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问题
招青表
2021-07-15
大明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东北部,距 南宁104公里, 210国道 公路东侧, 山体从西北走向 东南,鸟瞰平面长100多公里,宽25公里,是被著名的地质学家命名为“广西弧”的都阳山——大明山——大瑶山——驾桥岭弧形 山系的西翼,横跨 上林县、 马山县、宾阳县、武鸣县, 平均海拔1200米, 主峰 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与上林两县 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中部最高的 山峰。 由于“黄金弧”的走向正好迎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季风,因此内外两侧的 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差别。“黄金弧”的外缘是海洋气流的 迎风坡,气候湿润 多雨,内缘是 背风坡,雨水相对较少。弧形 山脉内缘,构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弧形山脉外缘构成沿 右江、郁江和 浔江分布的 百色盆地、 南宁盆地、郁江 平原和 浔江平原。大明山平均海拔1200 多米,属于 高山 森林气候。大明山 夏季7月 平均气温21℃, 山下海拔约200米,年平均 气温约21℃, 在山上,却只有14℃左右。 盛夏,山下有30多度的高温,山上仍是阴湿的凉爽天气,—般也只有20°C左右,受 南亚热带风及地形影响,山上气温比山下低8℃-10℃。按气候学的划分,五天为一候的候平均温度在22℃以上为夏天,那么在大明山上并没有真正的夏天,夏季 南宁市气温酷热难耐时,山上却冷风习习,一派 清凉世界的 风光,晚上睡觉还要盖薄棉被。大明山是 南国理想的避暑 圣地, 1980年10月18日陈慕华副总理上大明山考察时,对这里夏天的气候赞叹不绝,指示要把大明山建设成为像 庐山一样的避暑 旅游区。从山下到 山顶,气候与 植被呈现垂直变化。山下是 热带季风气候,山上依次变化成 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大明山四季景色迥然不同:春季百花盛开,色彩斑斓;夏季烟雨蒙蒙,瀑布飞舞;秋季红叶满山,如霞似火;冬季下雪结冰,银装素裹。迷人的景色使大明山被人们称作“广西庐山”。 广西大明山 由于地势和气候的特殊条件,这里保留有大面积的天然生态系统,有丰富的 植物资源和各种 珍奇动物,是广西珍稀动植物的宝库,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 桫椤、格木、钟萼木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 白豆杉、 福建柏、 观光木、 马蹄参、紫荆木等16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 穗花杉、 长苞铁杉、 青钩栲、 粘木等9种,特有种88种,局限于大明山的特有种有30多种,其中许多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对研究这里的 古地理很有价值。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黑叶猴、 金钱豹、蟒3种;属二级保护的动物有 林麝、苏门羚、黑熊、原鸡、白鹇等34种;有经济价值与科研价值的动物164种,国家濒危动物48种,广西区级 保护动物83种。此外,大明山还是鹰科、秧鸡科、 杜鹃科、 三趾鹑科、 卷尾科等 候鸟迁徙的停歇地和必经 路线,是研究候鸟迁徙路线的 理想之地。
大明山作为 国家森林公园最具有旅游 观赏价值的植被景观主要是 热带雨林型的郁闭乔木林和山顶苔藓矮林。 沟谷乔木林主要分布于谷深坡陡的甘南河、 朝阳沟的部分 地段。山顶苔藓矮林主要分布在高山近山顶部位,约在1400米以上。
在大明山的下最沟,有一个奇特的 桫椤谷。这里景观雄险幽深。 山谷中广布恐龙时代的树蕨—桫椤和黑桫椤,总株数有数万株。其中桫椤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极为珍贵。沟中海拔595米处有一株桫椤王, 胸径达37.2cm,,主干高9米,是国内最大的桫椤树之一。
山顶苔藓矮林因为在高山大风的强烈吹塑下,形成低矮的粗短枝茎,顶平斜出的树冠,似一株株天然 盆景,又因海拔高,常有 云雾笼罩,湿度大,在树干树枝附生着青青的苔藓,成为 山顶上独有的苔藓矮林,其间常伴生灌木类的多种杜鹃花。每年 春天杜鹃花盛开的时候,山上就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大明山在历史上曾经是珍稀动物华南虎和鳄鱼的 栖息地,据武鸣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二年,县域虎害严重,据葛圩、林圩、六塘、马头 等地统计,遭受虎害伤亡者几百人”。直到解放初期,大明山的华南虎才绝迹。而鳄鱼在明代就绝迹了。 大明山的隆起和断裂,使大明山成为岩浆活动地带,生成了许多奇异的矿产。重要的有铜矿、 钨矿、铀矿、钒矿等,其中稀有的五氧化二钒蕴藏量居全国第一,铜矿蕴藏量占广西的三分之一。丰富的铜矿蕴藏使大明山 地区成为广西最早的冶铜 基地,孕育出 壮族最早的 青铜文明。传说古人曾在龙头山前的山谷中发掘出一把镆铘宝剑,因此大明山的别名也叫镆铘山。环大明山地区是广西 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历史 文化资源最为奇异的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广西第一 奇山。
大明山是武鸣、 马山、上林、宾阳四个县的 水源 发源地,这四个县共有33条主要 河流的源头位于大明山。发源于大明山的数十条大小河流养育了 周边200多万的人口,孕育出了 大龙湖、 清平湖、 灵水、罗波湖等一颗颗璀烂的 南国明珠。由于 地理位置与地质构造的独特,使发源于这一山脉的 水系呈现出许多灵异的现象。
大明山南麓的武鸣县 马头乡和两江镇,蕴藏着一条神秘的黄金带,这一地带是大明山隆起而形成的地质 断裂带,断裂带走向与大明山走向大体一致。沿断层 构造线形成雷圩——两江圩——和圩——马头圩断层 谷地,武鸣至马山间的公路即沿断层谷地延伸,公路两侧,常见 断层三角面犹如鬼斧神工般地砍截扭曲,地层如同大树年轮一样整齐排列,成为独特的地质景观。由于岩浆在断裂带活动的加剧,使这一地带形成一条黄金与铜的富矿带。这里的黄金的分布有三种形态,一是脉金,蕴藏于 地层深处,二是堆积金,分布 于山前沉积层中,三是砂金,分布于大明山流出的 河溪沙砾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一地带的河流中随便撮一泥箕沙土淘洗,都会发现微小的 金屑。这里的铜矿蕴藏量也非常丰富,已探明储量为2600万吨,占广西已探明储量的30%, 金属量为27万吨。矿石一般含铜35至4%,最高达8%至10%。最为奇异的是这里的铜矿也含有金和银,原矿加工所得的铜精矿中,每吨含有黄金1.29克至3克,银374克至420克。大明山 南坡山前断层谷地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带。这一地带除了金、银、铜外,还蕴藏着丰富的钨、锑、铅、锌、铁、锰等矿藏。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