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波
2021-07-28
赵,疾行、超腾之义。少昊时期的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在以玄鸟燕子为氏族图腾的族徽中,“肖”图形应是表示玄鸟燕子,并供奉于右边的神案上,左边是疾行的人形,以示崇拜之氏族的职能。后来,赵也被引申为替帝王驾车的御夫,所以古时赵、肖、御三字同义互通。赵氏家族最早活动的地方称为赵地,进而形成城堡,后来有了赵的邑名,赵最终成为国家和姓氏。
1、匈奴赵氏
坚侯赵安稽的同族人之中,有一位叫赵信的匈奴人,曾任匈奴国的相国,有“胡小王”之称。“胡小王”赵信初投降汉朝,被封为翕侯,赐将军名号。当时,匈奴国的皇帝伊稚斜单于十分器重赵信的才干,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他,并封赵信为匈奴国次王。故此赵信叛汉投匈。
2、越族赵氏
西汉武帝之时,世居南越的赵光因归附汉朝,而被西汉武帝封为随桃侯。赵光世代居住在苍梧(今广西省梧州),南越王赵佗之后,为南越国的贵族子弟。赵佗创立南越国时,将桂林郡南部的梧州封给赵光。赵光受封为苍梧王,以控制西江中游。
3、白族赵氏
在中国历史上的五代之时,居住在云南大理一带的白族建立了一个名为大长和国的小国。赵姓迁徙进入云南,并定居大理之后,因功被白族的酋长赐为贵族世家。赵善政世居剑川(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与后唐剑川节度使杨干贞颇有交情。杨于贞认为当时的国君郑隆嬗不听话,于是杀死了郑隆嬗,由赵善政继为骠信(国王),改大长和国的国号为大天兴国,又称兴源国。在位仅两年,公元929年因与杨干贞发生冲突而被废。
白族之中的赵姓家族涌现出了不少的文人学士,其后裔之中有明代的著名文人赵炳龙。……赵汝濂在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中进士,历官至右副都御史。为官清廉不贪,严于律己,刚直不阿,不畏强权。文如其人,文风洒脱,落落大方,其诗文有“信手应人、不为雕虫之技”的美誉,颇有盛名。清代以赵淳、赵廷枢、赵辉璧等人最著风骚。
4、蒙古族赵氏
据《元史》一书记载,在内蒙古境内的大青山下,蒙古族的汪古部落之中,有赵姓家族的分支。蒙古族汪古部落的赵氏,参与了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战争,其中一位名叫赵国宝的族人是元军进攻四川的先锋军统帅。其子赵世延也是蒙古族汪古部落之中的佼佼者。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 (公元1284年),赵世延官授承事郎、云南省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不久升监察御史。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赵世延因病卒于成都。赵世延是元朝达官,也是元朝贵族之中少有的几位颇得民心的好官。赵世延为政历时九朝,共五十余年,编有《风宪宏纲》流行于世。
5、藏族赵氏
作为元朝开国功臣的少数民族的赵氏,除了内蒙古大青山下世居的蒙古族汪古部族人的赵姓族人之外,还有世居在甘肃临洮的藏族赵氏族人的后裔。在金朝本年出了一个赵阿歌昌,任金朝熙河(即甘肃临洮一带)节度使。金朝被元朝灭亡之后,赵阿歌昌率领部众占据甘肃莲花山,称王一方。后投降元朝,被元帝授叠州(今甘肃境内)安抚使。赵阿歌昌一生致力于叠州的社会经济发展,逝世于官职任上,终年八十岁。
6、瑶族赵氏
赵姓不仅是汉民族之中的大姓,在有的少数民族之中也为主要的姓氏之一,尤以瑶族的赵姓为代表。传说,瑶族早年有一位评王。一日,评王上瑶池仙境游玩,得到龙犬一只,身长三尺,毛色黄斑,能讲人语。评王十分宠爱,取名盘夸。其时,有一位高王,兵强马壮,率兵侵略评王。评王被打败后,只得将爱犬盘夸献给高王求和。高王得到盘夸后,仍不放过评王,时时加以侵略劫夺,盘夸龙犬决定惩罚高王。一日,盘夸龙犬趁高王酩酊大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高王,将高王的首级咬下,冲破敌人的追杀,狂奔七天七夜,将高王的首级献给评王。盘夸因劳累过度,四肢鲜血染地,昏倒在评王宫殿的大堂之上。
评王问盘夸要什么赏赐,盘夸答:“评王曾有令,谁能除去高王,谁就可以与公主成亲。我要求评王信守此诺。”公主被盘夸的行为所感动,决心与龙犬成亲。盘夸与公主完婚后,一夜之间竟变成了一位英俊少年。几年之中,公主一连生下六对龙凤胎。评王下旨敕封盘夸为瑶族始祖盘王。12个外孙分别敕姓为: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被敕赵姓的是第八子,名叫赵瑞封,封都尉补充国公。
7、壮族赵氏
在清朝时期,壮族赵姓家族成员了三位有名的大学者,他们是广西宁明的赵克广、广西龙州的赵荣正和赵荣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0条评论
当前问题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