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一度成为中南地区的名门望族—师家大院

2014-03-1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0
转发:0
评论:0
一度成为中南地区的名门望族—师家大院,荀子《劝学》中写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师家大院的历代主人深知这一点,

荀子《劝学》中写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师家大院的历代主人深知这一点,大院依山势而建,借助自然之力,形成大院别具一格的恢弘气势。师家在社会关系的营造方面,更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极致,与名臣曾国藩等人的交往,让师家的威望达到顶点。今天,就带您去拜访师家大院,蒙受先贤教诲。

一度成为中南地区的名门望族—师家大院

师家大院位于汾西县城东南5公里的僧念镇师家沟村,在霍州市西北,距大运路5公里。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创建于清乾隆34年(1789年),扩建历经80余年,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与乔、王两家大院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建筑特点巧妙结合。放眼望去,建筑群依山就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河,避风向阳,自然布局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统呈阶梯形状,真是一块天然的风水宝地。

师家大院的创建人为师法泽,字仁厚,生于乾隆初年,幼年孤贫,成年后持家有道,生意兴隆。鼎盛时师家的店铺、钱庄,北抵太原、北京,南达洛阳、开封、湖南湘乡,西至西安、米脂,师家一度成为我省中南地区的名门望族。真正使师家沟闻名遐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法泽之孙师鸣凤与清末名臣曾国藩兄弟的深厚交往,师家因此成为仕官达贵,文人学士的周游之处,被誉为“三晋第一村”。 师家大院最有价值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现存的门楼、槎廊、花草、人物、琴棋书画木雕10余套,雕刻精致,艺术精湛,已成为我国木雕艺术研究的珍品。

一度成为中南地区的名门望族—师家大院

师家大院共有大小31个院落,建筑群以四合院、二进四合院、 二楼四合院、三楼四合院为主体,分别设有正房、客厅、偏房等,并用传统的圆门、耳门等相通,自然衔接,交融一体,既起到了很强的防盗、信息传递作用,突出了山区依山就势、从窖上登楼的特点,又引进了平川平面多进四合院的建筑特色,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气势雄伟,风格独特。同时可以看出,师氏居室的区分,严肃了家族的主下、尊卑及男女之间的封建家规。主体建筑外围,附设有酒坊、醋坊、染坊、油坊、当铺、药店等,体现了师氏家族农、工、商、学、礼等井井有条的整体系统安排,也反映出其经济、文化封闭的局限。

师家大院最有价值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现存的门楼、槎廊、花草、人物、琴棋书画木雕10余套,雕刻精致,艺术精湛,已成为我国木雕艺术研究的珍品。门额、门匾、木刻牌匾153处,砖刻牌匾47处,字迹功力深厚,刚劲有力,尤其是“东山宅”、“北海风”、“南山寿”、“敦本堂”、“清白家风”等牌匾,风格独特,神韵非凡,实为难得的书法艺术。以“寿”字图为主的窗花隔扇图案108种,据说一是表示师家的108种生意,一是表示山西的108个县。其雕刻之细腻,工艺之精美,匠心独运,立意动人。师家大院民居建筑群,规模之大,设计之独特,集砖雕、木雕、石刻艺术为一体,为我国古建民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如今,师家大院在历经200余年的风雨剥蚀后,已人去楼空。汾西县与旅游部门正通力合作,加紧修复大院原貌。不久,师家大院将带着她当年的威姿和风韵,走出世外桃源,走向开放的大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名门望族--乔姓,莫非全来自乔家大院?
提到乔姓,你第一想到的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乔家大院呢?难道现今所有的乔姓成员,都来自乔家大院吗?
· 卜家大院
原来的卜家大院,占地178.54亩,房屋1997间,面积占有安国市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当地绝对的首富,其药店、分店占据安国药市的一半门面。外地的分号遍布抚顺、长春、沈阳、营口、齐齐哈尔等地,最辉煌的时候,是光绪皇帝赐的一块亲笔手书的《急公好义》金匾一块。其卜家药材分号最大最悠久的就是广生堂,有“先有广生堂,后有沈阳城”之说。为卜家经营的最久企业,其在清朝生产的“林则徐”牌戒毒药丸是中国最早的戒毒药,对吸食鸦片的人的毒瘾解除起了很大的作用。(广生堂历史;广生堂是一所历史悠久而又享有盛名的中药店,初创于明朝万历年间。明天启五年(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努尔哈赤来沈阳已改建城址作为后金都城时,广生堂中药店就已经开业多年了。盛京(沈阳)城内的广生堂胡同,也是源于广生堂中药店而命名的,因此素有“先有广生堂,后有沈阳城”之说。广生堂字号经过漫长的时代兴衰变迁,虽店东屡易其主,而旧有字号仍沿用不改...
· 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汉族民居建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群总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浓缩着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和深厚艺术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1)大院概况渠家大院,地处晋商老街东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整座院落,外观为城堡格局,墙头为垛口式女儿墙,内分8个大院、19个四合小院,共240间房屋,占地面积5,317平方米。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接,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堪称渠家大院的四大建筑特色。牌楼巍峨壮观,眺阁...
· 佘家大院
佘家大院古代座落在铜陵县合二耆。现为郊区大通镇大院行政村。紧邻铜官山,四面群山环绕,古树参天。幽静的田园风光同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惠溪浑然一体,无不引人入胜。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铜陵一大望族——佘氏宗族。据史料记载:铜陵县建于南唐保大九年(公元951年),佘家大院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佘姓起源于山西雁门关一带,后因北宋灭亡,外族入侵,佘姓宗族出于民族气节,不事二主,在族人佘起的带领下,随南宋王朝迁徙至长江流域,定居在铜陵境内,以佘家大院为中心,营建佘氏家族居住地,佘氏世族人丁兴旺,成为铜陵一大望族。在这风光秀丽的地方,在东起金榔的马仁山,西至大通的和悦洲一带的区域,很快得到极大发展。佘家大院是佘氏宗族的中心。大院人奉行“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祖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开创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铜陵文化,为之作出过重要贡献。佘家大院曾建有天官府、牌坊、文庙...
· 饶家大院
饶家大院,是坐落在距离古镇浪河15公里处,海拔七百米高的黄龙山中的一栋百年老宅,那里山高林密,翠峰叠嶂处薄雾缭绕,清冽的山泉汇聚成小溪终年在山谷里潺潺地流淌,峡谷中山石陡峭处溪水飞流成瀑,河床里水流平缓处,一汪碧水静若平湖,它们默默养育着大山里所有的生命,溪水畔芳草萋萋,群山上林木葱葱郁郁,这里的山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饶家,就是这大山深处的一门富户,相传宅子的主人曾经是均州一带负责治安的官员,家财万贯,富甲一方,百年前,他留在这深山中的这一处精致的老宅,如今成了本地传统民间建筑中难得一见的珍品,也许正是因为偏远,它才得以保留下来,使我们能从这栋老宅上领略到前人高超的建筑技术,能欣赏到展现在屋宇之间优雅深邃的传统文化。饶家大院完全依照中国传统格局和风格建造的民居,这是一栋灰砖黑瓦白墙的豪宅,尽管大门紧闭着,巍峨的四方碉楼、独特的圆形花瓣一样竖立的高墙、砖雕的飞檐、精美的瓦当,大门上雕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