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锚萍
2021-07-14
从古至今,一些民俗因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消失,但也有一些民俗与时俱进,几经变化改进后广为流传。
其实,关东民俗在民国年间即已发生明显变化,当时的《奉天通志》曾有这样的评述:“近代的风尚,日异月新……”
“移风易俗是时代前进、社会发展的必然。”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民俗文化专家齐守成认为,“比如,现在人们大都住进了楼房,有了统一的取暖设施,火盆就没有了存在的空间,从前关东‘火盆上炕烤老太’的景象就自然消失不见了。 ”
在今天看来,那些粗俗、落后民俗的消失不会让人惋惜,但是看到一些健康的民俗,特别是优良精致的民俗文化面临没落境地时,就不能不使人感到痛惜与无奈。
民俗是在大众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对于它的更新或者消失,个人是无能为力的。当前,需要提醒和呼吁的是,大家如何一起努力来让那些精致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保留,以使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需要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正确的引导,做好‘辨风正俗’工作。 ”齐守成说。
比如,地方戏奉天落子以女旦为主,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高亢,代表了当年辽沈地区的文化形象,全盛时曾比京剧还火,这一民俗文化就应该为后代大众所认知和了解。记者欣喜地得知,现今奉天落子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上月初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对传统的老民俗应选择性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好的留下,而落后的民俗文化只能任凭历史的车轮把它抛在身后。
“原汁原味”才更有吸引力
“辨风正俗”是为了让优良的民俗得以传承下来,那么,那些优良的民俗又如何促其发扬光大呢?
如今,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群所重视。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地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和魅力;上海、重庆、青岛等地也根据自身的民俗特色,纷纷打造民俗文化特色街;而沈阳在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上,也已展开了行动,打造“东北民俗特色街”的计划已经出台,力争让百年老北市重新焕发青春。
此外,民俗文化也被更多地引进了文化文艺作品的创作,进入了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很多人开始认识到在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必须注重“原汁原味”这个原则。
“原汁原味”是吸引大众了解当地民俗的关键。

0条评论
当前问题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