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教会协会
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普世教会合一运动一系列初步成功的一部分,一些教会在爱丁堡举办了1910年世界宣教会议;此次会议的主席约翰·穆德就是后来普世教会协会的创办者,他在1946年被授予了诺贝尔。与会的教会领导者达成一致,在1937年创建普世教会协会,将信仰与教制运动、生活与行为运动两个组织进行合并。
普世教会协会的正式成立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迫推迟到1948年8月23日。当时,147个教会的与会代表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见证上述两组织合并成一个新的组织。这一成果后来在1950年于瑞典隆德举办的第二次会议中获得巩固,在这次会议中,英国循道宗的罗伯特·牛顿·弗鲁(Robert Newton Flew)起草了一项意义重大的文献《教会的本质》(The Nature of the Church)
普世教会协会的会员教会涵盖了东正教会的绝大多数派系,许多新教派系,包括普世圣公宗、浸信会、信义宗、循道宗和长老会以及其他一些改革的教派,以及一些独立教会、五旬节运动教会和旧天主教会。
来自各个成员教会的代表每7年或8年举行一次会议,选举一个中央委员会,管理与会议相关的事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中央委员会为中心的其他委员会。不同教会代表的会议自1948年以来已举办了多次。
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鲁(Christopher Andrew)认为,在冷战时期,来自东方正教会的一些重要代表暗中为克格勃工作,他们对普世教会协会的政策施加影响。
在1961年的会议中,一位32岁的名叫阿列克谢·里迪格尔的东正教主教主教作为代表参加会议,随后他被选举成为中央委员会的成员。之后在1990年,他又被选举成为莫斯科大牧首,即阿列克谢二世。
活动和主席
会议
荷兰阿姆斯特丹,1948年8月22日-9月4日
美国埃文斯顿1954年8月15-31日
印度新德里,1961年11月19日-12月5日
瑞典乌普萨拉,1968年7月4日-20日
肯尼亚内罗毕,1975年11月23日-12月10日
加拿大温哥华,1983年7月24日-8月10日
澳大利亚堪培拉,1991年2月7日-21日
津巴布韦哈拉雷,1998年12月3日-14日
巴西阿雷格里港,2006年2月14日-23日
韩国釜山(下一届)
主席团
普世教会协会的现任主席团成员包括:
阿尔巴尼亚独立正教会的阿纳斯塔西奥斯(Anastasios)大主教
法属波利尼西亚Maohi新教会的约翰·塔罗尼·杜姆(John Taroanui Doom)
贝宁循道宗的西蒙·多苏(Simon Dossou)牧师
印度尼西亚Batak新教会的索里图阿·纳巴班(Soritua Nababan)牧师
古巴长老会的欧菲利亚·奥特加(Ofelia Ortega)牧师
美国联合基督教会的波尼斯·鲍威尔·杰克逊(Bernice Powell Jackson)牧师
英国国教会的玛丽·坦纳( Mary Tanner)女士
秘书长
分工
为了推广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普世教会协会采取了两种相互补充的途径:对话和行动。“信仰与教制运动”和“生活与工作运动”代表了这两种途径。这些途径在普世教会协会的不同分工中得到了体现:
青年委员会(针对18岁至30岁的人群)
服务与发展委员会
教育和联合委员会
教会国际事务委员会
公正、和平、创造委员会
世界布道、传福音委员会
信仰与教制全体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五旬节运动联合顾问组
天主教会联合工作组
暴力制止顾问组
跨宗教关系顾问组
正教会与会特别委员会
相关条目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