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赵云的委屈

2014-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4
转发:0
评论:0
赵云的委屈 ,曾经我们提到赵云的年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赵云其实是老头,年龄比刘关张都大,但一个

曾经我们提到赵云的年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赵云其实是老头,年龄比刘关张都大,但一个老头子显然不能代表赵云的形象,于是在妥协中,赵云的生年被定位到168年,这也是小日本在三国志系列中所采用的赵云生年。

一个人能力的形成,先天占多少因素我不清楚,但后天的环境与锻炼是一定要有的,甘罗12岁拜相,离不开他祖父甘茂等的影响,假使甘罗出生于咸阳西郊一农民家里,十二岁的时候估计只能干点骑牛背的活。霍去病18岁拜将,也得因为他是卫青的外侄,汉武帝侍卫,否则虽知道他能干点啥。

赵云早年跟随刘备,正是刘备穷困潦倒、四面奔逃的时候,这样的环境,对于锻炼赵云保命的本领或者锻炼他的武艺也许有相当帮助,但有两点是绝对不可能锻炼到的,一个是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能力,另一个是一定地域的管理能力。

让赵云指挥啥呢?刘备统共就那么几个兵,他自己留一块,关羽带一块,张飞带一块,赵云是不够资格与这两人平起平坐的,只有在一旁干眼看。主骑是保镖也好,是骑兵队长也好,都不可能是战略部分。

刘关张在多年的战斗中享有指挥权,不断的胜利为他们积累着经验,不断的失败为他们积累着教训,许多东西是赵云感受不到的。

刘备有多余的地盘交给赵云管理的时候,已经是赤壁之战后的209年了,按168年算,赵云41岁,但我们都清楚这个年龄是一厢情愿,也许赵云已经51岁了。刘备成为赤壁之战后的暴发户,赵云也跟着成为了这样的暴发户,刘备有天才的管理大师诸葛亮给他参谋,赵云呢,好比一穷人买彩票中了500万,根本就不懂得花。

所以老子骑牛说赵云管理桂阳没管理好,值得商榷。我说赵云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还不是败家子,没弄出什么暴乱来,要知道此时的赵云年近半百,按当时的人均寿命算已经比较老了,他从来没有过管理经验,顶多就是在刘备身边看了点,取了点经,也许他有一些管理的想法,但没有经过试验,不清楚是否真能用得上。

年龄是个大问题,一个人年轻时学习的热情很高,等到4、50岁的时候还能保持学习激情的人就少了,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可塑性好,到4、50岁的时候各方面基本定型,在学个啥的也困难。锥处囊中锋芒必现也得处于囊中,赵云的遗憾就在于他青年的时候并没能够处于那个囊中,刘备没能给他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

这方面曹氏子弟就有好得多的待遇,曹真、曹休等曹氏二代子弟,年纪轻轻就能够指挥方面,旁边有老将们护着,后来的成长就不错。

虽然,一个人不能老是抱怨外部环境。因该加强自身的努力,都向齐白石老爷爷学习,或

者向黄忠学习,争取做个大气晚成的人。可黄忠从攻打四川开始,总还有领兵的机会,赵云在哪里得到这些表现的机会了。等到出箕谷的时候,赵云70来岁的老头子了,总算可以自己作主一把了,不过死期也不远了。 所以啊,不能像关羽张飞那样风光不是赵云自己的错,都怪刘大耳培养不力,虐待了下属。

作者:秦风19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赵云的委屈
扯个老话题,许久前老子骑牛公和马军卫队长公辩论的时候有一个观点,即赵云在政治军事上都没有特别之处,云粉丝们都不认同,不过相比关张,赵云的作为确有不如,最后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到底谁争赢了,我也不晓得。曾经我们提到赵云的年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赵云其实是老头,年龄比刘关张都大,但一个老头子显然不能代表赵云的形象,于是在妥协中,赵云的生年被定位到168年,这也是小日本在三国志系列中所采用的赵云生年。一个人能力的形成,先天占多少因素我不清楚,但后天的环境与锻炼是一定要有的,甘罗12岁拜相,离不开他祖父甘茂等的影响,假使甘罗出生于咸阳西郊一农民家里,十二岁的时候估计只能干点骑牛背的活。霍去病18岁拜将,也得因为他是卫青的外侄,汉武帝侍卫,否则虽知道他能干点啥。赵云早年跟随刘备,正是刘备穷困潦倒、四面奔逃的时候,这样的环境,对于锻炼赵云保命的本领或者锻炼他的武艺也许有相当帮助,但有两点是绝对不可能锻炼...
· 酒文化―酒与笑话―委屈
孙子骄傲地把记分册给祖父看。祖父说:“唉,我读书时,历史成绩总是100分,而你才99分。”孙子感到很委屈:“爷爷,你读书的时候,历史要短得多啊。”
· 《曾国藩家书》背后委屈:家书成宣泄的渠道
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然而,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时代,作为一代重臣的他。其身负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一方军政局面,因此。对老曾家书的解读也会往上延伸,例如有观点认为他的家书是写给咸丰皇帝看的,以表明自己的姿态。然而,笔者认为,老曾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缓解压力的。正如夜行人大喝一声,不是用来吓鬼的,而是用来给自己壮胆的。受父母影响是个爱生闷气的人都知道老曾的励志名言:“打掉牙齿和血吞。”受了挫折和委屈,忍一口气,以后争一口气。这是从正面解读,然而,凡事看两面,在忍气发奋的同时,却也是在积累情绪垃圾,埋头生闷气。隐忍而争气的人,往往是喜欢生闷气的人。老曾的秉性,先从曾妈妈这一代人分析开来。老曾的母亲姓江。在娘家过得衣食无虞,嫁到曾家,在经济上却很不如意。这江太性格好强,因此喜欢自己给自己壮胆,“好为自强之语”。嘴硬的同时,生过不少闷气。而曾爸爸是个性格懦弱的人,经常...
· 三国名将赵云的故事赵云救主的真实过程
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在三国中被奉为神话,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赵云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们一起看看吧。建安十三年(西元二零八年),曹操挥师南下,刘备让关羽由水路赶往江陵,自己带着十万百姓南逃,百姓脚程缓慢,一天只能走十余里路程。曹操大军开到襄阳时发现刘备已经远离,于是曹操点了乐进、曹纯等将,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终于在当阳长坡追到了刘备军。网络配图刘备留下二十名骑兵给张飞断后,自己带着孔明、赵云等人在三十余骑的护卫下逃走。按照往例,刘备每次仓皇逃跑无不抛妻弃子,此时也不例外,惟独这一次刘备身边多了一个胆大心细的赵子龙,甘夫人和刘禅才没有被曹军俘虏。史册中关于赵云当阳救主的记载,就只有蜀书赵云传:“……(刘备)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和蜀书二主妃子传:“……(刘备)弃后(甘夫人)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
· 最委屈的范增:原以为胜券在握不想功败垂成
楚汉之争,局势大乱,天下易主,各方势力占据一地。秦朝灭亡之后,以项羽和刘邦为首的两大阵营逐渐吞并周边势力,最终形成对峙局面。刘邦身后有着韩信这样的谋士,与之媲美的项羽帐营自然也会有一位相才之人,这个人就是范增,项羽口中的亚父。但是,这样的智者失败了,这是因为刘邦赢得了天下,那么其身后的幕僚韩信也就赢得了成功;西楚霸王项羽最终只赢得了霸王的称号,却错失了成为天下霸主的机会,范增也因此成为了最委屈的失败者。说其委屈是因为项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因为项羽将范增的计谋拒之千里之外。网络配图范增最先跟随的是项梁,他可以称得上是项家军的肱股之臣,开国元老。范增用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楚人衷心追随项梁、项羽的脚步,为其征战四方。范增的计谋让项羽在征战中占据绝对地位,那个时候,刘邦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项羽对之嗤之以鼻,然而范增早早就断定刘邦不除,必定会毁已功业。网络配图可惜的是,范增费劲心思想要在鸿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