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家庭、家风、家训:姓氏文化三部曲

2014-11-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251
转发:0
评论:0
家庭、家风、家训:姓氏文化三部曲,人们见面第一句话,一般都会问您“贵姓”?可见姓氏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姓氏是一个

人们见面第一句话,一般都会问您“贵姓”?可见姓氏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姓氏是一个人的标签,也是一个家族的符号,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族,不可或缺。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据说源于太古,先有姓,后有氏。姓是血缘,氏是支脉。夏、商、周三代以前,女子多称“姓”,男子多称“氏”。

 

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从女、从生,如姜、姬、姚、嬴、姒、妘、妫、妊上古八姓。如今大多数的姓氏,皆由其衍生而来,如姚姓衍生出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60多个姓氏。

 

氏,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盛行于西周的分封制,不仅是部族、宗支的徽号,也是社会地位尊卑、贵贱的标志。部落首领加上“氏”以示尊称,如神农氏、伏羲氏、轩辕氏等。可见当时“姓别婚姻,氏明贵贱”。

 

后来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所有血缘由父系所确立。久而久之部落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姓,秦汉以后,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姓氏合一,沿用至今。

 

姓氏,作为血缘符号,一个姓氏理应是一个纯正血统的人员组成,但由于改姓、派别不同等原因,如皇帝赐姓、胡姓汉化、回避皇姓、躲避灾难等,产生大量同姓不同源的现象存在。尤其大姓更为明显,如王姓,分支不计其数,来源也数不胜数,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等等。

 

随着人类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聚居在一起,必须规范管理,才能振兴家族。以儒家“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宗旨,宗法、家法随之产生,家训、家规成为重要内容。 

 

每个家族,一般都有族规、家训,内容也因家族而异。一般都会涉及以下这些方面:

 

一、国法家法,严格遵守;

二、同族和睦,闾里友好;

三、敬贤尊长,抚孤助困;

四、合乎礼教,以正名分;

五、尊祖敬宗,规范祭祀;

六、修身齐家,约束言行。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有道是“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必有训”。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世系、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是家训传承的载体。

 

编修家谱的意义,元代大儒柳贯说得最为明白:“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

 

古代家训,影响之大,首推《颜氏家训》,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它是南北朝时北齐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不少领域。

 

三国蜀相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家范》、李世民的《帝范》、柳玭家训、包拯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等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诫子书》全文86字,文字不长,转录如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柳永的《劝学文》,寥寥数百字,全文摘录如下:“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一个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会形成良好的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是这个家族经过数十代甚至上百代传承发展而形成的。

 

家风的形成,与这个家族的名人、事迹、品行、家训等紧密相连。注重家风不妨从重视家谱、学习家训开始,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注重家庭,恪守家训,传承家风,从先人身上汲取营养,学会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家风的传承,要与时俱进,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建设新型家风,既要守护传统美德,又要适当吸取现代成分,如家庭民主、社会责任、进取精神、人生价值等。还应该站在现代文明的发展高度,在开放多元、民主法治的层面上谈家风;要融入现代精神,剥离传统文化中保守、落后的成分,提倡发展与创新。

 

随着“二胎”等多子化生育政策,一些母亲或外祖父母,提出让其中的一个孩子随母姓,不但可以延续母姓家族的血脉,更为重要的还可以传承母姓的家风,也是可取的。

 

 

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若每一个人都能维护好自己的家风,借鉴别人他姓的家风,我们定能发掘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弘扬之。良好的家风是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高尚的精神情趣和塑造孩子品行的无形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巫氏文化--家风家训
在连平县巫氏家族,以“重人伦、端士习、昭雍睦”等十则训戒为主的家训箴言,从宋朝留传至今。这些家训箴言是巫氏先祖传承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一代又一代地教育着巫氏子孙。弘扬好家风传递正能量连平巫氏以巫罗俊为始祖,最早是从兴宁迁移到连平,到现在大约有380多年。经过繁衍,目前连平县有巫姓人口3000多人,分布于忠信、内莞等地。在忠信黄岭巫氏宗祠,先祖遗下的训戒十则镌刻在墙壁上,庄重肃穆,巫氏以“敦孝弟以重人伦,训子孙以端士习,积蒸尝以隆追报,笃宗族以昭雍睦、劝农桑以资衣食、务节俭以备凶荒、善处事以息争讼、广积德以贻子孙、周婚丧以济缓急、恤孤寡以免饥寒”等十则遗训为家训,又以戒懒、戒赌、戒偷、戒嫖等十则遗戒为族人行为准则,每年在祭祖的时候,巫氏长辈都要向后代子孙传教家训族规。所谓敦孝弟以重人伦,是指要求子女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重视搞好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关系;积蒸尝以隆追报,是教育子女要将上代遗留下...
· 27个常见姓氏的家风家训,有你姓氏的吗?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觅新,姓氏文化也随之代代相传中。漫长岁月中,各个姓氏的先辈,将自己的人生体悟和道德准则锤炼成或长或短的家风家训,教诲后人。今天,族谱网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各个姓氏的家风家训都是什么。0102030405060708所谓"祖训",即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不过载于家谱中的"祖训",则多系族长代祖先立言,是他们藉祖先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加于全体族众。"祖训"的作用在于从意识形态方面维系家族的统一和团结、祖训闪耀着得一族文化的光辉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 姓氏文化,何为家风?
家风与家规属于家庭伦理道德范畴。何为风?礼仪、习俗、态度、举止、风气、风尚也。何为规?标准、法则、规定、章程也。家风就是家庭或家族所表现的一种传统的风气和风尚,包括其成员的思想、品德、情感、语言、礼仪、情趣、习俗、习惯、态度、举止等精神风貌和心理因素。家规则是家庭或家族为了建立、维持和弘扬家风所制定的,要求每一个成员共同遵守的标准、法则、规定、章程等行为规范,也叫家法。家风有两大明显特征,即共同性和传承性。也就是说,第一,家风并不是一种个人德行,而是家庭或家族所有成员都深受影响并普遍表现的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第二,家风并不专指一时一事,它必须是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生活当中形成的并且能延续影响后代。不具备这两个因素,不能称为家风。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
· 嘉兴干氏家风家训文化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家训被视为家族精神的体现。“鱼米之乡”的嘉兴孕育了形态各异且厚重无比的家风家训文化。这些长长短短的家风家训凝结着嘉兴这方热土的历史积淀凝聚着历代嘉兴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我们从嘉兴名门家族的家风家训中,寻找传统文化,从融入千余年家族的教育心得、经受住时代变迁考验的家风家训中,挖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让古老的家风家训能够从历史走向未来。干氏家训八则分为处家鉴、处心鉴、处身鉴、处人鉴、治生鉴等,具体分为敦亲睦、务教训、戒嫉姑、崇节义、戒失业、尚谦抑、守诒谋、择交游。并写明:“以上八箴皆遵祖训,兹特有鉴于族衰之由,故摘其大要而记之,子姓辈能奉祖训而不忘焉,亦足以光我宗也。”干氏宗谱始祖——干宝干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搜神记》短篇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干宝学识渊博,著...
· 严姓家风家训
行为规范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夫妻同心,和睦家庭;安定和谐,奉公守法;苦读耐劳,艰辛勤业;廉洁自爱,反贪杜腐;维德护法,抑暴助弱;亲宗联谊,厚道诚实;诚心敬祖,敦宗睦族;为人之道为人之子,孝悌当先;为人之夫,责任在肩;为人兄弟,手足情深;为人之父,养教双兼;为人之友,心诚性谦;为民之官,防腐倡廉;为国之兵,奋勇向前;为族之裔,崇宗敬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