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珑竭
2021-07-14
祠堂是每个村落必有的建筑,不论其规模或重要性都是其它建筑无可替代的,一般都是由村中大姓族人出资兴建。它是徽州人的礼仪和活动中心,最初,它是同族人纪念同一个祖先的地方,后来就成了一个家族势力的象征。执行族规家法,惩罚不孝子弟等都在祠堂进行,以此维护家族的秩序。有关专家测算,明清两代徽州有祠堂10000多座,现在各县均有数量可观的祠堂存在。
祠堂是礼制中心,受祖先崇拜、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它是族内祭祖和放牌位的地方。一般分为总祠、支祠,徽州村落习惯以血缘亲疏来划分组团和区域。家是组团和区域基本的构成单元,支祠随血缘组团分布,形成各自的次中心。各支祠因为人丁兴旺程度、财力和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大小规模不一。
祠堂还起着礼教的作用,如宗谱记载江氏家训:“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有力置产,亦当先置祀田”,“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谋占人田宅者,何其愚也。”随着时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