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2540 部族谱
台湾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许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安溪县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台北县 中国, 台湾省

族谱页数:531

编修人:高志彬主编 ; 许嘉谟誊纂

浏览量:100

清溪虞都许氏家谱 [21卷], v. 6, 1600-1993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中国, 福建省, 安溪县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台北县 中国, 台湾省
原书: 台北市 : 龙文出版社, 民国82[1993]初版. 合8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许爱,侍御公. 银青光禄大夫,避王绪之乱,入晋江石龟. 始祖 : 许景玉. 自石龟徙南安钱塘. 始迁祖 : (元) 许建蓝,讳保,字仙养. 至正间自钱塘徙居苏里虞都. 二大派祖 : 许仲孙,字瑞玉(后宅派) ; 许仲治,字瑞瑶(前宅派). 皆为传挺公之子. 渡台祖 : (明) 许友仪 ; 许源兴 ; 许盛森...等. 建蓝公九世孙. 世派 : 朝廷奕懋建 侍御振元戎 丕绩开闽国 石龟卜泽长. 字行 : 卿侯大世绪 泰岳旧延芳 唐季由来远 昭垂仰烈光. 散居地 : 福建省安溪县, 台湾省台北县等地. 台湾文献类编 : 台湾关系族谱丛书; 第3种.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李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南靖县 中国, 台湾省, 桃园县

族谱页数:97

编修人:李征庆撰序 ; 李发主委

浏览量:100

李氏族谱, 1750-1956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中国, 福建省, 南靖县 中国, 台湾省, 桃园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45[1956]序.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始祖 : (宋末) 李珠. 官都督. 祖籍甘肃巩昌府陇西县. 因避兵乱入闽. 先居邵武,再徙长汀府宁化县. 一世远祖 : (宋末) 李火德. 珠公第四子. 自宁化迁上杭. 火德公下三子 : 李三一郎,字朝文(本派祖) ; 李三二郎,字朝宗(后迁广东) ; 李三三郎,字朝美(后居上杭官田). 湖坑祖 : 李千三郎,又名庆三郎. 朝文公第三子. 由上杭迁永定. 南靖祖 : 李诠,字淑逊. 孝梓公长子. 火德公9世孙. 开基南邑油坑. 诠公下三子 : (明) 李仲宗(开基蕉塔) ; 李仲仪,字念七(本支祖,开基晋江雁塔) ; 李仲信(迁诏安). 仲仪公下二子(2世) : 李九郎(伯支) ; 李十郎(叔支). 九郎公下三支 : 李十四郎(居高坵) ; 李十六郎(居埧头) ; 李十八郎(居大坪头). 十郎公下四支 : 李十二郎,字积德(居寨房) ; 李十三郎,字观成(居乌石下房) ; 李十五郎(居秀屋洋房) ; 李十七郎(居蛇坑房). 诏安始祖(6世) : 李我任,号有信. 伯支渡台祖(9世) : (清) 李士衡,字定荣,号十公 ; 与姪李益敕,号令春,谥弘毅. 另迁台祖(10世) : 李晚,号益墙 ; 李怀秩,号益缕 ; 李次孟,号益仲. 散居地 : 福建省南靖县, 及台湾省桃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何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台湾省 中国, 福建省

族谱页数:642

编修人:何子祥作

浏览量:100

何氏家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中国, 台湾省 中国, 福建省
原书: 写本影印, 清干隆20[1755]修(琯溪 : 华英书社工艺石印部翻印, 民国17[1928]).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始祖 : 何逖基. 平和一世祖 : 何添河. 台湾始迁祖 : 何天超. 散居地 : 福建省; 台湾省等地.
查看详情
林氏族谱

始祖:林子慕,林允椿,林允槐,林允桢,林允器,林石

散居地:台湾省台中县雾峰乡等地.

族谱页数:104

编修人: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浏览量:0

台湾雾峰林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台中县雾峰乡等地.
原书: 台北市 : 台湾银行,民国60[1971]. 1册(2册合并) : 世系表 始祖(一世) : (明) 林子慕,名文美,字潜庵,谥敦孝. 子慕公下二子 : 林伯元 ; 林伯川(开基古慧溪). 伯元公下房祖(4世) : 林允椿(猴门房) ; 林允槐(大金房) ; 林允桢(虎房) ; 林允器(横街房). 皆为宗嗣公之子. 渡台祖(14世) : 林石. 散居地 : 台湾省台中县雾峰乡等地.
查看详情
刘氏族谱

始祖:刘存,刘本深,刘昌登

散居地:福建省福州,台湾

族谱页数:100

编修人:刘永图撰 ; 刘永锴润稿

浏览量:100

云程刘氏家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福州,台湾
原书: [福州 : 编者], 民国81[1992]识.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迁闽始祖 : 刘存,字一心,号淮叟. 原籍光州固始. 因避黄巢寇乱入闽. 云程始祖 : (明) 刘本深,字次序. 洵礼公之子. 淮叟公5世孙. 派祖 : (清) 刘昌登,乳名瀛,讳一溶,行十. 则搏公长子. 本深公8世孙. 昌登公下四子 : 刘克拔(仁房) ; 刘克珪(义房) ; 刘克赞,讳青藜,乳名臻,字嵩西,号如瓒,又号瑟轩,行三(礼房,本谱支祖) ; 刘克封(智房). 克赞公下四子 : 刘承文,讳冠卿,乳名㭎,号继轩,行一(元房) ; 刘承洙,乳名红,讳鼎卿,字希亭,行二(亨房) ; 刘承安,又名承政,讳敏诗,号葩亭,行三(利房) ; 刘承廉,乳名小标,号贞臣,行四(贞房). 承文公下四子 : 刘祖凤,乳名仪,讳尚宾,又讳松年,号图之,又号苍石(安房) ; 刘祖颂,乳名僖,号镜川,字鲁之,又字松龄(富房) ; 刘祖旦,乳名仰,讳兼三,号思之,字拙人,又字愚溪(尊房) ; 刘祖发,乳名畴,讳松云,号芝山,字与之(荣房). 世系 : 本宗百世 维德则昌 克承祖道 以永可继 蕃衍滋大 在于积善 仁孝敬恭 乃能保家. 散居地 : 福建省福州; 及台湾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安溪县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族谱页数:136

浏览量:100

安溪岩岭脚王氏渡台牛骂头续谱, 1, 1600-2015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福建省, 安溪县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魏氏族谱

始祖:魏伯恕,魏敬群

散居地: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

族谱页数:13

编修人:魏文芬记

浏览量:100

魏氏祖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
原书: 写本, [1982]. -- [16]页 : 世系表. 始祖 : 魏伯恕. 台湾始迁祖 : 魏敬群(清末民国) 散居地 : 广东省五华县及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等地.
查看详情
邵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林森县 中国, 台湾省, 台北市, 南港区

族谱页数:15

编修人:邵钦国作

浏览量:100

邵氏祖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中国, 福建省, 林森县 中国, 台湾省, 台北市, 南港区
原书: 稿本, 民国69[1980]. [15]面 : 世系表. 始祖 : 邵敬燮. 台湾始迁祖 : (民国) 邵大钊 ; 邵大波,原名大堡. 散居地 : 福建省林森县 ; 及台湾省台北市南港区等地.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金门县 中国, 台湾省, 台北县

族谱页数:104

编修人:王永仁编

浏览量:100

王氏世系及闽浯珩山长房家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中国, 福建省, 金门县 中国, 台湾省, 台北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0[1981](台湾台北 : 振英打字印刷社). 1册(192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金门珩厝始迁祖 : (元明之际) 王焕三. 散居地 : 福建省金门县; 台湾省台北县; 及新加坡等地.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台湾省 中国, 福建省, 泉州市 中国, 福建省

族谱页数:27

浏览量:100

[王氏]中国通史作业, 1, 1600-2014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台湾省 中国, 福建省, 泉州市 中国, 福建省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黄氏族谱

始祖:黄陆终,黄久隆,黄同兴

散居地:台湾省彰化县等地.

族谱页数:127

浏览量:0

紫云江夏燕山黄氏历代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台湾省彰化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0年印. 全1册 : 世系表. 受姓始祖 : 陆终. 陶唐伯益第六子,受封于黄国,因国为氏曰黄. 始祖(一世) : (元明之际) 黄久隆. 自宁化石壁创诏安二都,居陈坑老屋下. 久隆公下四子 : 黄文通(创径口派) ; 黄文达(创陈坑派) ; 黄文远(创径头派) ; 黄文选(创居深坵里). 渡台祖(12世) : (清) 黄同兴,字胜万,谥朴直. 原籍诏安. 同兴公下三子 : (清) 黄国多,谥纯正(止) ; 黄国帖,谥勤创(下有七子) ; 黄国查,谥敦厚(下有五子). 派序 : 黄波编谱序 廷士国心承 龙文荣藻井 英杰达皇朝 富贵耀宗祊 超群奕世昌 万里定封疆. 散居地 : 台湾省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查看详情
邹氏族谱

始祖:邹曼父,邹愈,邹应龙,邹佐公,邹应琚,邹应庙,邹应施,邹应琨

散居地:台湾省南投县等地.

族谱页数:749

编修人:邹坤华

浏览量:0

邹氏族谱 : 南宋应龙公系承辅公派下 : 台湾省南投县南投市半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南投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6[2007]. 1册(740页)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受姓祖 : 曼父. 叔梁纥嫡嗣,以食邑邹为姓. 入闽祖 : 邹愈,字勇夫. 为威武军节度使,赐银青光禄大夫,随王审知入福州,家泰宁. 派祖 : (宋) 邹应龙,字景出,号仲恭,谥文靖. 祖居福建邵武府泰宁县,宁宗庆元2年登进士. 渡台祖(13世) : 邹佐公,讳承辅,谥笃勤. 自福建漳州南靖县渡台,定居南投半山里. 生子四,分四房. 四大房祖 : 邹应琚 ; 邹应庙 ; 邹应施 ; 邹应琨. 散居地 : 台湾省南投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查看详情
氏族谱

散居地:台湾省彰化县

族谱页数:1119

编修人:刘作明

浏览量:0

台湾神庙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彰化县
台湾神庙 地区:台湾省彰化县 出版年份:民国69年(1970年)
查看详情
涂氏族谱

始祖:涂守中

散居地:湖南省 浏阳县, 平江县 ;江西省萍乡县, 万载县, 分宜县; 广东省梅县, 台湾省等地.

族谱页数:63

浏览量:0

湖南涂氏五修宗谱 [8卷及卷首]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湖南省 浏阳县, 平江县 ;江西省萍乡县, 万载县, 分宜县; 广东省梅县, 台湾省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振宗祠, 1995年. 存14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7-8不分及卷9-10桂公, 谟公世系. 一世祖 : (宋)宜黄涂大一公. 五代间由南丰迁宜黄. 湘浏东门始祖 : 涂守中, 乐安公之子, 明末清初由广东镇平(今梅州市)迁湖南浏阳县东乡之东门. 守中公生八子 : 明, 声, 聪, 俊, 宽, 厚, 盛, 谟. 浏阳世系1-7房分居湘赣二省, 八房谟公徙台湾. 散居地 : 湖南省 浏阳县, 平江县 ;江西省萍乡县, 万载县, 分宜县; 广东省梅县, 台湾等地. 书名据谱序题编目. 版心题 : 徐氏宗谱.
查看详情
许氏族谱

始祖:许文叔,许忠辅

散居地:福建省金门县; 及台湾省澎湖县等地.

族谱页数:1005

编修人:许嘉立, 许金龙

浏览量:0

珠浦许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福建省金门县; 及台湾省澎湖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许氏族谱文献资料珍藏室, 民国88[1999]三版. 2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远祖 : (周) 文叔,讳叔,字新臣. 武王封于许国(今河南省许昌县),遂以国为氏. 开浯祖(一世) : (元) 许忠辅,五十郎. 忠辅公下房祖(4世) : 许元亨(长房,深井头派) ; 许元贞(二房,东厝派) ; 许六官(三房,大前厅派) ; 许十官(四房,小前厅派) ; 许复祖(五房,后翰派) ; 许绍祖(六房,西宅派). 字辈(3至32世) : 坪元与宗 束璋时惟 从子际启 伯源克公 允侯嘉乃 丕绩燕翼 贻谋敬铭 其德. 散居地 : 福建省金门县; 及台湾省澎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金门珠浦许氏族谱.
查看详情
吴氏族谱

散居地:台湾省-宜兰-宜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族谱页数:200

编修人:吴家添

浏览量:100

台湾宜兰吴氏瓮公后裔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宜兰-宜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杨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台湾省 中国, 广东省, 长乐县 中国, 广东省

族谱页数:196

浏览量:100

弘农杨氏族谱, 1, 1991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台湾省 中国, 广东省, 长乐县 中国, 广东省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黄氏族谱

始祖:黄云祖

散居地:广东省梅县大立乡及台湾省等地.

族谱页数:172

编修人:黄玉发

浏览量:0

黄氏云祖公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广东省梅县大立乡及台湾省等地.
原书: 黄氏云公后裔祀祖联谊中心, 民国65[1976]. 1册(332页) : 世系表 梅县开基一世祖 : 黄云祖,字仕翼,号永兴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大立乡及台湾省等地.
查看详情
吕氏族谱

始祖:伯夷,吕祖谦,吕云佑,吕维杰

散居地:台湾省新竹县, 桃园县, 中坜等地.

族谱页数:249

编修人:卢有道,吕姓大族谱编辑委员会

浏览量:0

吕姓大族谱 : 渡台祖维杰公派下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新竹县, 桃园县, 中坜等地.
原书: [台湾] : 河东堂, 民国66[1977].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注 : 原籍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东州坑接正田墘乡里. 受姓祖 : 伯夷. 佐禹治水有功,封为吕侯,后以吕为姓. 金华始祖 : 吕祖谦,字伯恭,号东莱. 原籍福建省漳州府漳平县永福大平里. 迁粤一世祖 : 吕云佑. 东莱公之23世孙. 移居广东惠州府海丰县. 迁台祖(8世) : 吕维杰. 于乾隆间带五子迁台北府淡防府定居. 维杰公生五子 : (清) 吕逊贤(大房) ; 吕逊德,谥朴厚,号纯直(二房) ; 吕逊美(三房) ; 吕逊成(四房) ; 吕逊盘(五房). 昭穆 : 金华发祥 蕃衍潮漳 传芳理学 绍美文章 英俊蔚起 甲地赓扬 百千万世 永祀其昌. 散居地 : 台湾省新竹县, 桃园县, 中坜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唐氏族谱

始祖:唐涣明,唐正忠

散居地:台湾省台北县汐止镇等地.

族谱页数:809

编修人:唐接承

浏览量:0

[唐氏]祭扫祖坟祝文及各款总簿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台湾省台北县汐止镇等地.
原书: 写本, 民国48[1959]记事. [50]页. 始祖 : 唐涣明. 台湾始迁祖 : 唐正忠(清) 散居地 : 台湾省台北县汐止镇等地.
查看详情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12日下午我国外交部在记者会上强调: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感谢祖国这么些年经济文化蓬勃发展,让我们能够有底气地说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台湾与大陆在经济文化方面早已建立起深厚的联系,犹如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这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在香文化上也是如此。品香在古代是与挂画、品茶、插花并列的四种闲雅之事。中国古代许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香文化由大陆传入台湾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地域色彩的台湾香道。香在台湾不仅是礼佛之供养,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香道”之风在台湾悄然兴起,品香更是成为时下都市白领的新宠。台湾春节有一个经久不衰的民俗——“抢头香”,除夕夜除了家家户户拜祖先、围炉吃团圆饭、发红包外,各大庙宇是最热闹的地方。全台湾的庙宇(道教,佛教等)据统计总共有2万多间,台湾拜拜烧香习俗盛行,庙宇随处可见。特别是除夕这天,夜里就会有很多抢头香的信众...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金字塔多发现在外国,如埃及等,然而最近在亚洲竟然也发现了金字塔还有神秘的神殿,这次事件的发生地:台湾宜兰北方海底!距宜兰只有六十海哩,据考古学家称这金字塔及神殿剧今有一万五千年。虽然海底看到的人头雕像,经历了多年的岁月,但这文化雕像的脸孔和五官还是能看得特别清楚的。而且头像旁边居然还发现了象形文字。经过学者专家长达八年的实地调查,发现该海底古城可能是一万五千年前,琉球群岛与还连在一起时的古文明,后来由于地震引起的地质变化而突然沉入海底消失。网络配图根据由木村政昭教授领衔的琉球大学海底调查队的最新报告,整个石垣岛的东南至东西方延岸的海底,最近二年又陆续发现各种不同的石砌建筑、柱穴、灵石、人头雕像、拱门及几合图形的海龟等,甚至最近也发现了雕刻在石墙上的“象形文字”。木村教授指出,他确信该海底遗迹是古文明的遗物。木村教授很有自信地断言:“由于冲绳周边海底考古学的研究,将会让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见...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劳的一个人。施琅像“施琅大将军”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以清朝的皇帝康熙平定台湾的历史事件当做背景,详细的解释了施琅大将军一举成功的统一了台湾,收复台湾的过程。《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以清朝的雄厚历史事实作为了真实的背景,讲述了爱国主义,和大量的爱国人民,爱国将领施琅,老当益壮的平定台湾的艰苦过程。也侧面的表现出来,我们中国的人民。大陆和台湾的人民,对着祖国统一,和平发展的强烈向往,还有不可磨灭的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但是电视剧也有反对的声音,在《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中,有一些声音是,郑家是收复台湾的唯一的功臣,郑成功的账下能人比比皆是,但是却学习了西...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对施琅的名字并不会陌生,他在康熙一朝得到重用,并为台湾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网络配图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由于才干超群,没过多久施琅就成为郑成功最为得力的将领。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次年四月,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郑成功便将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投入牢中。施琅被捕后不久逃脱,藏在副将苏茂家中,并请人从中调停。但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反而派人前去刺杀施琅。行刺失败后,郑成功一怒之下竟将施大宣和施显杀了,将施琅逼上了投清之路。降清之后,施琅被授为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1665年...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91;”,三国时代称之为“夷州”。网络配图根据《三国志?吴志》记载: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两位将军率领远征水师一万余人渡海到达夷州,由于当时语言不通,又有数千将士因为水土不服病亡,两位将军只得率部返回大陆,同时带走土著数千人。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陆上汉族人最早的一次去台湾的大规模行动。后来,东吴庙阳太守沈莹写了一本名为《临海水土异物志》书,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况。“夷州”指的是台湾;“山夷”指的是台湾当地的老百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300多年的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战乱连年不断,各个统治集团还无力稳固政权,就更无心顾及一海相隔的台湾了。大陆和台湾的交往...