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闵姓氏的由来”的回答
姓氏知识
手机版
关注问题
湖诗妙
2021-07-15
闵姓-- 姓氏来源(聚集地、 家谱、历史名人)

一、姓氏源流
闵姓来源于鲁国公族,而鲁国公族又来源于周朝王族,因为周朝刚建立时,周王族中有一位叫伯禽的,被分封到鲁地,建立了 鲁国。而再追溯上去,周朝王族又是 黄帝中重要的一支,周的 始祖叫 后稷,后稷就是黄帝 嫡传 后代。鲁国的鲁庄公 死后,他的儿子名叫“启”,当了国君,当时还很年轻,只过了两年,就被人杀害了。后来 王室追加封号给他,称为鲁闵公。闵,就是怜悯,可惜、痛心的意思。好在鲁闵公已经有了 独生子,后来他的 子孙,就取闵字作为姓。

二、迁徙分布
上古周朝时,鲁国的鲁庄公死后,他的儿子名叫“启”,当了国君,当时还很年轻,只过了两年,就被人杀害了。后来王室追加封号给他,称为鲁闵公。闵,就是怜悯,可惜,痛心的意思。好在鲁闵公已经有了独生子,后来他的子孙,就取闵字作为姓。闵姓来源于鲁国公族,而鲁国公族又来源于周朝王族,因为周朝刚建立时,周王族中有一位叫伯禽的,被分封到鲁地,建立了鲁国。而再追溯上去,周朝王族又是黄帝中重要的一支,周的始祖叫后稷,后稷就是黄帝嫡传后代。闵姓后来在 陇西郡发展成 望族,世称陇西望。闵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 大姓。

三、历史名人
闵 贞:号正斋。 清朝 广济入。学绘事,追摹其父母像而奉把之。远近称为孝了。旁通绘画山水花鸟,尤精于篆刻,朱鸳。 翁方纲皆器重之。
闵子骞:名损。 春秋时鲁国人。是 孔子 弟子七十二 贤人之一。他幼年丧母,受后母虐待,冬天后母所生的两个孩子身穿絮着棉花的棉衣,而他和亲 弟弟衣内絮的是芦花。他 父亲得知后,要把后母休掉,他劝阻说:“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亲听从了他的劝告,后母因此非常羞愧,从此善待他们 兄弟与自己的亲生子一样。闵子骞顺事父母,友爱兄弟,被列为 中国历史上 二十四孝之一。

四、 郡望堂号
1、 郡望
鲁 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陇西郡:秦代设置,治所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据。《 路史》记载:“鲁后有闵氏”。一曰,周大夫闵子马之后。望出陇西。
2、 堂号(缺)
【闵姓 宗祠通用 对联】

〖 闵姓宗祠 四言通用联〗

源自 姬姓;
望出陇西。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闵姓的 源流和郡望。

芦衣感母;
简牍相夫。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幼时受后母虐待,冬天的棉衣里被装入芦花,后母的亲生 二子则是棉絮。他父亲知道了,要赶走 妻子。闵损说:“母在一儿寒,母去三儿单。”后母听了,感悟而悔恨,从此待三个 儿子都一样。下联说 清代钱塘人闵怀英,字畹馀,方祜俊的妻子,善写 笔札,曾在 官署中帮 丈夫管理 文牍。又能诗,有《猗 香楼吟稿》。

望隆五俊;
德列四科。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 西晋 广陵人闵鸿,与薛兼、 纪瞻、顾荣、贺循号称“五俊”(五个杰出的人)。初人京城洛阳,司空 张华就叹道:“此人是南金(南方杰出的人才)啊!”文学家陆机、 陆云兄弟也认为他是奇人,说:“此人不是龙驹,也是凤雏。”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闵损。四科,指 儒家评论人物的分类,包括 德行、言语、政事、 文学。闵损被列入德行科。此联另有版本上联为“望隆五俊”。

英才独秀;
纯孝流芳。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闵鸿与薛兼、纪瞻、顾荣、贺循号称“五隽”(亦称“五俊”)。张华见而叹曰:“此南金也。”二陆深奇之,曰:“此儿非龙驹,当是凤雏。”下联典指春秋鲁·闵损事典。

德行世泽;
贤孝家声。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鲁·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德行第一事典。

〖闵姓宗祠 五言通用联〗

廷甲廉为政;
子骞孝传家。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 明代 万历 进士闵廷甲。廉直有声,官至通政使。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孔子弟子闵子骞,以孝闻于世。

正斋秦汉志;
仲叔 节士风。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 画家 闵贞,字正斋。善画,工 篆刻,被誉有“秦汉遗志”。下联典指 东汉 名士 闵贡,字仲叔。世称节士。

〖闵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门庭兴旺家声远;
文章华国道脉长。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 鹤顶格典嵌闵姓的“闵”字析字联。

万卷 图画秦汉志;
千寻 竹斋翰墨情。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闵贞事典。下联典指清代画家闵冰翊,本 朝鲜人,侨居 沪上,所居曰“千寻竹斋”。

〖闵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德行纯全,单衣顺母言无间;
志操高洁,片肝累令寓移开。
--佚名撰闵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闵春秋时鲁国人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事典。下联典指汉代 贤士 闵贤事典。

闵姓源出姬姓。 黄帝后裔。
五帝之后,[尧]禅天下于[舜]。[舜]命[弃]掌管天下的五谷。[弃]又叫[后稷],帮助[ 大禹]平治水土、 教民耕种有功被封为 诸侯,立国于渭水(今陕西宝鸡、武功附近),史称“上古五大贤臣”之一。
5代后传至 姬公刘,国势渐强。又经12代,传至姬昌(周文王),国势有天下三分之二。 公元前1066年,姬昌的儿子姬发(周武王) 灭商。建国。国号“周”。
姬发的弟弟姬旦( 周公)在灭商过程中功劳第二,( 姜子牙第一),封地“鲁”国(山东曲阜)。周公因摄朝辅政,其封地鲁国国君的职位由 长子伯禽嫡传。公元前662年,鲁庄公的儿子 公子启即位, 两年后为孟孙庆父争位所杀,谥号为“闵”,意思是痛惜,痛心。启的后代就以谥号中的“闵”为姓。
闵姓来源于鲁国公族,而鲁国公族又来源于周朝王族,而再追溯上去,周朝王族的始祖后稷是黄帝25个儿子得到的12姓之一姬姓的嫡传后代。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