大灾难 。
参见
X射线天文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