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东北大学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2
转发:0
评论:0
概要东北大学是继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之后的第3所旧制帝国大学。发展至今,东北大学已是日本及世界有名的顶尖院校,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的综合大学。大学理念东北帝国大学校门(1913年)教育与研究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QS亚洲大学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的调查里,东北大一贯位居日本前5强,在国际60-80名。在THE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前200.《NigelWard日本大学排名》以“研究经费·论文引用率·入学难易度·声望”做为指标,东北大也是全国第5名名称因东京帝国大学被称为“东大”,所以东北帝国大学创立初期,一直被称为北大。1918年(大正七年)从东北帝大分离出去的北海道帝国大学被称为“海大”。但是现在“北大”更多的场合被认为是北海道大学的简称,所以东北大学又被称为东北大。另外,汉语发音的谐音“トンペイ”(Tompei)被当作爱称使用。代表“东北”,“北东”这一方位的“艮”字也

概要

东北大学是继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之后的第3所旧制 帝国大学 。发展至今,东北大学已是日本及世界有名的顶尖院校,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的综合大学。

大学理念

东北大学

  东北帝国大学校门(1913年)

教育与研究

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QS亚洲大学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的调查里,东北大一贯位居 日本前5强 ,在国际60-80名。在THE大学排名中位居全球前200.

《Nigel Ward 日本大学排名》以“研究经费·论文引用率·入学难易度·声望”做为指标,东北大也是全国第5名

名称

因东京帝国大学被称为“东大”,所以东北帝国大学创立初期,一直被称为 北大 。1918年(大正七年)从东北帝大分离出去的北海道帝国大学被称为“海大”。但是现在“北大”更多的场合被认为是北海道大学的简称,所以东北大学又被称为 东北大 。

另外,汉语发音的谐音“トンペイ”(Tompei)被当称使用。代表“东北”,“北东”这一方位的“艮”字也常被东北大学的医学部及其团体设施使用。如医学部附近地区也被称为“艮陵”。

沿革

东北大学

  川内北校区

东北大学

  片平校区正门

东北大学

  理学部综合研究大楼与自然史标本馆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医院

东北大学

  雨宫校区正门前

东北大学

  本部校舍(片平校区)

20世纪

1907年6月,创立“ 东北帝国大学 ”。9月,分设东北帝国大学农科分校

1911年1月,设置理科大学

1915年7月,设置医科大学

1918年4月,农业大学独立成为北海道帝国大学

1919年4月,理科大学改为理学院、医科大学改为医学院。 5月 设置附属钢铁研究所 设置工学院

1922年8月,设置金属材料研究所(停办、移转附属钢铁材料研究所) 设置法文学院

1935年9月,设置电气通信研究所

1939年8月,设置农学研究所

1941年3月,设置选矿冶炼研究所。12月,设置抗酸菌病研究所

1943年1月,设置科学计测研究所。10月,设置航空医学研究所、高速力学研究所

1944年1月,设置电气通信研究所(停办、移转附属电气通信研究所)、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

1945年1月,设置硝子研究所(玻璃研究所)

1946年1月,停办航空医学研究所

1947年4月,设置农学院。10月,东北帝国大学改为“ 东北大学 ”

1949年4月,法文学院分离为法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5月学制改革,根据新制度东北大学设立8个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设置)、法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农学院。9个研究所:金属材料研究所、农学研究所、选矿冶炼研究所、抗酸菌病研究所、科学计测研究所、高速力学研究所、电气通信研究所、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玻璃研究所。包括学校:第二高等学校、仙台工业专门学校、宫城师范学校、宫城青年师范学校。合并学校:宫城县女子专门学校。

1949年6月 为实施全体学员的基础教养而设置分校。分校第一教养部、分校第二教养部、分校第三教养部、分校教育教养部

1952年4月 停办玻璃研究所,与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统合

1953年4月,成立大学院。7个研究科:文学研究科、教育学研究科、法学研究科、经济学研究科、理学研究科、工学研究科、农学研究科

1955年7月,设置大学院医学研究科

1958年9月,分校移转至川内,成为川内分校以及川内东分校

1961年4月,设置大学院药学研究科。5月,设置工业教员培训所。12月,设置计算中心。

1963年7月,设置纪念资料室

1964年3月,停办川内分校以及川内东分校。4月,设置教养部、教育学院分校。6月,设置学生咨询处。

1965年4月,设置牙科学院

1968年3月,停办教育学院分校

1969年3月,停办工业教员培训所。6月,设置大型计算机中心。设置保健管理中心。

1971年3月,设置低温中心

1972年4月,设置大学院牙科学研究科。5月 设置药学院(改组医学院药学科)、应用信息学研究中心

1973年9月,同时设置东北大学医疗技术短期大学院。12月,设置川渡共同研究班中心

1974年4月,设置百万伏电子显微镜室

1977年4月,设置回旋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

1979年5月,设置环境保全中心

1981年4月,设置信息处理教育中心

1986年4月,设置基因试验设施

1987年5月,金属材料研究所改组为全国共同利用研究所

1988年4月,农学研究所改组为遗传生态研究中心

1989年5月,高速力学研究所改组为流体科学研究所

1991年4月,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改组为反应化学研究所

1992年4月,选矿冶炼研究所改组为素材工学研究所

1993年3月,停办教养部(通过学校内措施,存续至1994年3月31日)。4月,设置大学院国际文化研究科、大学院信息科学研究科、老化医学研究所(抗酸菌病研究所的改组、转换)、语言文化部、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留学生中心,停办应用信息学研究中心

1994年4月,大学院医学研究科成为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改变名称)。5月 设置埋藏文物调查研究中心。6月 大学院理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995年3月完成)。大学院工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997年4月完成)。电气通信研究所的改组、转换(全国共同利用研究所)

1995年4月,设置跨学科学研究中心

1996年4月,设置综合信息系统运用中心,停办计算中心。5月,设置东北亚研究中心、风险事业研究室,低温中心改为极低温科学中心

1997年4月,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的重点化(1999年4月完成)。大学院农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999年4月完成)

1998年4月,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999年4月完成)。设置综合学术博物馆、未来科学技术共同研究中心

1999年4月,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的重点化(2000年4月完成)。大学院药学研究科的重点化。设置入学许可中心

21世纪

2000年4月,大学院教育学、法学、牙科学研究科的重点化。12月,纪念资料室改为史料馆。

2001年3月,停办语言文化部与传生态研究中心。 4月设置大学院生命科学研究科,素材工学研究所、科学计测研究所以及反应化学研究所整合为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大型计算机中心、信息处理教育中心以及综合信息系统运用中心整合为信息协作中心

2002年4月,设置大学院教育信息学教育部、大学院教育信息学研究部、超临界溶媒工学研究中心,环境保全中心转为环境保全研究设施

2003年4月,设置大学院环境科学研究科,各学科间科学研究中心转为跨学科学国际高等研究中心。9月,设置先进医工学研究机构

2004年4月,伴随着国立大学的法人化,而成为了法人设置的东北大学以及东北大学医疗技术短期大学部。设置法科大学院(大学院法学研究科综合法制专业)、公共政策大学院(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公共发政策专业)、环境保全中心(环境保全研究设施的停办)、研究推进、知识产权本部。停办基因实验设施(向老化医学研究所附属设置的转换)。超临界溶媒工学研究中心的停办(向工学研究科附属设施的转换)。10月,设置高等教育开发推进中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的停办以及入学许可中心、保健管理中心、学生咨询处以及信息协作中心的改组)川渡共同研究班中心的停办(向研修设施的转换)

2005年4月,设置会计大学院(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会计专门职业专业)、国际交流中心(留学生中心的停办)、植物园(理学研究科附属设施的停办、转换)、入学考试中心、研究基盘推进本部。6月,设置全球营运中心

2006年4月,设置学术资源研究公开中心(向综合学术博物馆、植物园以及史料馆的业务组织的移转)、国际高等研究教育院、研究教育基盘技术中心(向极低温科学中心以及百万伏特电子显微镜室的业务组织的移转),高等教育开发推进中心的改组(向保健管理中心、学生咨询处以及入学考试中心的业务组织的移转。职业支援中心的设置)。信息协作机构的改组(向信息协作中心的业务组织的移转)。风险事业研究室的停办(向工学研究科附属设施的移转)。设置特定领域研究推进支援中心。研究推进、知识产权本部更名为推进产学官合作本部埋藏文物调查研究中心更名为埋藏文物调查室。11月,信息协作机构的改组(设置信息系统运用中心)

2007年3月,东北大学医疗科技短期大学部停办。 4月,设置国际高等研究教育机构(国际高等研究教育院、国际融合领域研究所)(国际高度研究教育院的改组)。6月,100周年校庆。10月,设置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

2008年1月,研究教育基盘科技中心的改组(设置技术支持中心)。2月,设置未来医工学治疗开发中心。3月,先进医工学研究机构的停办。4月,设置大学院医工学研究科、网络科学中心(信息协作中心的改组)、信息系统运用中心的停办(向信息协作机构的协作机构的转换)、教养教育院。9月,特定领域研究推进支援中心的停办。10月 推进产学官合作本部更名为推进产学合作本部

2009年4月,设置信息基盘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基因实验中心、综合技术部。7月,设置高度创新博士人才培训中心

东日本大震灾

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在仙台造成里氏震级6的有感地震,在随后引发的 东日本大震灾 中,东北大学损失惨重,包括:

3名学生死于海啸

建筑物灾损:278亿日圆

研究设备灾损:275亿日圆

生物相关研究室大量流失细胞、试料

校歌

 

校区

东北大学分5个校区,皆坐落于仙台市内,本部设在片平校区,其余四个分别为川内校区,星陵校区,雨宫校区,青叶山校区

东北大学

川内 青叶山 片平 雨宫 星陵

东北大学

校区地点

全部校区都在仙台市内。

机构

本科

文学院

教育学院

法学院

经济学院

理学院

医学院

牙科学院

药学院

工学院

农学院

研究生

研究生院

文学研究科

教育学研究科

法学研究科

经济学研究科

理学研究科

医学系研究科

牙科学研究科

药学研究科

工学研究科

农学研究科

国际文化研究科

信息科学研究科

生命科学研究科

环境科学研究科

医工学研究科

教育部 教育信息学教育部

研究部 教育信息学教育部

专门职研究生院

历任校长

初代 泽柳政太郎 1911.3.24~1913.5.8

第2代 北条时敬 1913.5.9~1917.8.24

(事务取扱) 小川正孝 1917.8.25~1917.10.14

第3代 福原镣二郎 1917.10.15~1919.6.20

第4代 小川正孝 1919.6.21~1928.6.14

第5代 井上仁吉 1928.6.15~1931.6.14

第6代 本多光太郎 1931.6.15~1940.5.30

第7代 熊谷岱蔵 1940.5.31~1946.2.11

第8代 佐武安太郎 1946.2.12~1949.3.31

第9代 高桥里美 1949.4.1~1957.6.30

第10代 黒川利雄 1957.7.1~1963.6.30

第11代 石津照玺 1963.7.1~1965.10.4

(事务取扱) 元村 勋 1965.10.5~1965.11.19

第12代 本川弘一 1965.11.20~1971.2.2

(事务取扱) 水野弥彦 1971.2.3~1971.4.30

第13代 加藤陆奥雄 1971.5.1~1977.4.30

第14代 前田四郎 1977.5.1~1983.4.30

第15代 石田名香雄 1983.5.1~1989 .4.30

第16代 大谷茂盛 1989 .5.1~1990.9.30

(事务取扱) 吉永 馨 1990.10.1~1990.11.5

第17代 西泽润一 1990.11.6~1996.11.5

第18代 阿部博之 1996.11.6~2002.11.5

第19代 吉本高志 2002.11.6~2006.11.5

第20代 井上明久 2006.11.6~2012.3.31

第21代 里见 进 2012.4.1~

 

知名教授

本多光太郎 ( 日语 : 本多光太郎 ) :钢铁研究的世界权威,世称“钢铁之父”“钢铁之神”

八木秀次 ( 日语 : 八木秀次 ) :工学者,八木天线发明者

小川正孝 ( 日语 : 小川正孝 ) :第4任校长,发现铼元素的世界第一人

海因里希·罗雷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金属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名誉博士

亚米德·齐威尔: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誉博士

彼得·格林贝格: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金属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名誉博士

田中耕一: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工学研究科客座教授

中泽正隆: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大野英男: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知名校友

学术界

岛田谨二(比较文学研究者、东京大学教授)

彦坂忠义 ( 日语 : 彦坂忠義 ) 核物理学先驱、提出原子核的壳模型理论(原子弹的基本理论)

谷口义明

石田名香雄

田中耕一: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工学研究科客座教授

远藤章:拉斯克奖得主

前田浩:ERP效应的发现者。

野副铁男:已故的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井上明久: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饭岛澄男: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西泽润一: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舛冈富士雄: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铃木厚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宇泽弘文:已故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

政界

枝野幸男(众议院议员、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

森英介(法务大臣、自由民主党众议院议员)

作家・文艺

伊坂幸太郎(法学部、小说家)

内馆牧子(东北大学大学院、脚本家)

大池唯雄(小说家、直木赏)

北杜夫(小说家、芥川赏)

佐藤贤一(作家、直木赏)

津本阳(小说家、直木赏)

中村彰彦(小说家、文艺评论家、直木赏)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1904年至1906年在医学专门部受业1年半,仙台最早的留学生)

艺术界

小田和正(创作歌手)

曽根中生

饭冢俊男

留学生

陈建功(数学家,1921年理学部数学科卒业,1929年理学博士,得到日本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的汉人第1人,台大第1位教务长)

苏步青(数学家,1927年理学部数学科卒业,1931年理学博士,台大第1位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前复旦大学校长)

马廷英(地质学家,1929年理学部地学科卒业,1933年理学博士,台大地质学系教授和第1位地质学系主任)

沈璿(数学家,1940年理学博士,台大第2位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

陈发清(化学家,1951年理学博士,台大化学系教授)

罗铜壁(化学家,1959年理学博士,台大第9位理学院院长)

许振荣(数学家,1941年理学部数学科卒业,1961年理学博士,台大数学系教授)

林耀堂(化学家,1962年理学博士,台大化学系教授)

林朝棨(地质学家,1963年理学博士,台大地质学系教授)

王光灿(化学家,1963年理学博士,台大化学系教授)

郑玉瑕(化学家,1965年理学博士,台大化学系教授)

刘得宽(法学家,1968年法学博士,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教授,日本东海大学教授)

杨美惠(化学家,1970年理学博士,台大化学系教授)

杨宝旺(化学家,1971年理学博士,台大化学系教授)

陈维昭(医学家,1973年医学博士,台大医学院外科教授,前台大校长)

吕耀卿(医学家,1977年医学博士,台大医学院皮肤科教授)

吴煜宗(法学家,1997年法学博士,世新大学法学院教授)

相关条目

帝国大学

七帝战

日本大学列表

日本大学排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