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知识
手机版
关注问题
归科辉
2021-07-15
一、姓氏源流
游(Yóu 游)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 姬姓,以 祖上 之字命姓。 春秋时期, 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 郑国。春秋时期郑国 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字子游,他的 孙子游皈以 祖父之字命姓,其后皆以“游”命姓,称游姓。
得姓始祖:从《元和姓纂》一书考证,游氏 起源于 春秋时代的郑国,是郑穆公 之子 公子偃的 后裔。由于公子偃字子游,所以他的子孙才有“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游。春秋时代的郑国,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所传, 后世的游氏 家族,既然是传自郑国的 公族,则诚然是圣君周文王姬姓的后裔。 古代的郑国在今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地带,国都设于新郑。故子游就是游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游姓在大陆没有列入 百家姓前一百位, 在台湾排名三十六位。源出于姬姓。春秋时期,郑穆公有个儿子名为公子偃,字子游。子游的孙子皈为纪念他的祖父,就取祖父的字中一字“游”为姓氏,称为游氏。游皈的 二子游吉号子大叔,继著名 宰相子产后执掌郑国国政,游氏的声名也随之大张,传播更为广泛了。 春秋时候,晋桓庄之族中也有游氏。另据部份族谱记载:由王氏改姓游, 明朝永乐年间王先益为游家 养子,其后以游 为姓。游氏堂号有:冯翊、广平、立雪、东兴。自子游传至游道保,讳匹,号五丈,当 李唐世乱 之时,道保南迁南闽 剑州建阳禾坪村(今长坪村),建家立业,子孙蕃衍,分布江西之赣州、于都、会昌、瑞金、兴国、庐陵 等地。到 南宋时,因兵荒马乱,游氏68 世祖,字文珀,号二三郎(约生于1131年)于1175年从江西庐陵林息坑迁来 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阔滩坝头(今稔田镇化厚村上游屋老屋子里)开基立业。游氏从 唐末五代开始,游姓在今我国南方的福建地区,就已兴盛起来。由此可见,福建的游姓,是由河南而江西、再浙江、然后逐步 播迁到南方的。游氏 族人迁徙外地甚多,海外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大陆有重庆市,江西的赣州、遂川、黎川、龙南、定南、崇义,广东的河源,浙江的遂昌,福建的永定、三明、龙岩、武平、漳埔、宁化、明溪等县市。本县的歧坑、宫子前、灌子坑、沙子凹、石牌岗等乡村。台湾游姓以福建诏安移居者为多,现在分布较多的县市,有台北县、市,宜兰县,桃园县,彰化县等(余略)。
三、历史名人
游 吉:春秋时郑国正卿。据《左传》说, 游吉即太叔,美秀而文,熟于 典故, 继子产为政,“不妨猛而宽。郑国多盗, 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按,指子产),不及此。’与徙兵以攻萑茌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游 恭:五代时期的 吴国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恭的儿子叫 游简言,后来在 南唐朝中当 丞相。
游 复:宋朝学者,他学识极富,言行儒雅,附近人都将青年送到他 门下学习。
游 酢:北宋学者、哲学家,建州(福建省)建阳人。他拜理学家程颐 为师,刻苦读书,学问渊博,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元封年间中 进士,再为 太学博士。他与杨时初次拜见程姬姓时,程姬闭目而坐,二人站在门外而不离去。等发觉时, 门外已雪深三尺。,此即“立雪程门”成语典故的 由来。游酢的主要成就,还在学术方面,被后世学者尊称为“若山先生”。他所著的《易说》、《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等书,尤受学者的推崇。
游 芳:明代学者。通 五经,精博物理,隐居授徒。著有《皇明 正音》。
东晋十六国时赵有 车骑大将军游子远, 北魏有 雍州 刺史游雅,隋代有 治书侍御史 游元, 宋代有丞相游似,明代有 按察佥事游明。
游 寿:他愤恨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素为孙中山所赏识。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时,随黄兴攻 两广督署牺牲,年仅17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72烈士之一。
游明根:字志远, 南北朝时北魏广平 任人。博学经史,孝文帝时官仪部 尚书、 大鸿胪卿,封新泰侯。做官五十余年,以仁和处世,以礼让接物。
游日章:明代廉州知府。 嘉靖进士,在临川任了五年 知县,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后任廉州知府。著有《 骈语雕龙》。
四、 郡望堂号
1、 郡望
广平郡:汉景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时置左冯翊,为“三辅”之一, 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2、堂号
广平堂:游氏春秋时期发祥地在原河南广平郡(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故堂号曰“广平堂”。古书《交际大全》载有广平郡望,其中有“声实俱茂(雅),秀美而文(吉),清德重名(酢),善诗卓识(诚之),独步六朝之伯始(肇),并膺三辟于高闾(明根)”的佳句。 括号内是 历代游氏 先贤名,内涵深刻。
美秀堂:春秋时,有游吉(游皈的二儿子)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他继 名相子产之后任郑国宰相,为政宽和。
仁和堂:北魏游明根任大鸿胪,处身仁和,接物礼让。故游氏又称“仁和堂”。
立雪堂:原于“程门立雪”,典出宋代学者游酢、杨时向儒学家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游酢(游氏66世祖),字定夫,号 豸山,与学友杨时都已是40来岁的进士了,还要继续求学,从福建到河南洛阳拜著名儒学家程颐为师。游、杨来到程家,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蒙眬中知有二人来却不动声色,二人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是游、杨二人,装作一惊道:“啊!贤辈犹在此呼?”那天正是严冬最冷的一天,门外已积雪三尺。“程门立雪”传为佳话,流传千古。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