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每天用上百斤小龙虾喂猪,古人是如何养猪的?
近日,在江苏宿迁,一位女子每天用上百斤的小龙虾喂猪引起了热议,当事人回应称,是自己养殖的虾,日产千斤,然后挑上百斤来喂猪。猪,大家都知道吧,可以说现代每个家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猪肉,而人类蓄养家猪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那么古人是如何养猪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猪一般分为家猪和野猪,而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形成的亚种,是人类所驯养的家畜之一。在远古时代,先民以打猎为主,野猪就是果腹的重要食物,随着时间的发展,圈养野猪很快就流行开来了,野猪主要是以食草喂主,饲养成本低下,野猪被驯化后,家养猪就成为了时尚。图源自网络夏朝时期关于养猪方面的记载是比较少的,不过夏朝设立了一个叫“牧正”的官职,其主要是管理包括养猪在内的养殖业。而商朝时期出现的甲骨文种也看到了“豕”字,并且了解到了商朝时期的“牧正”有一个职责就是为贵族提供包括猪肉在内的肉食,由此也能说明,至少在商代的时候,猪已经被人们大规模的饲养了...
新闻动态 | 2023-04-27 -
这个姓氏上热搜?女子不得已替儿子改姓!读起来像骂人!
前几天,一则“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的新闻登上热搜。昨天,极目新闻又报道,祖上姓“芶”的一家人,因为种种不便,也将原本的姓氏改为别字。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敬、苟还是芶?报道中这位重庆女子叫敬(gòu)方。她原本祖上姓“gòu”,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写法演变成“芶”。但因为技术原因,在登记和输入时,无法识别“芶”字,最后只能用“苟”代替。看到身份证上的“苟”字,不少人可能第一反应读作gǒu。这也让她担心儿子在自我介绍时受到嘲笑,下定决心后,她申请将“苟”姓改为了“敬”姓。之前报道的云南改姓“鸭”的村民,与这位“敬”姓女子有着相似的“改姓”原因。都是因为影响生活,不太方便交流。芶姓源流据《山海经》、《路史》等记载,“古有困民之国,勾姓,为此姓之始。”芶姓只有单一渊源,出自姬姓,出自帝少皞氏(少昊氏)之子重,他的神职官名为句gōu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勾”,又写作“句”。重的后代,有以...
新闻动态 | 2023-04-27 -
游客不购物被导游辱骂“臭流氓”,古代导游的职能是什么?
近日,一游客到云南跟团旅行,因未购买任何产品而被骂“老臭流氓”,且言语上还让这位游客待会而不要上车。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某些旅游城市的名声也是这样被搞坏的。古代导游的工作主要是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吗?导游古称为“咨客”也有称作“知客”,导游这一职业在古代最早是从“响导”一词演化而来,是军队中的一种名称。《孙子兵法》中有“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响导者,不能得地利”的记载。“响导”并不是特指某一类人,它可以是任何事物。图源网络春秋时期,管仲跟随齐桓公北伐孤竹,归途中迷路。管仲想来让老马自由行走的办法,最终他们一行人回到了营地。这也是老马识途成语的由来。三国时期,诸葛亮领军南征,使用了熟悉云南地理的永昌人吕凯为行军教授兼响导官,并按照吕凯所绘的《平蛮指掌图》进军,成功获得战争的胜利。以上这两个故事都是发挥了“响导”的功用。除在军队外,古代也有出门游行的导游,古时导游可分...
新闻动态 | 2023-04-26 -
酒店谎称需要装修取消游客订房,古人出远门如何订酒店?
近日,五一出游酒店爆满,而某位女士为了在“五一”假期顺利出游,在2月底的时候就预定了一家酒店,但是最近却被告知该酒店“需要装修”,所以之前订的房间需要取消。现在出门在外,一般都是会提前在网上预订酒店,那么古人出远门如何订酒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最早的酒店,一般认为在上古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周朝规定,每10里有“庐”,“庐”也就是简易的房舍;每30里要设“路室”,以供大家休息;每50里的市镇要设“候馆",“候馆"就是可以入住的招待所,其设施和服务功能都是比较齐全的。由此也能说明,与现代比较相似的酒店,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只是那个时候每个酒店有不同的称呼,其档次和功能也是有明显区分的,比如“馆”就比较高级,其主要是官办的,用来接待贵宾的;“寓”“舍”这就以民办居多,主要是为普通商旅服务的。酒店出现的时间早,其管理制度也是有规范的,并不是随便都可以入住的。像是我们现在入住酒店都...
新闻动态 | 2023-04-26 -
女生花4天为新婚姐姐绘制百喜图,古代送新婚礼物有哪些选择?
近日,一位妹妹为其即将结婚的姐姐亲手绘制了一幅百喜图,姐姐也表示这是她受到的最有心意的新婚礼物。古人新婚一般都送些什么?小谱为你解答。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亲朋好友结婚都会赠送贺礼,或在婚宴上,或在平常。古人选用的新婚礼物大多是有丰富寓意的,且包含实用价值。图源网络梳子梳子在古代的寓意比较丰富,梳子寓意白头偕老,因为古代新人结婚都会用梳子梳头,有一梳梳到尾、再梳梳到头的说法。此外梳子还有爱情的寓意,因为梳子在古代经常被男女作为定情信物互相赠送,以这种方式来私定终身。所以结婚时宾客多会送梳子来表达自己的祝福。镜子镜子也是古代新婚贺礼中常见的物品,而且镜子也是常用物品。新婚多赠送铜镜,铜镜多为圆形,寓圆满、团圆、吉祥之意,也象征爱情婚姻的美满。图源网络茶具古代送礼物也多讲究实用性,古代多数人家都是平民,所以送礼也讲究朴素耐用,而非华丽,茶具就是很好的选择。在古代,茶是一种圣洁高贵之物,在现代,茶...
新闻动态 | 2023-04-25 -
孤女百万遗产遭舅舅私自处置,古人是如何分配遗产的?
父母遇害,女孩一夜成为孤儿,成为监护人的舅舅却私自处置百万遗产。自古以来,家产继承就是一个敏感问题,家产的继承、分配都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至关重要的事情,毕竟如果分配不合理,导致家人之间反目的事情不在少数,那么古人是如何分配遗产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图源自网络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规定嫡长子享有有所财产和权力的继承优先权,因此又被称为“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起源于商朝末期,而真正确立其实是在周朝初期,这制度也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古人继承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份继承,一个是财产继承。所谓身份继承,就是指宗祧、祭祀、封爵、血脉等继承权,这也是现代人眼中的皇位继承、王位继承、族长继承以及大宗继承,一般来说,这都是属于嫡子继承的,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最重要的继承内容还是财产,而所谓财产继承,也就是金钱、房屋、土地等物质上的继承权,这个财产继承大多时候是不分嫡庶的诸子均分,...
新闻动态 | 2023-04-25 -
城管局回应采购制服每套4591元,古代的官服有怎样的特征?
某地城管局采购四季制服,依据公示计算每套制服均价4000多,但是这并不是常规我们所认为的某一套衣服,而是包括四季的所有衣物、鞋子等。制服古已有之,古代的官服还象征着身份地位。古代官服是古代官员穿的衣服,分为朝服、公服和常服。朝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祭祀、正旦等重大节庆或颁诏、传制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礼服。在古人的认知观念中,官服与地位同类,所以官服的形制也很考究,且每个朝代有不同的传统。图源网络夏商时期,古人以皮、革、丝、麻为材质,制作衣裳。上玄下黄,上衣代表天,下衣代表地。西周出现了长及足部的“深衣”,以及上下分段的衣裳。衣以窄袖、紧口、宽边为主要特点,有对襟和偏衽两种样式。周朝时期的官服更加庄严,包括冠帽、上衣、腰带、长裙、鞋子等都有要求。秦朝时的官服开始了一个特别的时期,秦始皇认为秦朝属水,所以朝服都是黑色的。秦始皇不仅废除了周朝的冠冕制度,只保留了祭祀用的黑色玄冕礼服;文武百官的...
新闻动态 | 2023-04-24 -
女子分手要求从男友亲人墓碑上除名,古代墓碑一般刻什么内容?
近日,一对情侣同居十年,但是一直未领证结婚,男方外公外婆去世后,全家人商量为老人立碑,根据当地的习俗,墓碑上要刻上后辈的名字,男方在征得女方同意后,将其名字以外孙媳妇的身份刻在了已故外公外婆的墓碑上,后来两人因为性格不合分手,双方对同居财产分割产生争议,且女方要求男方将其名字从墓碑上清除。墓碑,就是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上面刻载死者姓名,经历事迹等文字的碑,那么古代墓碑一般刻什么内容?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在秦汉时期,贵族的墓地叫“墓”,有碑,平民的墓地只能叫“坟”,仅仅是一个土包,而墓碑是源于汉代,最早是将棺材放入墓穴的辅助工具,后来才开始在墓碑上面书写文字用作纪念的,并且将其称作“丰碑”,之后演变成了在墓前面树立竹竿,系上一块布帛,在上面记述死者生平,也就是“铭旌”,只是这个保存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古人就以石为材质作为碑用于祭奠。墓碑书写的内容时比较丰富,一般记录的死者的姓名...
新闻动态 | 2023-04-24 -
女子喝中药一周发现成分是蟑螂,有哪些中药材是比较古怪的?
一女子因有严重胃病,已经连续喝中药一周,偶然间发现中药的成分是蟑螂,十分排斥的同时也为人见人恶的蟑螂竟还可以作为中药材而意外。中药材涉及范围之宽广,有时是超过大众的认知的。除蟑螂外,还有哪些中药材在大众观念中是比较意外的?
新闻动态 | 2023-04-23 -
第28个世界读书日,古人是如何读书的?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这两天,各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也是为了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想要做学问,那就从爱读书开始,那么古人是如何读书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其实在古代,读书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在于没有书读,还有就是没有钱读书。古人读书也不是很方便,最开始没有纸,不能复印,人们只能手抄并且抄在竹简上,当然了,也有人会抄在帛上的,卷成一卷儿的,但是这种在那个时候也只有少数人才能够用得起。直到后来,人们发明了纸,只是有了纸也只能用手抄。此外就是去私塾读书,一般都是有钱人家,普通人家不仅上不了学,这吃饭都成问题,而且这些人可能都是在家中帮父母干农活,想要去读书是一件较为奢侈的事情。由此...
新闻动态 | 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