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古今
2021-07-15
先看宋朝:
宋朝是 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开创 以来,即治坑矿、组织茶盐开发。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 手工业中, 民间 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在宋朝立国 之初,宋太祖赵框胤就号召人们"多积金、市 田宅以遗 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诏"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令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 之道。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这些政策导向使商业大潮兴旺,商贸高速发展, 钱庄业迅猛发展,促使宋朝在世界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 纸币和银行。银行可以 贷款、异地付款。 北宋时期就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 矿藏,全国各地也出现了 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如造船厂、 火器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各地的 官窑等。厂里的工人按期领工资。 南宋时的 军器所 工匠竟达七八千人。造会子局,有徒工一千二百 余人。绫锦院织工达到四百余人。除公办的工厂外,一些私办的工厂也相继大量的出现与繁荣。因为经济的空前繁荣,宋 钱币 铸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时全国年 铸币506万贯。(唐朝最盛的开元 盛世年铸币32万贯)。
宋代的 货币形式与 种类太过丰富。 铜钱、 银锭是宋朝的 本位货币。宋朝 铜币和铁币并用,有些宋币含有合金成分。此外还有些银质钱币。宋代的钱币无论是种类、 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 中国古代历史上 造诣最多最好的钱币。宋币上铭刻的 文字 书法优美多为名家及 皇帝 手笔, 篆隶真 行草俱全,还古 篆体、 瘦金体。种种精美的 货币 使人爱不释手,宋钱币的 艺术总类 艺术性工艺最高。宋钱是当时周边各国最喜欢最坚挺的货币。宋钱成为 南海诸国的镇 国库之宝。虽然辽国、金国等国也仿制宋币造钱,但在金国流通最多最广的是宋钱。直到现在出土存世的宋钱还是最多的。在今天东到 日本、西至 欧洲、 非洲的广大 地区都有出土。足见宋的繁荣与强盛。为免携带大批铜钱来往之烦劳,在公元998年(咸平元年)前后在四川地区民间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 我国也是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宋政府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负责纸币发行的官方机构"益州交子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人民银行。公元 1024年宋政府开始印刷发行"交子",此种"交子"铜板彩印,上面印有 鸟兽、 花纹、 图案或故事等,异常精美。交子的面值为自一贯文至十贯文的固定面值,以 铁钱为本,备有发行准备金,已经基本具备了 近代本位货币的 特征 要素。其施用愈来愈广泛。 票据的使用为商业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纸币逐渐代替了铜钱做为主要交换媒介。商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宋王朝调整了 历代立法中重刑 轻民的 传统做法, 义利并重相当重视经济立法。法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 方面,专门设置了专卖法,如 盐法, 酒法, 茶法等 法令。宋代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 时期,其立法活动频繁,法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法规的制订、实施各方面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宋的经济法令,注意到了 国家与经济活动者之间的 利益分配关系,顺应 商品经济的 规律。宋朝获得庞大的 财政收入是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 生产力 水平提高的结果。丰厚的 社会财力使得政府既不必求苛税于民又能保证 政府收入。这就缓和了 社会矛盾,进入治理国家的良性循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公元 1077年,北宋 税赋 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 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 工商税4911万贯占70%。 构成国家财政收入 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了, 宋时中国的 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商业 社会那迈进了。宋朝的手工业中还出现了铜板印刷的广告。比 西方 资本主义印刷的广告要早三百多年。 大学者 苏东坡曾给一做油食 老妇人做过一首广告诗,使之 生意大振。 沈括的货币流通速度论达到了 现代 货币理论水平。此外宋朝已出现类似现代报纸的"小报"了。世界的中国的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于 大宋强盛的商业浪潮中。
宋朝是 中国社会市民 阶级正式产生的 年代,大批的 手工业者、 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的生活及 审美趣味和 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的 文化高度繁荣, 戏曲、 杂技、音乐、 诗歌、 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发展。宋代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化。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 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宋朝发达的交通为 人类封建史之最。宋朝每十里设一邮亭,每三十里设一驿站。各地的 官道星罗棋布、四通八达。宋政府对邮驿是十分重视的"以法治邮"的做法,保证了邮驿的正常运行。"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宜驿分明。"地经就是地图,宋朝的地图已经相当的精确。宋朝四京是东京 开封府, 西京 洛阳府, 北京大名府,南京 应天府。宋代大 城市人口集中,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临安都是超过百万 人口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洲一样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宋朝十万户以上的 城市由 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南宋末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 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在城市所有干道的塔上都挂有一个时针。每个钟都 有一个人看守照料。他敲着铜罗报时,即使在很在窄的小巷都会回荡着这种声音,随后他用文字把时刻展示给人们看。北宋富强160多年,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汴梁城不仅 旱路畅通发达,水运也十分发达。"舳舻岁岁衔清汴","联翩漕舸入神州"。"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宋朝的汴梁城已经用煤(西方称之会燃烧的石头)而不是用 木材生火做饭取暖了。当时西方都是用 木头劈柴生活作饭取暖。中国 1949年解放后的各大城市都没有达到这一点。新兴的 市民阶层的诞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 宋人 消费意识浓烈,极大地刺激了 茶坊 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宋朝的城市不像唐朝的城市一到黑夜就一片黑暗了,宋城在黑夜里是灿烂的 光明之城。因为宋朝不像唐朝一样实行宵禁,宋人有夜生活。一到夜里,宋人就自己的房间里、在家门口、庭院门口都点上了灯,因而到处都有灯光。在夜晚赶路游玩的人们都拿这各种各样的灯笼。因此在夜晚整个城市都在闪烁。在 夜晚城市里灯火通明,叫卖声到天明。在"瓦子"、"勾栏"等固定娱乐场所 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夜间饮食店铺生意兴隆,直到太阳从新升起 街上一样挤满了人。"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其余桥道 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 卖卦人 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 卖市食,至三更不绝。 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酒垆博塞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不止是 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等少数的宋人而是 城里的广大的市民、大多数的宋人。宋人生活得是如此富足幸福。宋朝没有"路有冻死骨"的贫穷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观绝望。只有"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醉生梦死的乐观、繁华。

再看明朝:
明代人口已达5000~6000万人。另一项统计数字为, 洪武26年7000万, 明末崇祯三年1。9亿。此时农业得到很大发展,红薯,南瓜,蚕豆,土豆, 玉米, 棉花等农作物已由国外传入中国。城市形成和快速发展。 南京人口已达100万以上。据德国 学者贡德。弗兰克《 白银资本》一书中提出的数据,中国明代 远洋船舶吨位达到18000吨,占世界 总量的18%。
明代手工业得到巨大发展, 潞安府就有 织机1.3万张。松江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成为明朝==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地。
永乐时铁 产量达9700吨,其时西方 俄国产量最高,不过2400吨。制 铁厂可拥有六七个冶铁炉,需要雇佣上千个工人。
南京一地有众多的陶瓷厂,每年可生产100万件 瓷器。其中许多是专门为出口而设计的——出口欧洲的瓷器绘有 宫廷图案,出口 伊斯兰国家的瓷器则绘有雅致的抽象图案。…
有学者认为明代 工业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二。中外 学术界公正的指出当时中国已具有占 全球财富总量的1/3的经济实力。弗兰克在他的《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如果说在公元 1800年以前,有些地区在 世界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那么这些地区都在 亚洲。如果说有一个 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及其‘中心’等级体系中占有‘中心’的位置和 角色,那么这个经济体就是中国。”西方学者布鲁克(1998年)在其研究明代 经济与社会的 专著的导言中写道:“中国,而不是欧洲,是当时世界的中心。”西方学者汉斯。布罗埃尔(1972年)在其著作中说:“中国凭借着在 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 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贸易都是顺差”。
由于当时欧洲拿不出过硬的东西向中国出口,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从公元 1500年到1800年这三个 世纪,欧洲所能生产和出口的最重要 商品,就是金银,而它是依赖掠夺在 美洲的 殖民地才实现的。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二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曰本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全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自公元1600年起为120000吨白银,自1545年起为137000吨。)的一半。另据西方学者冯格汉(1996年)的估算,中国占有世界白银产量的1/4到1/3,高于欧洲 西亚等各地区。在 明清小说中可见到老百姓经常以 银两作为交易货币,是一佐证。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