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上上
2021-07-14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导陈思和教授提出“海派文化可以容纳各种文化,并且保持各种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我想把它借用到这里,人文“大国学”论不排斥科学,应与现当代西方科学思想和谐共生。实现陈思和教授所说“多元与规范文化的通体生存”状态,五术六艺与诸子百家之学可以和谐共生,彼此之间应互不排斥。有鉴于此,今年3月,国宝级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接受采访,高瞻远瞩的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因此我想,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即中华民国之学皆可称为“国学”。在国际上,近似的名词称谓汉学(Sinology)或称中国学(China Studies),现代“华学” 学者针对在当前国际社会上,西方学者把藏学、满学等排除在汉学(Sinology)之外,有意故意的造成破坏中国大统一之嫌的历史时代之际,把国学称谓“华学” (China Studies),包括中华汉学和古代三皇五帝包括炎帝、黄帝、蚩尤帝所有后裔民族之学,均列为中国之“国学”。 。(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