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神武门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22
转发:0
评论:0
历史神武门位于紫禁城北城墙正中,坐南朝北,是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本称玄武门,以中国古代四方神中的北方神玄武为名。清朝康熙年间,避康熙帝玄烨讳而改名神武门。2006年的神武门及门外的筒子河。河岸上是东围房。神武门是宫中出入的重要门禁,皇后祭先蚕,清朝选秀女,迎妃嫔入宫等活动,都走神武门。其中,帝后走神武门的中央正门,官吏、妃嫔、侍卫、太监、工匠等走神武门的两侧门洞。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经神武门离开。2013年的神武门夜景旧时,神武门的门楼内设有钟、鼓,和北京钟鼓楼相应。神武门内的钟、鼓由銮仪卫管理,钦天监指示更点,每天由博士一员轮值。每天黄昏之后鸣钟108响,钟后敲鼓起更。其后每更鸣钟击鼓,启明时鸣钟报晓。皇帝居住在宫中时,不鸣钟。1900年至1903年间,从景山上眺望神武门内皇宫院,可见神武门北侧的北上门(现已拆除),以及景山门(位于图中最下方)

历史

神武门位于紫禁城北城墙正中,坐南朝北,是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本称玄武门,以中国古代四方神中的北方神玄武为名。清朝康熙年间,避康熙帝玄烨讳而改名神武门。

神武门

  2006年的神武门及门外的筒子河。河岸上是东围房。

神武门是宫入的重要门禁,皇后祭先蚕,清朝选秀女,迎妃嫔入宫等活动,都走神武门。其中,帝后走神武门的中央正门,官吏、妃嫔、侍卫、太监、工匠等走神武门的两侧门洞。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经神武门离开。

神武门

  2013年的神武门夜景

旧时,神武门的门楼内设有钟、鼓,和北京钟鼓楼相应。神武门内的钟、鼓由銮仪卫管理,钦天监指示更点,每天由博士一员轮值。每天黄昏之后鸣钟108响,钟后敲鼓起更。其后每更鸣钟击鼓,启明时鸣钟报晓。皇帝居住在宫中时,不鸣钟。

神武门

  1900年至1903年间,从景山上眺望神武门内皇宫院,可见神武门北侧的北上门(现已拆除),以及景山门(位于图中最下方)

建筑

神武门

  2011年,从景山上眺望神武门内皇宫院,可见神武门外的两座值房、两座围房,以及景山门(位于图中偏下方)

神武门总高31米,平面呈矩形。基部是汉白玉须弥座,城台辟有门洞3券,城台上面是城楼。城楼建在汉白玉基座上,面阔5间,进深1间,四周设有围廊,用汉白玉栏杆环绕。城楼前后檐的明间及左、右次间开门,安装有菱花隔扇门。东西两山设有双扇板门,通往城墙以及左、右马道。四面门前分别出有踏跺。城楼是重檐庑殿顶,上层是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层是单翘单昂五踩斗栱,梁枋之间饰有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城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上檐悬挂有蓝底鎏金铜字满汉文合璧“神武门”华带匾。城楼内顶部是金莲水草天花,地面用金砖铺墁。

神武门内,有东西走向的一条长街,称为“北横街”。北横街东、西分别到紫禁城东、西城墙脚下。北横街与紫禁城北城墙之间,有东长房、西长房,分别位于神武门内的东、西两侧。旧时,东长房、西长房均属于杂房,东长房可能曾经被用作库房、厨房等。2009年8月,经过装修改造的东长房被辟为东长房观众服务区。 故宫博物院院长办公室,位于神武门内以西,没有门牌。

神武门外,有神武门广场,广场南为神武门,向北至景山前街,通往景山公园,筒子河从广场下的涵洞流过。旧时,广场北部有北上门,北上门东、西两侧各有连房,它们均位于筒子河北岸、景山前街南侧。1956年,北上门及东、西连房拆除。2003年,神武门广场不再作为停车场使用,同时神武门不再作为机动车辆通道。机动车辆要从东华门、西华门出入故宫。此举是故宫博物院为恢复神武门广场的历史原貌而进行的改革措施。

神武门外,东、西各有一座值房,面朝神武门广场。此外,在东值房以东、西值房以西,沿着筒子河南岸,还各有连房。这两座连房原来是清朝紫禁城围房的一部分。明朝时,紫禁城外有红铺,作为紫禁城周围的守卫值房,明朝初年有红铺二十八座,传铃二十八个;后来红铺增至四十座,传铃增至四十一个。清朝仍以紫禁城为皇宫。《康熙会典》记载:“紫禁城,起午门,历东华、西华、神武三门。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东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城高三丈。垛口四尺五寸五分。基厚二丈五尺。顶收二丈一尺二寸五分。城外周围,设看守红铺十六座,每座三间。”可见当时紫禁城外的红铺数量比明朝大减,降低到“十六座”。紫禁城外的红铺改建成围房的时间尚缺乏明确记载。雍正五年(1727年)刊行的《大清会典》仍记载有红铺,但雍正十一年(1733年)刊行的《畿辅通志》对紫禁城的记载虽照录《雍正会典》原文,唯去掉红铺的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已有围房。乾隆朝编纂的《国朝宫史》记载,紫禁城“墙外东、西、北三面守卫围房七百三十二间。”但并不是所有围房都供守卫使用。例如《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七十一》记载,“神武门外迤东连房七十有九楹,收贮车辆。”  

外部链接

参见

北京故宫

景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嘉庆皇帝神武门遇刺案始末:是谁要杀嘉庆帝?
嘉庆帝神武门遇刺案:清代入关后260余年,自顺治至宣统共十位皇帝,其中有两位皇帝曾经遇到刺客,那就是雍正和嘉庆。雍正皇帝遇刺之说,实属市井传闻,无从查考。而嘉庆皇帝遇刺之事,则有档案为证,确有其案。嘉庆遇刺有惊无险清嘉庆八年(1803年)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帝从圆明园启銮返回紫禁城皇宫。按照惯例,嘉庆帝带领朝中重臣、御前侍卫自圆明园上马车驾,入神武门后换乘御轿进宫。因近日清军白莲教的战争取得了胜利,平定教乱,嘉庆帝一连数日带领群臣在圆明园欢歌宴饮,吟诗作赋,几天前还亲往东陵谒拜乾隆父皇。此时嘉庆帝在返回皇宫的路上还满心欢喜,陶醉在连日的喜庆之中。就在嘉庆帝换轿欲进入神武门内的顺贞门时,忽从神武门内西厢房南墙后冲出一条大汉,手持短刀直奔御轿而来。在场的众多护军、侍卫一时被突如其来的举动行为吓懵,一个个呆若木鸡,不知所措。轿旁的御前大臣定亲王绵恩还算清醒,意识到情况不妙,忙迎上前去阻挡大汉,固...
· 嘉庆皇帝在神武门遭遇遇刺,大清朝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余年的所谓“康乾盛世”后,到乾隆后期已经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由于“康乾盛世”时期人口激增,大量人口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无业游民,民间秘密结社盛行,乾嘉时期比较著名的白莲教起义等农民起义已经显现出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在此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嘉庆八年皇帝遇刺案虽然是一起偶然发生的个案,但其中也有某种必然性。嘉庆皇帝画像嘉庆八年(1803年)农历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由圆明园返回紫禁城。当日嘉庆帝像往常一样从神武门乘御轿准备进入顺贞门。正在此时,突然有一大汉手持短刀从神武门西厢房窜出,冲向嘉庆帝的御轿。此时嘉庆帝随行守卫随从一百多人却无人上前阻拦,那人已经迅速接近嘉庆帝,电光火石之间,嘉庆帝的侄子定亲王绵恩冲上前去,来人提刀刺向绵恩,绵恩顿时血流不止。绵恩的挺身护主为其他守卫随从赢得了时间,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珠尔杭阿、喀喇沁公丹巴多尔济等一拥而上,将此人合围。嘉庆帝的御轿得以走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