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国潘
2021-07-14
作为主要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学者,我在“国粹”、“国故”与“国学”这三个词语中,最能接受的还是“国学”。但或许是偏见,我始终认为“国学”这个词,是被“西学”倒逼出来的,因此带有浓厚的防御色彩,缺乏主动性与生长空间。最近十年,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学”变得炙手可热,可说是到了“无人无处非国学”的地步。
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学科、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