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客辞职要搬走被房东介绍工作,“房东”这一词汇有什么历史渊源?
一女子因工作上的问题想要辞职搬家,其房东知道后帮忙为女子找工作。“房东”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跟着小谱一起看看古代的租房市场。在古代,地位尊贵的彰显无处不在,古代讲究地理方位,古人普遍认为南比北高,东比西高。所以房子的朝向多是坐北朝南。至于“东比西高”是因为古人认为东边是太阳最早升起的方位,代表了世界万物的初始。而房主自然就是住在东边房间里,自然也就有了“房东”这一称呼。图源网络租房在古代也是十分普遍的情况,因为受地段以及房价等的影响,古代的很多人都是买不起房的,所以租房的大有人在。而且古代的租房市场非常大,分为不同类型的租房。据记载,我国最早的租房在尧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西晋文学家潘安在《上舍客议》中记载,隐士始祖许由听说尧要让位于他,“许由辞帝尧之命,而舍于逆旅。”这里的“逆旅”就是旅店的意思。《梁书》记载:“所以显贵以来,将三十载,门人故旧,亟荐便宜,或使创辟田园,或劝兴立邸店。又欲舳舻...
新闻动态 | 2023-03-10 -
男子买到奇葩山药外形酷似人脚掌,历史上有关于山药的记载吗?
近日,山东青岛一位男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他购买的一根“奇葩”的山药,从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视频内容中显示,这根山药上粗下细,上端有5个类似脚趾的分叉,整个轮廓看起来像极了人的脚。据了解,山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蔬菜,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那么历史上有关于山药的记载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山药又名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藤本植物,为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山药的文字记载:“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薯蓣”,并且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种植山药了。许多人对于薯蓣这个称呼可能会比较陌生,究其根本是因为这种叫法已经失传了很多年,在唐代以前,人们都不知道山药是什么东西,人们都是称为薯蓣的,不过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忌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也就是说,薯蓣的“蓣”与唐代...
新闻动态 | 2023-03-10 -
班主任请全班女生喝奶茶,古代的奶茶是怎么制作的?
3月7日,一班主任请全班女生喝奶茶,既是过节日,也缓解学习的压力,班主任表示平时也会给男生准备礼物。古代的奶茶是怎样的?如何制作?小谱为你解答。
新闻动态 | 2023-03-09 -
百位奶奶用健身鼓励女性别怕变老,古代健身方式有哪些?
在江苏苏州,一位58岁的阿姨曾经是广场舞爱好者,偶然接触到健身操,跳1个月瘦了14斤,还练出了马甲线,如今,她每天就是带着300位广场舞奶奶改跳健身操,做立式卷腹,并且鼓励年轻女孩们“不要害怕变老”。现代因为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人都明白了有一个好身体的重要性,因此健身变得越来越流行,现代人健身方式有很多,比如去健身房用专业的健身设备锻炼,或者在公园里跳健身操等等,无论男女老少,对于健身都是十分热衷的。其实古人也是有健身的习惯,虽没有现代化的健身设备,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方式锻炼,那么古代健身方式有哪些?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其实早在原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意识进行了健身,只是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因为在原始时期,人们想要生存就只能通过狩猎、摘取野生植物的方式进行生存,而这上山砍柴、狩猎、种地以及其他的体力劳动,就成为了他们的健身方式。而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较为完整的健身方式。图源...
新闻动态 | 2023-03-09 -
工地食堂因饭菜实惠成大学生打卡点,古代有没有集体食堂?
近日,四川一工地食堂因价格优惠,性价比高,受到周边大学生的喜爱,老板也为了供应工人和学生的需求,增加了准备的饭菜分量。古代有没有食堂?古人都是在家吃饭吗?小编为你解答。
新闻动态 | 2023-03-08 -
妇女节放假半天 不放假有加班费吗?古人是怎么过妇女节的?
今天是三月八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妇女节属于法定的半天节假日,而关于妇女节不放假是否有加班费的问题,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三月八日妇女节,是专门属于妇女的节日,可能大家觉得这妇女节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但并非如此,其实在中国古代一年当中还有不少以女性为主的节日,当然古代的节日不是以“妇女节”为名,但却有“妇女节”之实,那么古人是怎么过妇女节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有人说元宵节是古代的狂欢节加妇女节,这话一点都不假。“正月十五大似年”,元宵节这天,灯火通明,人们纷纷走出户外闹元宵,要知道有些朝代都是有宵禁的,但是在元宵节这天是没有的。在古代,青年女子长期身居绣楼闺阁不得外出,而女子在元宵节的时候是可以走出深宅大院,在大街上彻夜观灯游玩,根据《雍洛灵异小录》的记载:“唐正月十五日夜,灯明如昼,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由此也能说明,元宵节是妇女节。三月初三上巳节,是汉代以前就有的古老节日,...
新闻动态 | 2023-03-08 -
父母不给买鞋28岁女儿瞬间崩溃,古代鞋子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近日,一位女子在商场中看中了一款200元的鞋子想要购买,但遭到父母的拒绝。据悉,该女子的钱一直是父母帮存着的,没想到却连买鞋子的权利都没有了。古代的鞋子是怎样的?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动态 | 2023-03-07 -
辽宁一动物园鹦鹉满嘴东北味,鹦鹉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近日,一位网友发视频称在当地的一个动物园里遇到一只会说话的鹦鹉,鹦鹉一张嘴就是纯纯的东北口音,让人忍俊不禁,动物园里的工作人员表示,园内会说话的鹦鹉有4只,被饲养员教的都能简单说上几句,也都是东北口音,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说到鹦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对于鹦鹉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是让人感到欢喜,那么鹦鹉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图源自网络根据考古的发现,地球上最早的鹦鹉大约出现在7000多万年之前,而我国与鹦鹉结缘,可能也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因为在1976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著名的商代王后妇好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就有更鹦鹉相关的,最著名的大概是藏于首都博物馆的“对尾鹦鹉玉佩”。鹦鹉会学人说话这项技能,早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旷世奇书《山海经》中就有记载“黄山无草木,多竹箭。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其不仅讲述了鹦鹉有学人说话的特征,并且还详细描述...
新闻动态 | 2023-03-07 -
小学生背着“锅碗瓢盆”去春游,古人春游需要携带什么物品?
春季以至,正是春游的好时节。四川一学校组织学生野炊。班级内部分组,互相商量分配携带的物品。在野炊过程中还有菜品的评比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加。古人春游有哪些活动?携带哪些用品?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春游在古代已经存在很长的时间了,关于它具体的起源并没有确定,有人说它形成于先秦,也有人说它始于魏晋。《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一起到郊外去赏景,从此春游的习俗代代相传。春游对古人来说,既是踏青,也是相亲、约会的好时节。《论语·先进》中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图源网络古代的“上巳节”是大型的春游相亲节日。上巳节,因选取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素有古代“中国情人节”之称。古代女子讲究足不出户,一般情况下不能抛头露面,只有在个别大型节日中才能出门游玩,上巳节就是其中之一。古人认为仲春之际,也是人类繁衍的好时节,符合自然道法。古人春游也称为踏春...
新闻动态 | 2023-03-06 -
今日惊蛰,春回大地,你知道惊蛰的来历和风俗吗?
3月6日,迎来了惊蛰节气,惊蛰,又被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6日交节,时至惊蛰,春回大地,万物生机盎然,可以说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是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的,那么你知道惊蛰的来历和风俗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惊蛰的来历二十四节气最初就是根据“斗转星移”制定的,这惊蛰斗指甲,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日-6日交节。古人对于惊蛰有很多的解释,在西汉戴德的《大戴礼记·夏小正》中提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外元代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都有讲到惊蛰这个词的来历,当然了但实际上,昆虫听不到雷声,大地回春天气回暖才会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不过中国幅员辽阔,所以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是不相同的,...
新闻动态 | 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