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族谱详情

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宁
泰井孙氏
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宁泰井孙氏 全部可见 浏览:3803

祖: 孙书

号:第三卷

址: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

谱联系人:孙忠泽

创建时间:2020-12-03

计:3页

系:

修谱时间:2000-01-01

修:孙绍和(孙忠泽)

更新时间:2025-07-12

族谱简介

       福建省福鼎市库口孙氏起源和古名居孙厝的来历及开基始祖孙能的人生简历
         
       福建省福鼎市库口村孙姓按时间顺序依次起源于姬(jī)姓、虞(yú)姓、妫(guī)姓、陈姓、田姓,可考证历史有四千七百多年。
       第1世姬轩辕生卒公元前2717年~前2599年,《史记》记载,姬轩辕本姓公孙,是公孙少典的儿子,居住于姬水,以地名姬为姓,是姬姓第一世祖,建都于有熊,定居河南新郑轩辕之丘,轩辕部落首领约十代传承,黄帝是轩辕部落首领的尊称,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第4世虞穷蝉, 穷蝉因封领地于姑幕,穷蝉以地名幕为名,改名为幕,是虞氏部落首领,虞幕是有碑文记载的虞姓第一世祖。
       第9世虞舜生卒约公元前2187-前2067年,字都君,生于姚墟(今山东菏泽),公元前2143年虞舜承继尧的帝位,改国号为虞。舜善于制陶,为尧帝女婿,第19世虞袓妫居住在妫汭(ruì ),以地名妫为名,后代以妫为姓,妫姓后代则以虞舜为妫姓第一世祖。
       第45世妫满,字少汤,生于商纣王七年(断代工程确定为公元前1068年)十月十五日,卒于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029年)正月十五日。因助周武王伐纣灭商有功,周武王将长女大姬许配给妫满为妻。公元前1046年,妫满受封河南陈州(今周口淮阳),建立陈国(周朝诸侯国),以地名陈为姓,史称陈胡公,为陈姓第一世祖、胡姓第一世祖。
       第56世陈完,生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05年,是陈国第14任诸侯国君陈厉公之子,公元前672年,陈厉公胞弟陈宣公想立宠妃之子妫款为太子,见陈完与太子妫寇交好,以为他们密谋不轨,就杀死了太子妫寇,陈完为了避祸改姓田(当时陈与田同音)投奔到了齐国,齐桓公就让他做工正之官,史称田敬仲,田完是田姓第一世祖。 
        第61世田书是孙武的祖父,因讨伐莒国有功赐姓“孙”。
       福鼎市库口孙氏起源名祖
       受姓始祖:第1代孙书,生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75年,家居齐都(今山东临淄)鱼里,妣齐郡羿yì氏。东周诸侯国齐国将军,公元前523年, 田书因讨伐莒(jǔ)国有功,齐景公将田氏的庶出分支受封为“系子”,并赐姓“孙”。公元前523年,田书赐姓叫孙书,采食乐安(今广饶、惠民一带),为乐安郡妫姓孙氏受姓始祖。
       兵学鼻祖:第3代孙武,生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35年),吴国大将军,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惠民一带)人,孙武公元前517年避齐国内乱入吴国,妣邵氏。公元前512年,经吴国大将军伍子胥引见,献《孙子兵法》与吴王阖闾(hé lǘ),拜为将军。公元前506年,率吴军伐楚,五战皆捷,占领楚都郢城。孙武是百家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尊称为兵圣。
       兵法名祖:第8代孙膑,生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386年),妣吴郡轩氏。战国时期齐国军师,编写《孙膑兵法》。齐国鄄(juàn)邑人(今山东鄄城县)。从师于鬼谷子,后为庞涓所害,刖足鲸面。在墨翟,田忌等人的帮助下,得返齐国,仕于齐威王。公元前352年,与田忌一起败庞涓于桂陵。公元前341年,又与田忌一起设计败庞涓于马陵道,庞涓被乱箭射死。孙膑后归隐于石闾山。
       福鼎市库口孙氏名祖
       库口始祖:第65代孙能,原祖籍江西宁都,明朝洪武年间(约公元1389年)出生于广东东莞,因明朝军户制十六岁到庐州府合肥县金斗城安乐村马盘井栏边 (今安徽合肥包河苑广电小区)从军。《福建史志》记载孙能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由庐州府合肥县金斗城迁入福建福宁卫(驻霞浦县城)升军首(五品武官)。作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9年)的库口《孙氏宗谱旧序》录叙孙能当时跋涉的艰苦:“来兹库口长岗岭,相阴阳,度原湿,僻草莱,住土地。筹画备至,定阙居,嗣后哉,或住斜坑、库口。无安者亦居,以利择人、以势分也。溯缔造之始,勤俭持家。 至宣德(公元1426年)时,到福宁县劝儒乡(今福鼎市)长岗岭、库口广置田产,以迄我朝。"。孙能为福鼎库口孙氏第一世祖。
       库口名祖:第74代孙继發,生卒清朝康熙时期公元1705年农历10月27日~乾隆时期公元1759年农历3月25日。原籍福建福鼎库口人,于清雍正和乾隆时期官居福州府守备(家谱称官居“守府”,守备省府的安全,正五品武官),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11月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相当于今福建省长)沈廷正升贵州巡抚都察院(三品)时,为孙履武原配夫人陈氏(孙继發母亲)立“阃节流芳”住屋匾额。孙继發卒后于清朝乾隆庚辰年二月在长乐县赐进士,绍福鼎县志。
       总之,福建省福鼎市叠石乡库口村孙氏起源于山东乐安(今广饶、惠民一带),辗转于浙江富阳、山东鄄(juàn)城、山西汾阳、山西平遥、浙江杭州、山东聊城、河北衡水、山西长治,随着历史变迁先后迁往河南洛阳、河南开封、江西赣州,因避祸到广东东莞,而福鼎库口孙氏第一世祖孙能先到安徽合肥从军,最后因为军事调动迁往福建宁德福鼎。据中华族谱网孙氏网考证以及互联网百度百科确认孙能为孙书65代或孙武63代或孙膑58代后人。 
       福鼎市库口古名居孙厝的来历
       第一幢建成时间:明朝宣宗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   主要负责人:明朝 孙  能。
       前二幢建成时间:明朝武宗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主要负责人:明朝 孙 義 二。
       前四幢建成时间: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   主要负责人:明朝 孙智鎡。
       共五幢建成时间: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   主要负责人:清朝 孙履武。
       第五幢为两层,清朝、民国时期一楼为驿站,主要经营福鼎白茶、红茶、烟盐米酒、农耕用具等。二楼含有一间休息室,其余的房间作为存储茶叶(福鼎白茶、红茶等)、烟草等仓库;第五幢因桑美台风时电路短路而烧毁坍塌。
       居住在库口孙厝里孙氏古民居的孙氏族人是孙继發的后代,分福、禄、寿三房。
       公元2021年叠石乡政府任命库口孙厝里孙氏古民居的保护监督人:
孙桂甫(13860361308)、孙宜仁。

               福建省福鼎市库口孙氏始祖孙能人生简历
                  
       一、基本信息
       姓名:孙能
       生卒年份:生于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89 年),具体卒年不详
       祖籍:江西宁都
       出生地:广东东莞
       所处朝代:明朝跨越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七位皇帝
       家族辈分:据中华族谱网孙氏网考证以及互联网百度百科确认,为孙书65代或孙武63代或孙膑58代后人
       二、家世背景
       孙能之父孙受,生于元朝顺帝惠宗至正年间(约公元1365 年),号福善,妣李氏。孙受从事陶瓷商业,常往返于江西、安徽、广东、河南、山东等地贩运缸瓦、陶瓷。孙能出生于这样的陶瓷商人家庭,在浓厚的商业氛围中度过早年时光。
       三、人生履历
       (一)少年从军(约公元1405 年)
       永乐年间初期,明朝推行军屯政策。16 岁的孙能响应征召,从广东东莞迁至庐州府合肥县金斗卫所(今安徽合肥)。在金斗卫所的“马盘井”这一标志性地标处登记入伍,成为一名普通军余(军人),自此开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戎马生涯。
       (二)江淮戍守与军功晋升(公元1405 年 - 1420 年左右)
       1.驻防历练:在合肥金斗卫所戍(shù)守屯田期间,孙能勤习武艺,不断提升军事素养。积极参与江淮流域的剿匪行动,为维护当地治安贡献力量;同时投身于漕运护卫任务,保障物资运输安全畅通。凭借自身努力和出色表现,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
       2.积功升迁:因在各项任务中表现优异,孙能获得上级认可与嘉奖。他从普通军余逐步晋升为总旗,统领 50 人;后又晋升为百户,统领 112 人。在永乐北伐期间,积极参与后勤保障工作,为前线军队提供坚实物资支持;在地方平乱行动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得到卫所指挥使的荐举。
       (三)调防闽东,肩负海防重任(约公元1417 年后)
       1.擢(zhuó)升外调:永乐中期,东南沿海倭患日益严重,朝廷为加强海防,调派精锐将领前往闽东。孙能凭借丰富军事经验和卓越战功,以千户衔奉调至福州府福宁卫(治所在今福建霞浦)。
       2.镇守要冲:福宁卫是明朝福建五卫之一,扼守闽浙海疆门户,肩负抗倭、缉私、戍边等多项重任。孙能到任后,迅速投入紧张海防工作,积极组织军队训练,加强沿海地区防御力量。
       (四)荣任福宁卫指挥使(公元1420 年左右)
       1.执掌卫所:因在戍防工作中功绩卓著,在剿倭、整训、屯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经兵部严格考核,孙能晋升为福宁卫指挥使(正五品),成为卫所军首。
       2.治军方略:上任后,实施一系列有效治军方略。大力整饬(chì)军纪,严格要求士兵遵守规章制度,确保军队战斗力和纪律性;加固卫城(福宁卫城)、烽燧(suì)、水寨等防御设施,提高沿海地区防御能力;组织军民开展屯垦活动,保障军队粮饷供应;率领战舰巡海,对倭寇形成强大震慑力,有效维护闽东沿海地区安全稳定。
       3.家族扎根:举家迁居福宁,为后世孙氏落籍闽东奠定基础,开启孙氏家族在闽东地区的新篇章。
       (五)开基福鼎库口
       1.肇基之祖:孙能响应明朝军屯号召,率领子孙来到福鼎库口垦荒拓土。积极组织家族成员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逐步改善生活条件。同时,建祠立训,为家族制定严格规矩和道德准则,培养子孙后代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福鼎库口孙氏”一脉。后世子孙尊他为开基始祖,铭记其功绩和恩德。
       2.重要事件:公元1428 年,在福鼎库口建孙家大院(孙厝)第一栋房;公元1604 年,后代子孙重建并扩建孙家大院。
       四、历史意义
       孙能的一生,是明代卫所制度与东南海防史的生动缩影。他由赣入粤、徙皖、终定闽东的迁徙轨迹,深刻反映了明初军事调戍与军屯移民对地方开发的推动作用。他为福鼎孙氏宗族奠定了武传家、忠勇报国的精神底色,激励着后世子孙不断进取、为国效力。其事迹不仅在孙氏家族中代代相传,也成为福鼎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2023年5月21日
孙氏百科 进入百科>
  • 人口数:1940
  • 姓氏排名:12
  • 分布地区: 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二省
  • 起源: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书是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 郡望堂号:乐安郡、吴郡等,乐安堂、富春堂、太原堂、映雪堂
简介: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二位,在台湾省名列第四十九位,人口约两千二百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8%左右。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二省,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黑龙江、河北、江苏、辽宁、吉林、安徽六省,又集中了4l%。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孙姓总人口的大约18%。
最近访客
一统垂丝图定制

相关族谱推荐

  • 卷一
    孙氏族谱

    福建省福鼎..

    福建--宁德..

  • 卷一
    孙氏族谱

    封邱孙氏族..

    山东-莱芜县..

  • 卷一
    孙氏族谱

    乐安孙氏寿..

    山东-寿光县..

  • 卷一
    孙氏族谱

    庆州孙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