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新觉罗姓氏问题”的回答
姓氏知识
手机版
关注问题
达琳烁
2021-07-15
  不是 爱新觉罗 皇族的 后裔。
  爱新觉罗 一姓中,爱新是族名, 觉罗是姓。“觉罗”与“爱新觉罗”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李姓与赵郡李氏,谢姓与 陈留 谢氏, 张姓与桐城 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 姓氏还有 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嘉穆瑚觉罗、 西林觉罗等 分支,都源于同一 始祖。因努尔哈赤建立 后金,该族遂成 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
  清代将 爱新觉罗氏分为 宗室和觉罗,以示 血缘远近 区别,同时将一些 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
  清亡以后 族人多取 汉姓,如金、王、范、艾、罗、肇等。
  入关前, 爱新觉罗家族按 满族 习惯,从名字上分不出 辈分。入关以后, 康熙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给 子孙取名也采用辈分字。他生有35子,除夭折的11子外,24个儿子一律使用“胤”字作辈分字,还规定儿辈为“胤”字辈,孙辈为“弘”。字辈,曾孙为“永”字辈。

  1722年,雍正按照避讳的 规矩,他的 那些兄弟,再用“胤”字作辈分字就不合适了,于是一律改为了“允”字。惟一的例外是,后来怡 亲王允祥病逝,雍正的说他“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所以,特地恢复他的名上的“胤”字。

  乾隆年间,皇六子 永瑢画了一幅《 岁朝图》,进呈给孝 圣皇后,乾隆帝的题诗中有“永绵亦载奉慈娱”一句。后来,他取其中的“永绵亦(奕)载”4字为近支宗室的字辈。 1776年,又规定以后 皇嗣取名,永、绵二字改用颐、曼,而 别的人仍用永、绵 作字辈。

  1825年,从 大臣选出的10个字中,道光帝钦定了“溥毓恒启”4字,作为“载”字以下的字辈。 1857年,咸丰帝又续拟了“焘闾增祺”4字,作为“启”字以下的字辈。

  清朝宗室的字辈,前后计有14字: 胤弘颐曼奕载溥毓恒启焘闾增祺。

  如果以努尔哈赤为第1代的话,那么皇太极是第2代,福临是第3代,玄烨是第4代,以后玄烨这一支系,胤 (允)字辈是第5代,弘字辈是第6代,永字辈是第7代,绵字辈是第8代,奕字辈是第9代,载字辈是第10代,溥字辈是第 11代,毓字辈是第12代,恒字辈是第13代,启字辈是第14代,焘字辈是第15代,闾字辈是第16代,增字辈是第17代,祺字辈是第18代。

  1937年,溥仪又增:“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为“祺”字以下的字辈。

  那些 支派较远的宗室,往往也有自己的字辈。如豫亲王保泰的后人,“载”字辈改用“常”字,“溥毓恒启”字辈,分别用“松柏清国”4字。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