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2
转发:0
评论:0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简称《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是一部类传体佛教史著作。唐代释义净撰成于691年。共2卷。各汉文大藏经均收入,另有金陵刻经处等单刻本。1894年译成法文,1942年又译成日文出版。义净(635-713年),俗姓张,齐州(今山东历城)人,一说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由海道前往印度求法,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祗林精舍后,入那烂陀寺学习大小乘佛教。历时20多年,游历30余国,于证圣元年(695年)带梵本经、律、论约400部回到洛阳,武则天亲自迎接。此后便从事译经,曾先后译出经、律、论61部239卷,成为中国佛教四大译家之一。在从印度归国途中,义净写成《南海寄归内法传》4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2卷。本书是在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撰成,委托大津送回长安的。共2卷,原题“沙门义净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归并那烂陀寺图”。记...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简称 《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是一部类传体佛教史著作。唐代释义净撰成于691年。共2卷。各汉文大藏经均收入,另有金陵刻经处等单刻本。1894年译成法文,1942年又译成日文出版。

义净 (635-713年),俗姓张,齐州 (今山东历城)人,一说范阳 (今北京西南) 人。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由海道前往印度求法,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祗林精舍后,入那烂陀寺学习大小乘佛教。历时20多年,游历30余国,于证圣元年 (695年) 带梵本经、律、论约400部回到洛阳,武则天亲自迎接。此后便从事译经,曾先后译出经、律、论61部239卷,成为中国佛教四大译家之一。

在从印度归国途中,义净写成《南海寄归内法传》4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2卷。本书是在室利佛逝国 (今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 撰成,委托大津送回长安的。 共2卷,原题“沙门义净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归并那烂陀寺图”。记载自唐初玄奘西行回国(645年)以后,到本书撰成为止46年间中国僧人和朝鲜、越南僧人,以及中亚细亚僧人西行求法56人(实为60人) 的具体事迹。卷首有作者自序,卷末有作者自传。

据自传,作者撰书目的,主要是为了表彰西域求法高僧以法显、玄奘为榜样,“轻生殉法”的崇高精神。所记高僧,如玄照、佛陀达摩、大乘灯、无行等,是作者在那烂陀寺的同学,所以记事较详。其他如道希、慧业等则早已去世,作者在那烂陀寺见到他们的住所或遗物而得知事迹。其他大多得之传闻,如质多跋摩、隆法师、义朗等,故记载也较略。

上述共56人,依西行年代先后编排,大多每人一传,或二、三人合传。每传篇幅自数十字至千余字不等,部分传后还附有四言或五、七言感叹、赞颂的诗偈。卷末附有永昌元年 (689年) 作者重返室利佛逝时随他同去的贞固等4人的传。作者本人游学的事迹,则分别记述于玄逵传后及无行、大津、贞固等传中。

本书记述了60人的籍贯乡里、西行路线及在各国学习佛法的情况,保存了不少佛教史资料和其他方面资料。本书记载了有关西行僧人学习佛法的内容、朝拜佛教圣迹的范围,以及求取梵本、翻译经典的情况,此外还记载了当时印度佛学重镇那烂陀寺的规模和制度。

作者是继玄奘之后赴印留学取得最大成就的一位佛教学者,有关作者的经历的记载,则是研究他的重要资料。书中所提供的有关印度及南海各国历史、地理、风俗,是研究中世纪这一地区情况的重要资料。当时高僧出国西行的路线,已因中国与邻国人民之间来往频繁,交通知识的丰富而有水陆不同的路线。陆路方面,唐僧前往印度已有三条道路,所谓东路 (即由长安贯通地区经尼泊尔而往印度)、中路(即由天山迤南的戈壁南道越帕米尔高原经阿富汗入印巴次大陆)、北路(即由天山迤南的戈壁北道经帕米尔高原北面过阿富汗、巴基斯坦而入克什米尔)。本书所载,泛海西行的多于陆路前往的,说明当时海上交通已有长足的发展。海路也有多条,但主要以由广州出发经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而抵印度。西行不同路线的记录,保存了古代中国和亚洲各国陆海交通的历史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高僧访问过的地方西印度玄照法师,师鞭法师,末底僧诃,窥冲,道琳阇兰陀玄照法师,末底僧诃泥波罗玄照法师,玄太,道方,道生,末底僧诃,玄会,吐蕃公主奶母息�信度国玄照法师罗荼国玄照法师睹货罗玄照法师北印度道希,玄恪,道方,末底僧诃,隆法师,信胄,慧轮,道琳,智弘,无行,玄照法师中印度玄照法师,玄太道生,末底僧诃,智行,慧轮,道琳南印度明远夏,会宁,大乘灯,道琳东印度大乘灯,道琳,玄远,僧哲那烂陀义净,阿离耶跋摩,慧业,佛陀达摩,灵运,玄照法师,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室利佛逝新罗僧,运期,义净,善行,智弘,无行,大津,贞固,怀业,道宏西婆鲁师新罗僧诃陵常愍,常愍弟子,明远,会宁,运期,昙闰,道琳,法振,法朗末罗瑜常愍,常愍弟子,义净,无行羯湿弥罗玄会,道琳,智弘健陀罗隆法师师子洲明远,义朗,智岸,义玄,窥冲,慧琰,智行,大乘灯,灵运,僧哲,玄游,无行扶南义朗,智岸,义玄朗迦戍义朗,...
· 《高僧传》
《高僧传》简称《梁传》《皎传》。梁慧皎撰。共14卷(内《序录》1卷)。书成于梁天监十八年(519)。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全书收录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年)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至梁朝天监十八年,凡四五三年间,二五七位高僧之传记,加上旁出附见者,实收五百人之传记。本书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弥纶群言,分科布局,采各家之长写成。体裁为类传体。分为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遗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十科。记录汉、魏、吴、晋、北魏、后秦、宋、齐、梁僧人257人,附见274人。前八科之末均有论有赞,末两科有论无赞。书末附有王曼颖《与皎法师书》和作者答书。本书所采用之资料,依自序及与王曼颖之书信得见,包括现有僧传类及晋法济之高逸沙门传、齐法安之志节、僧宝之游方、法进之论传、琅琊王巾之僧史、僧祐之出三藏记集、郤景兴之东山僧传、治中张孝秀之庐山僧传、宋临川康王义庆之宣验记、幽冥录,太原王延秀之感应传、朱君台
· 高僧传
人物列表一卷(译经上十五人)汉雒阳白马寺摄摩腾汉雒阳白马寺竺法兰汉雒阳安清汉雒阳支楼迦谶(竺佛朔*安玄*严佛调*支曜*康巨*康孟详)魏雒阳昙柯迦罗(康僧铠*昙帝*帛延)魏吴建业建初寺康僧会魏吴武昌维祇难(法立*法巨)晋长安竺昙摩罗刹(聂承远*聂道真)晋长安帛远(帛法祚*卫士度)晋建康建初寺帛尸梨蜜晋长安僧伽跋澄(佛图罗刹)晋长安昙摩难提(赵政)晋庐山僧伽提婆(僧伽罗叉)晋长安竺佛念晋江陵辛寺昙摩耶舍(竺法度)二卷(译经中七人)晋长安鸠摩罗什晋长安弗若多罗晋长安昙摩流支晋寿春石涧寺卑摩罗叉晋长安佛陀耶舍晋京师道场寺佛驮跋陀罗晋河西昙无谶(安阳[色-巴+(厂@矢)]*道普*法盛*法维*僧表)三卷(译经下十三人)宋江陵辛寺释法显宋黄龙释昙无竭宋建康龙光寺佛驮什宋河西浮陀跋摩宋京师枳园寺释智严宋六合山释宝云宋京师祇洹寺求那跋摩宋京师奉诚寺僧伽跋摩宋上定林寺昙摩蜜多宋京兆释智猛宋京师道林寺[彊-弓]...
· 《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亦称《唐高僧传》,佛教史书。唐道宣撰。共30卷。为继慧皎《高僧传》而作,故名。初成于贞观十九年(645年),所载实止于麟德二年(665年)。自序称,正传331人,附见160人。后20年间,又续有增补,成《后集续高僧传》10卷。随后两书合并,卷数仍作30。而所记高僧有正传498人,附见229人。所据资料较广,自称“或博咨先达,或取讯行人,或即目舒之,或讨譬集传。南北国史,附见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举其器略”。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等十科。每科之后,有论无赞。《高僧传》不录在世人物,此书则将当时名望较高的在世僧人如慧净、慧休、法冲等均编写入传。历来以本书及宋代赞宁所撰之宋高僧传三十卷、明代如惺撰大明高僧传八卷、梁代慧皎撰梁高僧传十四卷等,合称“四朝高僧传”。慧皎之高僧传偏重于叙述江南佛教之状况;本书则编纂于南北朝统一后之长安,
· 大唐西域记
内容《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并非以玄奘旅行的路线,而按地区排列,记录中国新疆至印度沿途所见地区的地理、交通、气候、物产、政治、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教育、刑法、礼仪、赋税、人文风俗描述下来,,书中对各国的记述繁简不一,但记事谨严有据,文笔简洁流畅。其中也穿插听到传闻而没有亲自到过的国家,用“行”和“至”两字区分。此书由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大唐西域记》,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据专家王世平表示,“玄奘用脚步量出的里程,竟准确到一里不差,使斯坦因感佩到五体投地的地步”。卷第一讲述阿耆尼国(焉耆)、屈支国(龟兹)、跋禄迦国、赭时国、飒秣建国、弭秣贺国、劫布呾那国、喝捍国、捕喝国、伐地国、货利习弥伽国、羯霜那国、睹货逻国、呾蜜国、赤鄂衍那国、忽露摩国、鞠和衍那国、镬沙国、珂咄罗国、拘谜陀国、缚伽浪国、纥露悉泯健国、忽懔国、缚喝国、锐秣陀国、胡寔健国、呾剌健国、揭职国、梵衍那国、迦毕试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