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W型发动机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1
转发:0
评论:0
三排气缸奈匹狮7型经典的W型发动机使用三排气缸,且都连接到同一曲轴上。1906年由安扎尼公司(Anzani)设计的W3发动机是世界上最早的W型发动机之一,并被应用在摩托车上。同时,由路易&middot

三排气缸

W型发动机

奈匹狮7型

经典的W型发动机使用三排气缸,且都连接到同一曲轴上。

1906年由安扎尼公司(Anzani)设计的W3发动机是世界上最早的W型发动机之一,并被应用在摩托车上。同时,由路易·布莱里奥设计的布莱里奥11号飞机也采用了这一发动机,并在1909年7月25日成为第一架飞越英吉利海峡的飞机。之后不久,W3发动机三排气缸之间的夹角被改为120°,成为了一台三气缸星形发动机。

1917年,奈匹狮(Napier Lion)飞行器发动机成为了第一台W12发动机。1920年代初,洛林(Lorraine)分别制造出了456马力与659马力的12Ed型和18Ka型航空发动机。而后,伊索塔-弗拉西尼(Isotta-Fraschini)也制造出了18缸、831马力的Asso 750发动机和18缸、1115马力的Asso 1000发动机。

之后,奥迪也曾尝试过三排W12发动机,但后来放弃了该计划。而大众集团则在其生产的布加迪EB118和EB218概念车上采用了试验性的W18发动机,不过由于这一三排六缸发动机所要求的点火次序不切实际,这一设计最终也被放弃了。

四排气缸

W型发动机

布加迪威龙中的W16发动机

大众集团最先成功开发了汽车用W型发动机——W12发动机。它由两个小夹角的VR6发动机共用一个曲轴组成,共计四排气缸。由于这一原因,这一四排气缸的布置形式有时也被称为“VV”、“双V”或“VR”,以区别传统的三排气缸W型发动机。

这一W12发动机被大众辉腾、大众途锐、奥迪A8、宾利Continental GT等车所采用。不过宾利在使用时对其作了改动,增加了两个涡轮增压器,因而也能比原先的版本提供更多的动力。这一发动机两排气缸间呈15°夹角、且仅有两个气缸盖和两组凸轮轴,缸径、冲程分别为84毫米和90.2毫米。

而后,大众集团又为宾利休诺迪瑞斯(Bentley Hunaudières)概念车开发出了一台632马力的W16发动机的原型。这一发动机的四涡轮增压改进版本能提供1001马力,被用在了2005年的布加迪威龙上。而一款W8发动机则被大众帕萨特所采用。

这一系列发动机的最大优点是节省空间,能够在一定空间中紧凑地放置更多数量的气缸。

布加迪威龙中的W型发动机

2006年,大众集团旗下的布加迪生产出了拥有8升W16发动机的布加迪威龙 EB 16.4。其包含四个涡轮增压器,根据德国标准化学会它能以每分钟6000转提供1001马力的动力。此发动机每一气缸有4个气门、总共有64个气门,并配以4个顶置凸轮轴。其缸径和行程都为86毫米,即缸径行程比为1:1。

摩托车两排气缸

在摩托GP比赛中的摩托车采用一种少见的W型发动机。其由两冲程、500CC的V型发动机组成,拥有两排气缸、且分别有独立的曲轴,从而构成一个W形。两排气缸间的夹角为60到75度。

与传统的直列四缸或V4发动机相比,这些发动机有两大优势。一是占用的空间更小,直列四缸比V4发动机占更少的空间,而拥有两曲轴的W4发动机需要占用的空间则更加小。二是W4发动机不需要平衡轴,在两曲轴旋转方向不同时能够很流畅地运转。与之相比,V4发动机则需要平衡轴。

雅马哈YZR500、卡吉瓦(Cagiva)GP500摩托车都使用这一类型的W4发动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发动机与U型发动机不同,虽然后者同样有两排气缸和两个曲轴。U型发动机是由两个相似的直列发动机组合而成,而占用空间方面并没有这种W型发动机的优势。

摩托车单排气缸

与1906年安扎内开发的W3发动机类似,Feuling W3是为摩托车设计的一款182马力、三气缸的风冷发动机。它能够比哈雷Twin Cam 88提供多出50%的排量。以辐射状的航空发动机为灵感,这一发动机有一个主连杆、两个副连杆,并包括三个101.6毫米的活塞。

《Motorcycle Cruiser》杂志2000年10月刊上介绍了Feuling公司的Warlock摩托车。而科里·奈斯(Cory Ness)在Discovery频道的《星级改车大师》(Biker Build Off)节目中还曾用Feuling W3发动机制造了一部摩托车。而后,吉姆·福伊林(Jim Feuling)于2002年12月去世。Feuling公司则于2004年7月被出售。

该型发动机为风冷式、三缸 45°×45°。排量为2327CC;缸径为101.6毫米;行程为98.4毫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W12发动机
工作原理应用车型举例奥迪A86.0W12大众辉腾6.0W12宾利ContinentalGT相关条目直列四缸发动机V6发动机V8发动机V12发动机外部链接注释
· 巫(wū)姓
巫(wū)姓【摘要】始祖为巫彭,为我国当代第二百八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巫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巫姓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自以职业名为姓。据《风俗通·姓氏篇》记载,古时人相信天地万物有神灵,而且可以通过精神感召使神降临。于是便出始祖为巫彭,为我国当代第二百八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巫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西等地。巫姓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篇》。〔姓源〕其姓源自以职业名为姓。据《风俗通·姓氏篇》记载,古时人相信天地万物有神灵,而且可以通过精神感...
· 五(wǔ)姓
五(wǔ)姓【摘要】五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五圣配下台之后。黄帝时人五圣配下台之后裔以其名字或称号中的五字为姓。②源自伍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伍姓的人中有人为躲避仇人而去掉伍字的亻旁,就成了五姓。〔郡望〕五姓的郡望主要有始兴郡。始兴郡;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由桂阳郡分置始兴郡,相当于今广东省连江、曲江、韶关一带。〔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五氏1例,《中国历代五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二:①源自五圣配下台之后。黄帝时人五圣配下台之后裔以其名字或称号中的五字为姓。②源自伍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伍姓的人中有人为躲避仇人而去掉伍字的亻旁,就成了五姓。〔郡望〕五姓的郡望主要有始兴郡。始兴郡;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由桂阳郡分置始兴郡,相当于今广东省连江、曲江、韶关一带。〔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
· 沃(wò)姓
沃(wò)姓分类:姓氏介绍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9/07/19【摘要】系承子氏,始祖为沃丁、微子。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沃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山西等地。沃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通》。〔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子姓。据《风俗通义》记载,传说夏末时,成汤重用我国第一贤相伊尹,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成汤去世后,伊尹又相继辅佐外丙、仲壬两个商王,待成汤的孙子太甲继位后,系承子氏,始祖为沃丁、微子。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沃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山西等地。沃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姓氏通》。〔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子姓。据《风俗通义》记载,传说夏末时,成汤重用我国第一贤相伊尹,灭了夏朝建立了...
· 乌(wū)姓
乌(wū)姓分类:姓氏介绍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8/08/10【摘要】始祖为乌鸟氏、无疆。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乌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西等地。乌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以官职为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古时候黄帝的儿子少昊即位后,定都于曲阜,登基那天,凤凰率百鸟齐来朝贺,于是他就以鸟为始祖为乌鸟氏、无疆。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乌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西等地。乌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宋《姓苑》。〔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以官职为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古时候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