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造”土耳其大桥地震中无恙,历史上有关于地震的记载吗?
在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发生7.8级强震,后又发生7.6级地震,9小时后又发生了几次余震,各种建筑物损毁严重,不过有一座“四川造”的大桥,经受了地震的考验,目前桥体安然无恙,车辆通行一切正常。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根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其中有些地震是人们感受不到的,也有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而地震是无法预测的,那么历史上有关于地震的记载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目前已知最早记载地震的是《竹书纪年》,这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主要叙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其中就记录了很多次发生地震的事件:有两次地震是发生在夏朝,“夏帝发,名后敬,或曰发惠。七年,陟。泰山震。”和“夏帝癸,名桀。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斟挕(古地名)地震。伊、洛竭。”在《国语·周语》也记载了一次地震,其记述了“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新闻动态 | 2023-02-13 -
农历正月二十天穿节,盘点天穿节民俗
在正月二十这一天是民俗中的“天穿节”也称为“补天节”所以民间一直有流传着“正月二十补天补地”的说法,在天穿节这一天主要是为了纪念“女娲补天”而流传下来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一些北方地区以及客家人聚居地尤为流行,在天穿节的时间上一般在民俗上各地不同,过的日子也会有所区别,其中就有正月初七、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五日不定,但是大多数地区过的最多的还是在农历正月二十这一天。从天穿节这个节日来看,前文中我们讲到,节日本身主要还是为了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是自古以来的一个传统日子,与此同时也是人们祈福盼丰收、和平的节日,从历史民俗中也是一个由家庭主妇担纲祭祀的民俗节日。传说正月二十日,女娲从昆仑山炼出五色石补天,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
新闻动态 | 2023-02-10 -
2岁娃咳嗽50天查出硬币卡喉,古代源于咳嗽有哪些相关的记载?
近日,一两岁小孩连续咳嗽50天不见好,且咳嗽声像小狗,后家人带其就医发现幼童嗓子卡着一枚5角硬币,后经手术取出。咳嗽是一个相对比较常见的病症,但是长久的咳嗽也会导致诱发其他的病症。古代有哪些关于咳嗽的记载?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的典籍中将咳嗽进行了分类,而且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多种咳嗽类型。《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并且描述了各类不同证候的特征。《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等。明·张景岳执简驭繁地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所以说,咳嗽的分类很细致也就意味着咳嗽的治疗也是具有精确的针对性。图源网络典籍中也记载了很多治疗咳嗽的方子。咳嗽一般来说并不是十分重的病症,但却十分顽固,有些人长久时间都无法治疗好。古代治疗多使用中药材,这也取决于古人对草药药效的认识。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就...
新闻动态 | 2023-02-10 -
13岁女孩4.82秒打破鲁班锁世界纪录,鲁班锁起源于何时?
在2月8日,福建厦门一位13岁的小女孩用时4.82秒,打破了鲁班锁世界记录。鲁班锁大家都不陌生吧,一块看似玩具的小小“积木”,却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的,那么鲁班锁起源于何时?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说。图源自网络关于鲁班锁,你了解多少?鲁班锁在民间又被称之为孔明锁、八卦锁,起源于古代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民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同时也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智力玩具,其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的就是自身的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是一张纸对折后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外观看上去就是一个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只是鲁班锁易拆难装,所以又被称之为“难人木”。关于鲁班锁最早的起源,应该是在春秋时期,传说在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自家儿子是否聪明,然后就用六根木条制作出一件可以拼也可以拆的玩具,后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而后人就将这玩具称之为鲁班锁。鲁班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其是我国古代优...
新闻动态 | 2023-02-10 -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 11岁男孩街头卖鱼,古代女子改嫁有怎样的约束?
近日,新闻报道:一位11岁的男孩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现跟着大伯在街头卖鱼,网友多心疼男孩,同时也关注着孩子上学的问题。在讲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古代,女子改嫁有怎样的约束?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古代女子改嫁算是件常有的事,但是却并不容易,在不同朝代受到的阻碍程度不同。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古代整体的社会氛围是不支持女子改嫁的,因为夫家认为媳妇无论是否寡妇都应该要孝顺父母,且古代女子被封建思想驯化,自己也将本身的“贞洁”看得格外重要,不愿侍二夫。图源网络明清时期是古代寡妇改嫁最难的时期。宋代程朱理学思想发展到明清,“存天理,灭人欲”被虔诚信仰,在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是不支持寡妇再嫁的。当时坊间到处都在流行着女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男”等口号。而且明清时期盛行“贞节牌坊”,如果妇女守寡超过15年,年龄超过了40岁,就可以向官府申请旌表,为自己建立贞洁牌坊。有了...
新闻动态 | 2023-02-09 -
19岁女孩第一天相亲第三天就结婚,古人结婚的流程是怎样的?
近日,四川一位19岁的彝族姑娘,第一天见面第三天就结婚了,而这种闪婚形式,也引得网友们的热议。自古以来,结婚就是人生大事,不得马虎,特别是在古代的时候,古人对于结婚这件事是非常讲究的,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就能看到古人结婚时候各种各样的仪式,那么古人结婚的流程是怎样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根据《周礼》一书的记载,古人结婚是一定要有六个步骤的,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采,简单来说就是男女双方通过媒人来确定双方之间的关系。在纳采这个过程中,男方先去找媒婆,让媒婆帮自己说媒,然后媒婆就需要比较双方的门户是否对称,男方与女方的标准是否达标,最后再进行牵线,正因为如此,纳采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互相认识了,才能考虑后续是否发展下去。经历了纳采后,就开始问名了,如果双方在第一步之后觉得都不错的,那就可以继续下一步了,而问名这个步骤当然不是明面上的简单问双方...
新闻动态 | 2023-02-09 -
西安不倒翁小姐姐回应生娃后变憔悴,古代有哪些产后恢复措施?
西安不倒翁姐姐在此之前因漂亮的古装扮相以及真实的艺术表演深得大家的喜爱。其生育之后回归被指,面容憔悴,小姐姐表示系因繁重工作熬夜导致,勿传播生育焦虑。产妇生育后的恢复期对回到孕前状态至关重要,跟着小谱一起来了解古代的产后恢复措施吧。
新闻动态 | 2023-02-08 -
80、90后想体面养老,要存多少钱?古人又是如何养老的?
近日,延迟退休成为了热议的话题,而今又提到80、90后想体面养老,要存多少钱?一般来说,退休工资应该是现役工资的60%到80%,不过这也取决于不同地位,不同职业,是否有补充养老金等方面而有所差异,从一些数据显示来讲,如果想要退休后有足够的钱,存款最低可能要达到20万元人民币。从古至今,养老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古代并非所有人都会有养老金的,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养老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其主要就是说要做好养老和慈幼这两件事,这样一个国家就不会治理不好。由此可见从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有养老的意识了,而历朝历代关于养老的制度是不太一样的。先秦时期,在《礼记·王制》中提到夏商时期的养老制度是这样的,“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朝则是兼而用之,其制度相对完善,普通老人的待遇也提高了,其提到“五十养...
新闻动态 | 2023-02-08 -
什么叫名门望族?村民晒族长典礼惹争议!祠堂牌匾写了什么?
前几天,福建网友上传了一条族长典礼视频,参与人数192多万,一下子冲上热榜。有人说牌匾是假的新做的,有的说这才是名门望族。评论区议论纷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族长就任典礼前几日,福建长乐陈氏家族,共聚在家族祠堂,隆重举办了一场新任族长就任典礼。在视频里可以看到,除了密密麻麻攒动的人头,祠堂里也是张灯结彩。镜头环顾一圈,祠堂的里里外外挂满牌匾,“将军”、“进士”、“状元”、“按察使”……等等。大部分网友都在赞叹羡慕,有说文化传承的,有说家族氛围浓厚的,有夸赞厉害的。但评论区也有一股不同的声音——对牌匾的成色的争议。视频内容惹争议有网友说,隆重是隆重,但是这牌匾和祠堂,都像是新的啊?也不像是祖上传下来的。看成色都像是同一批次做出来的,有什么意义?仔细看视频就能发现,村民们发布视频时,已经配上字幕,祠堂为新翻修,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聚会场所;牌匾也的确是新做的,那是因为木制老牌匾年代久远珍贵,已...
新闻动态 | 2023-02-07 -
30岁男子发现56岁老妈生二胎,古代高龄产子的故事有哪些?
一男子做了30年的独生子,如今当哥哥了,56岁的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先不说高龄产妇的危险,对于这一事件很多人都表示这是给男子带来了负担,因为弟弟往后可能都要依靠哥哥来养。古代有没有高龄产子的故事?小谱为你讲讲。
新闻动态 |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