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姓氏来历

姓氏知识
关注问题
回答
2021-07-15
1
3656
提交答案
1个回答
延贝你
2021-07-15
姓氏“渠”的来历?渠,较常见姓氏,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南等省,尤以山西和江苏 丰县人数居多。渠姓出自于 姬姓,为 周代卫国 始祖、周武王弟康叔的 后代。 古代主要名人有:1。渠孔, 春秋时卫国人,抵御 少数民族戎的进攻;2。渠伯纠,周桓王时的宰相;3。渠参, 汉朝时被封为赞侯;4。渠澄清,徐州人,明朝宣城训导;5。渠本翘,山西祁县人, 清末 进士, 近代著名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山西渠氏是 明清时期晋商的杰出代表,其中开设的 票号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商业资本高达1000万两白银,电视连续剧《 昌晋源票号》即是以渠家为 原型,今天山西 祁县的 渠家大院和山西平遥的 百川通票号就是 当时的缩影。根据人口普查统计,每10万人当中约有5.82个姓渠的,全国渠姓 人口大约有750000 余人。

渠氏探源

为了避免渠氏的 源流被异化,避免被虚构的沮渠氏掩盖并替代真正的渠氏的源流,以假乱真或弄假成真,避免被《渠氏源流初探》的 作者幻想的迷雾所迷惑,为了揭示中国渠氏的真正源流,今对渠氏的源流问题进行肤浅的探讨。

宋· 罗泌《 路史》称,渠氏为“康叔之后”。《中国名人大辞典· 姓氏考略》等也说:“渠氏为康叔之后。”并称渠氏出于“姬氏”。据史载, 西周 初年,分封姬氏 诸侯53个,以后衍生出140多个姓氏源于姬氏。

康叔为周武王同母 少弟,因封于康, 故名康叔。明·胡广《春秋大全》说:康叔为“姬姓侯爵,出自周武王同母少弟,封为成王, 大司寇,食采于康,谓之康叔,成王诛 武庚,灭 三监,中分其地,以其半立康叔,封为卫伯,分以大路(大辂车), (红色旗帜),旃旌(红色曲柄旗),大吕之乐(音乐用大吕的大钟),命以康诰(用尚书中的《康诰》命令他),而封于 商墟,其地汲郡,朝歌是也”。是指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摄政,商纣王儿子武庚(周初封为殷君)勾结三监造反,为周公旦所灭,把原商都(河南安阳)周围地区封于康,建卫国,建都于朝歌(河南淇县),并把 商朝 遗民迁于王城(洛阳),派康叔 拥兵看守,以防叛乱。卫国是周初分封最强大的 诸侯国。

康叔 后人中何时何人从姬姓分封到何处开始姓渠的呢?由于笔者手头资料不足,对于何人何时尚不确知,这也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时间在 公元前708年前是肯定的。   椐孔子《春秋》记载,公元前708年渠伯的后人中有位渠伯纠,曾摄父职受聘到 鲁国处理鲁国的重大事件。渠伯纠的父亲在 东周任冢宰(国家总理级),渠伯纠是代替其父出使鲁国的。徐俊元《 贵姓何来》一书说:“渠伯纠曾摄父职,出聘列国。”但其父并非渠伯,渠伯当在其先,先在何时,其具体时间也无从确知,康叔的后人中何人封到渠国为渠伯的,为 史料所缺,虽无从查知,但在公元前708年前是无疑的。也就是说康叔的某代后人被封为伯爵,到封地“渠”建立“渠国”,称为渠伯。也就是被封为“伯爵”当然是贵者,贵者当然就有姓有氏了,他的后人就以出生地(渠国)从姬姓中脱离出来称为“渠氏”,“姬”姓成为“渠氏”的“祖考之所自出”,“渠氏”为“姬氏”的子孙所自分,渠伯的后人就以“渠国”的“渠”字为姓了。到后来渠伯纠的 父子时代,当然姓渠氏,于是才有渠伯纠 之名,无疑这也是遵循着“天子建德,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的根本原则的。

因为渠国 不象后来的秦、楚、齐、燕那样强大, 历史文献多,尽人皆知,但考之 典籍还有案可稽,有据可查,有史为证的。宋· 戴溪《 春秋讲义》对《春秋》所载之“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解曰:“宰,冢宰也;渠,国也;伯,爵也;纠,名也;天子之上士, 书名。今渠伯纠 畿内之君,天子之宰……”。说明“渠”是国名,其地址在畿内。晋· 杜预《春秋 左氏 经传集解》,注云:“渠,周地”。《路史》也说“渠,畿内国”。畿内是指东周京畿以内的国家。东周的京畿在王城, 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渠国就在今天洛阳附近。在洛阳附近的什么地方,《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说;“七月己巳, 刘子以王出,庚午次于渠”。是说在 鲁昭公二十六年,东周 王室发生了 王子朝的叛乱,七月十七日(己巳),刘文公带着周敬王从王城逃出, 向东方的渠国逃跑,十八日(庚午),赶到渠国住下。由此可知,渠国在洛阳 以东约一天左右的路程。 清代 学者 江永《 地理考实》云:“按:渠,周阳渠也,今 河南府 洛阳县,亦谓之九曲渎。”《汉语大字典》:“渠,周 地名,在河南省巩县西”。总之,渠氏出自渠国,在 河洛地区,渠国是渠伯的封疆之地,地址在今洛阳市以东,巩县以西的位置,这也说明了从周桓王以前的渠伯被封到渠建渠国开始,到鲁昭公二十六年,最起码上下二百年以上,渠国一直走存在的。这不就很清楚了吗?

历史上对渠氏的始祖还有三种说法:

(1)渠氏为渠伯之后:中国成书最早也是最有权威的姓氏专著, 唐代 林宝《 元和姓篡》说:“渠,周大夫渠伯之后。”林宝,太常博士,他根据当时社会上常见的姓氏并对各姓授姓之源进行考证,编《元和姓篡》。 继后,宋· 郑樵《通志· 氏族略》, 宋元 时人所编《氏族大全》,明· 凌迪知《 万姓统谱》, 近世《中国名人大辞典·姓氏考略》, 今人傅永和《姓氏 典故》,徐俊元《贵姓何来》, 赵家树等《 千家姓查源》等,众多的姓氏书籍,均有类似的记载。

儒家经典之作,中国 编年史奠基人孔子《春秋》以及《春秋》三传中的《左传》、《春秋 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对渠伯纠、渠孔、渠子有以下记录:

孔子《春秋》:桓公四年“夏,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左丘明《左传》:桓公四年,“夏,周宰渠伯纠来聘,父在,故名”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桓公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宰,渠伯纠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宰渠伯纠者何?下大夫也。”

谷梁赤《春秋谷梁传》:桓公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宋·李明復《春秋集义》(《四库全书》155):引胡安国(南宋经学大家, 中书舍人兼侍讲,宝文阁大学士)曰:“宰,冢宰也;渠,氏;伯,爵;纠其名也。 王朝 公卿书爵,大夫书名,上士中士书名, 下士 书人,例也……”。明·胡广等《春秋大全》:“宰,冢宰也,受 王命以统百官,渠伯纠其名也,王朝公卿书爵。”明·夏树芳《奇姓通》:“《春秋》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注:渠,姓,伯纠名也, 王官之宰,当以才受任,而伯纠摄父职,出聘列国,故书名以讥之。”古今以来研究《春秋》以及《春秋》三传的专家学者不知凡几,均明确无误又异口同声地说:“渠,姓也”,并认为渠伯纠父是 周天子的冢宰,渠伯纠摄父职到鲁国去处理鲁国的事务,这是不争的 事实。至于 鲁桓公的乱臣贼子的作为以及渠伯纠受聘到鲁国是否合乎当时的理法制度,则不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

康叔建卫国,渠伯是康叔的后人,渠伯所建的渠国在东周京畿王城的附近,渠伯的后人中渠伯纠的父亲被征招到东周中央政府任职,其后人又在卫国 繁衍生息生活与工作,这是合乎逻辑的,也是为史料所证实的。

公元前660年,山西东南部 赤狄 部落因受 晋国的压迫,东下伐邢灭卫,在这次战争中,由于卫国人对 卫懿公好鹤不理国事极为不满,临时拼凑人员抗狄,临时派大将渠孔挂帅,结果战败,渠孔战死,卫国灭亡。《左传·闵公2年(公元前660年)》记载:“冬,十二月,狄 人犯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参战战士)曰:‘使鹤(让鹤去打仗吧),鹤有禄位(鹤享受高官厚禄),余(我们)焉能战’。公(卫懿公)与石祁子块(玉),与宁庆子矢(箭),使守(守城),曰:‘以此赞国(帮助国家),择利而为之(选择有利的事干吧)’。与夫人绣衣(刺绣的衣服),曰:‘听于二子(听他两个人的)。’“渠孔御戎(率军抗敌)。子伯为右(右路),黄夷为前驱(先锋),孔婴齐殿(压后阵)。及(与)狄人战于荧泽(郑州北,黄河以北地区),卫师败绩,遂灭卫。”这也说 明渠孔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左传·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卫公孟挚狎齐豹,夺之 司寇与鄄,有役则反之,无则取之。公孟恶 北宫喜、褚师圃,欲去之。 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妻,惧,而欲以作乱,故齐豹、褚师圃、公子朝作乱,……齐之宰渠子召 北宫子,北宫子之宰不与闻谋,杀渠子,遂伐齐氏,灭之。”这里是说在公元前522年卫国的一次内乱,卫灵公的 兄长公孟挚依仗权势欺压侮辱大臣,并因公于朝与襄公(卫昭公的父亲)的夫人通奸等问题,酿成齐豹、褚师圃、公子朝 等人联合起来叛乱,在这次叛乱中齐豹的家宰渠子被害。这也是渠氏在当时卫国存在的 客观证据。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近三千年来渠氏之所以姓“渠”,其源头就是在 这个时代的渠伯,渠伯纠、渠孔等,他们生活的时代和区域。二千多年来, 历代的 经学家在解读经文时无不释“渠,姓也”或“渠,国也”,渠国后人以国或以地为姓氏,其概念都是一样的。但作者在《渠氏源流初探》中,就是在这里 做手脚,曲解经意,歪曲事实,否定“渠”字是姓。一样的经文,在经学家眼中“渠,姓也”,到作者的眼里就变了形,嘴里变了味,甚至举例歪曲,风马牛不相及,说“它的真实性却恰恰可能是最脆弱的”,说“最脆弱的”我们认为是有可能的,但要拿出证据,而不能毫无根据说:“至于渠孔、渠伯纠名字里所含的‘渠’字最大可能,它是‘名的构成要素’,而不是‘姓的构成要素’”。我们要问一下:古代的孔子、左丘明、 司马迁、 班固、林宝、胡安国、林广,直到当代的经学家哪位是最脆弱的,经学家异口同声说“渠”是“姓”,还真敌不过作者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脱离事实依据吗?其实,无非是作者自命不凡,挂着“逻辑思想”的幌子,把渠伯纠、渠孔的“姓”给否认掉,进而把汉代的渠参、渠穆等也都全盘否定,制造出在沮渠氏以前的中国没有“渠氏”的假像,好让当今的中国渠氏都象作者一样,当人数典论祖, 茫然不知,赶快找来《 中国姓氏汇编》查找看看哪种与渠氏对上号的, 找点对接,以为胡人沮渠氏谛也,然后把当今中国所有渠氏都嫁接到早已死亡的这块朽木上,让沮渠氏取而代之,移花接木,企图让当今中国渠氏承认沮渠氏才是其 祖先,作者真是妄费心机。扭曲历史竟达到如此地步,这叫什么“逻辑思维”?如此研究历史,能研究到何处去?

到汉代, 汉武帝时,有攻打 匈奴有功的渠参被封为赞侯,还有 尚方监渠穆等。 西汉学者 史游编写当时的儿童读物《姓氏急就章》,可称为中国最早的《 百家姓》,书中收集当时社会上常见的姓氏200个,其中一句为“宪义渠”。注意,这里的“义渠”,不是古代 义渠国的义渠氏(详见后文)。“渠”是指的单姓“渠”氏,因作者仅编写当时 汉族人的姓氏,并不涉及外族人的姓氏。其中的 复姓姓氏也只有三个,即“公孙、淳于、令孤”氏,说明渠氏在当时还是较为常见的姓氏。

历代以来,许多姓氏书籍中都记载着有关渠氏的资料,说明渠氏的 起源与当时的渠氏代表人物,兹举几例,以示一斑:汉代史游《姓氏急就章》说:“《左传》卫有渠孔、渠子;周有宰渠伯纠;汉有尚方监渠穆”。唐·林宝《元和姓篡》:“渠,周大夫渠伯之后,卫有渠孔,汉有渠参封赞侯”。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渠,周大夫渠伯之后,卫有渠孔,汉有渠参封赞侯”。明·凌迪知《万姓统谱》:“渠,周大夫渠伯之后, 周朝有渠孔,卫人;汉朝渠令参,封赞侯;穆,郯令;渠仲宁,明,滕县人,……渠兆昌,祁县人,隆庆庚午举人”。明· 李日华《姓氏谱篡》:“渠,周大夫渠伯之后, 汉渠参封赞侯。明渠仲宁,滕县人。渠精地理,文皇召试,用量天尺度地,所言皆验。”今人王万邦《姓氏辞典》:“渠,最早见于 唐朝《元和姓篡》。渠姓,源于周大夫渠伯的后人,用其名中的‘渠’作为姓。 春秋时代有渠伯纠,担任过 周王的 宰官,明朝有渠澄清,担任过宣城训导。见《徐州府志》”。《中华姓氏源流通谱》:黄帝元妃 西陵氏的 长子意昌之系有:“少典氏第三十九代,卫有康叔,康叔名封,凡三十七世,而君角灭 于秦。有小王氏,…… 孟氏,弘氏、 辟氏、壁氏、宪氏、孺氏、黔氏、渠氏、朝氏……等。”

(2)另外,还有 史书如宋·罗泌《路史》说:“渠,周大夫渠伯纠,后有渠氏”。(3)傅永和《姓氏典故》引《希姓录》说:“渠,周大夫渠参之后”等,(2)、(3)两种说法,显然不当,已见前述,兹不复赘。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