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靖涏
2021-07-15
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 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 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 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 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 传统文化,吸收了 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 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 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 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 国学,只有接续 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 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开 民智,鼓民气,培民德,隆国运的大好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 革命精神.做人的良好习惯都是在幼年养成的,所谓"童蒙养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讲的就是这个 道理.做人从哪里开始 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 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 文化的传承来对待.现在社会普遍关注 青少年上网成瘾,犯罪低龄化,道德水准滑坡等社会问题,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忽视国学,甚至曲解,歪曲国学有一定的关系.几十年"左"的影响使得 国人只知有"封建专制之护符"的"孔老二",不知有伟大的 孔夫子.岂不知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 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教儿童识字的同时,条理清楚, 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 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 子弟,学生的教育.诵《 百家姓》可以使儿童了解中华民族 姓氏的 渊源,体认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千字文》是 世界上流行 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 启蒙读本,在 中国教育史, 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 中国文化的小 百科全书.《 弟子规》是关于儿童 品德修养, 行为规范的 国学启蒙读本,将 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 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 历史典故讲述清楚.从小培养儿童洒扫,应对,进退的 礼仪,是使之从翩翩少年成为谦谦君子的重要 门径.另外,有关精华与糟粕的问题,我们认为,既然是 历史文化,就不应苛求足赤无瑕,关键在于运用得当与否,古人说:"牛饮水则为乳,蛇饮水则为毒."善用者可化腐朽为神奇,不善用者则食古不化, 贻笑后人.畏如 虎兕,避而远之更非良方.不读何以"善用","知彼"方能胜之.以今绳古,因瑕弃壁的 历史教训俯拾皆是,无庸赘述.所以,我们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因此,我们在从事国学教育时,不能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不能不从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高度来深刻认识,用心体察.那么,什么才是正确地学习国学 之路呢
首先,要把国学作为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来看待,从 观念上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心,这样才能有一个正确的 学习态度.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任何 时代都有生存竞争的问题,古人和现代人生活方式不同,但有 生存原则的共性可循.中华民族的先祖,在面对生存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智慧,使得中华民族得以五千年绵延不绝,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它的结晶就是国学.国学教育就是要教会国人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国学教育就是教人从小打下做人的基础,做人的基础牢固了,他就会既有道德亦有谋略.他既不会成为颟顸懵懂的 迂夫子,也不会是见风使舵的 小人,更不会是贪得无厌的 鄙夫.他就会行己有耻,立身 有道,处世有节,最终做到自立 立人.我们相信,一个真正会做人的人,什么样的难题他都能面对,都能解决!国学与国学教育其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