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初六马日,你知道正月初六有哪些习俗吗?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女娲创造万物,先造了六畜,后造人,初一至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初六这天为马日。正月初六也被叫做“送穷日”,“送穷”是这一天的特色习俗。旧时,初六这天,家中的妇女要把初五之前的垃圾全部整理好,装在袋中,统统扔出去,象征扔穷。民间传说中有一个“穷神”,相传穷神其实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儿子,然而他虽贵为帝王之子,却是个天生的穷命,喜欢吃稀饭,还喜欢穿破旧的衣服,并且早早地就在正月的晦日去世了。后来民间约定俗成,在正月初六这一天送穷神,家家户户都希望借此送走贫困和疾苦,新的一年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初六这一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开市”,春节期间,大大小小的商铺都会关门歇业,在初六这一天重新开张,并且还要办得红红火火,在大门上贴上“开门大吉”四个大字,过去还会燃放鞭炮,图个好彩头。有些商家还会在门口摆上一大盆橘子,象征着“大吉(橘)大利”。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三六九,朝外走”。正月...
新闻动态 | 2023-01-27 -
正月初五是财神日,也称“破五”,到底有哪“五”可破?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在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尤其的多,跟着小谱来了解一下吧。
新闻动态 | 2023-01-26 -
被称为羊日的大年初四,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大年初四是农历正月初四,也被称为羊日。在女娲创世神话中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这也是初四羊日的来源。初四都有哪些习俗和禁忌?跟着小谱来了解一下吧。
新闻动态 | 2023-01-25 -
今日大年初三,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
今日大年初三,大年初三一般是指正月初三,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正月又是农历新年里的第一个月,所以正月里的每一天都是有自己的习俗,那么大年初三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你还记得吗?今就跟着族谱网小编来聊聊。图源自网络一、早睡迟起俗话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一般从除夕到初二期间,人们都是需要守夜的,所以会比较劳累,但是到了初三就告一段落了,大家就可以在初三这天睡个安稳觉了,而且初三是赤狗日,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因此初三这天不宜外出,那么在家睡懒觉是刚刚好的。二、小年朝大年初三又被称为小年朝,小年朝也是天庆日,是宋代宫廷的节日,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所以真宗下诏书,将大年初三定为天庆节,官员们可以休假五天,后来又被称之为小年朝,关于小年朝,在清代顾禄的《清嘉录·小年朝》中有记载“(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图...
新闻动态 | 2023-01-24 -
今日大年初二,那么大年初二的老传统你知道哪些?
今日是大年初二,大年初二一般就是指正月初二,是农历一年的第二天。按照传统的习俗,正月初二这天嫁出去的女儿,是需要带着自家丈夫和儿女回娘家拜年的,俗称回娘家,当然了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是不一样的,那么大年初二的老传统你知道哪些?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盘点一下。图源自网络一、回娘家在北方大年初二这天,已经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而且还会带着自己的一家人,一个都不能缺席,因此大年初二又被称之为“迎婿日”。不过在其他地方又不是在初二这天,像是在中国陕西、河南等地,是六月六回娘家。而女儿回娘家除了看望自家老人外,一般都是要备一些东西的,比如饼干、糖果等,由自家母亲分送给邻里乡亲。要是家里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是同一天回来的,那么分礼物也是来一个分一个。二、祭财神在北方正月初二这天需要祭财神,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的家庭,都是要举行祭财神的活动,这也算是年俗中的老传统了。一般人家会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
新闻动态 | 2023-01-23 -
2023年春节到,大年初一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又是一岁新春到,2023农历癸卯兔年的钟声已敲响,今天是2023年中农历的春节也是正月初一,今年春节公历中日期为1月22日。在以前春节也称为“岁旦”或“新春”,人们更习惯称之为——过大年,而春节在农历中也是一年中开年的第一天,是农历一月份(正月)的初一,和前一天的除夕相互关联,可以说,过了除夕便是是春节,这也是过年说法的本意由来。从民俗上春节因为属于过年中的一个重要日子,在春节当天也常会称作为“大年初一”,而年初一作为春节开年的第一天历来就有着很多的传统习俗,在春节放假这段时间如果从大年初一春节到接下去的属于春节期间的主要民俗节假日来看,常见的传统习俗有“拜年、买年货、割年肉、贴年红、贴春联、贴年画、烧爆竹、挂灯笼、舞龙、舞狮、祭财神、贴窗花、压岁钱、游神、扔穷、吃折罗、拜岁、庙会、启市、吃七宝羹、捞鱼生、观谷”等,而就春节当天的习俗中大多都是和过年中的主要习俗相关,但作为开年第一天,属于...
新闻动态 | 2023-01-22 -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哪一天?除夕的寓意
大年三十除夕顾名思义是指农历的腊月三十日这一天,在农历中,大年三十除夕当天的时间是固定的,但如果从公历中来看,每年除夕这一天的日子具体是哪一天则要对应农历来确定,所以公历中年三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看当年年三十具体的日期我们可以对照万年历中的农历来看公历上的日期,例如2023年的除夕夜是1月21日,而2024年则是2月9日、2025年的除夕是1月28日等,正常情况大年三十的除夕这一天都会在公历的1月份和2月份出现,而除夕作为农历中最后一个月份的最后一天,实际寓意则更多是有迎接新年以及团圆、幸福、除旧迎新的象征意义。我们再来看农历除夕的这一天,作为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的大年三十,在民俗中也被称为腊月三十,这一天的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一天,所以在这个日子中人们的活动往往主题就是辞旧岁,迎新春。而在民俗中“岁”往往指的是最后一天,也被称为“岁除”故而大年三...
新闻动态 | 2023-01-21 -
虎年最后一个节气,你知道大寒节气的含义吗?
虎年最后一个节气来了,今日是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的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20日-21日交节,那么你知道大寒节气的含义吗?大寒与小寒一样,其实都是代表着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一般大寒节气是处在三九、四九时段,这个时候寒潮南下频繁,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节。关于大寒节气,在《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中有解释:“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图源自网络大寒这个节气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节,同时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在民谚中有这么一句话:“小寒大寒,无风自寒。”说明大寒天气是寒冷到极点了。另外它还是一个升级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不过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比较大,所以南北方地区在气候上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其实北方的大寒节气的温度并没有小寒节气冷,相对于南...
新闻动态 | 2023-01-20 -
店主卖自制香肠遭男子10倍索赔,古代的香肠起源于什么时候?
近日,一赵姓男子向胡姓男子购买大量手工腊肠,随后又以腊肠属于“三无”产品为由索要10倍赔偿,但是经法院判决,认为原告赵姓男子购买的手工香肠不适用预包装食品的标签规定,驳回了赵姓男子的诉求。香肠在我国是重要的春节食物,我国香肠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动态 | 2023-01-19 -
13岁儿女起诉父亲还压岁钱1.68万,发压岁钱的习俗源于何时?
近日,某法院办理了一件孩子起诉父亲返还压岁钱的案件,父母离婚,两位孩子都是由母亲抚养,某天,父亲以保管名义将两名子女16000元的压岁钱拿走,而后子女多次要求父亲返还自己的压岁钱,但是父亲以各种理由多次拒绝返还,于是,两位孩子就向法院起诉,要求父亲返还两人的压岁钱。说到这压岁钱,是过年的习俗,一般是都是在新年的时候,长辈给晚辈的红包。那么你知道发压岁钱的习俗源于何时吗?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压岁钱,是过年习俗之一,其本真来由无考,传说是为了压邪祟,是除夕夜的时候吃完年夜饭,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以此祝福晚辈平安读岁。压岁钱的起源是比较早的,现存文献记载的压岁钱最早应该是出现在汉朝。汉朝时期的压岁钱又被称之为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而且那个时候的压胜钱还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一般都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物。图源自网络汉代的这种钱币形式,在上面是有很多文字和图案的,一...
新闻动态 |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